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新时期对视觉艺术审美活动利弊之研究

2008-12-23 17:13:11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作者:

   

作者:苑楠


    新时期,大规模城市建设和逐步深化的市场经济改革,稳步积累了社会财富,提高了国民生产总值,观众对视觉文化消费的提升促进影像读图时代的到来,这是迷恋视听享受、提倡个体关怀的时代,在此时代下,对视觉艺术审美活动进行辨析,涉及审美趣味,审美意识,审美理想乃至审美态度等,研究如何善利其利,善避其弊,使视觉艺术沿健康、向上的步调前行,使审美活动健康化。

    首先需要清楚艺术门类的划分,只有深刻了解对艺术门类的划分,才能更好地站在理论的高度研究视觉艺术的发展和它所存在的问题。艺术以艺术形态的感知方式为依据,被分为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视听艺术和想象艺术。视觉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舞蹈、杂技、建筑艺术、园林艺术等。

    一、视觉艺术正常发展所产生的积极方面

    新时期,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冲破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促进消费活动的进行,尤其是文化艺术领域的消费活动。视觉艺术的元素具有强烈的“文化符号”性质。艺术家通过对现实生活的细微观察和深刻感悟,将其思想和意愿极为隐秘的投入作品中,即蕴含作者细致的创作态度与独特的精神品质,不喧嚣亦不做作,给人以真切、自然之感,往往使受众身临其境,引发心灵的美感共鸣。这是视觉艺术创作者追求的独特境界,是高尚的艺术接受者所乐于欣赏的。

    美感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是接触到美的事物时所引起的一种感动,一种赏心悦目、怡情悦性的心理状态,是对美的认识、评价和欣赏。美的事物都有一定的感性形象和外部特征,对我们的“直觉能力”发生作用。“直觉能力”指审美者对审美对象的一种不假思索而立刻把握与感悟的能力,是直接的感性体验和欣赏能力。审美的初级阶段的认知欣赏体系中的感性形象,使得视觉艺术品完美呈现,并含有丰富的精神意蕴,是承载美的工具。艺术创作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使大众接受并欣赏,在传播过程中实现特有的价值。但由于语言文字的差异,教育层次的差异等,造成了大众艺术接受存在困难,这些困难极为普遍,并无法在短时间内消除。视觉艺术品,恰恰冲破了这些限制,灵活自如得在不同语言不同文字,甚至不同文化程度差异等人群之间进行交流与互通。视觉艺术品在视觉中立性前提下更具有艺术形象性。简而言之,一个文盲不会写“荷花”,但却可以轻而易举的认出画面上展现出的清纯的“荷花”。视觉艺术,不像文学作品,需要足够的文字积累;也不像音乐,需要高深的乐理修养和独特的艺术造诣,它具备高雅性和贫民性的融合,是一门很容易让人懂的艺术,因此非常受大众欢迎。

    艺术是用来交流的,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提升,艺术品很好的展现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是人民的优秀的道德修养的体现,这个交流过程有着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潜移默化中,改变人们彼此的信仰和追求。视觉艺术,正是依靠了独特的视觉感知方式,对艺术美的呈现,淋漓尽致,它的艺术表现力可以超越语言文字的障碍,超越知识层次的限制,亲切自然,使各国人民共同感受它的美,欣赏它的美,有利于全球化语境下大众的艺术接受与初级审美活动的进行。

    二、视觉艺术的过度发展为艺术家、艺术作品及艺术接受者带来审美接受缺陷

    视觉艺术过度发展是一种不健康的发展形势,指在一定时期内视觉艺术的发展超越原有的界限而表现为一种对营造视觉奇观与享受视觉感官刺激的过度追求,从而,使得视觉艺术品呈现出表现方式单一化,意境选取低俗化,具体表现在某些视觉艺术作品存在专业水平低下、创新能力不足、审美层次平庸甚至趣味低下等问题。

    (一)形成的一般原因

    1、“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影响

    “日”指审美活动超出纯艺术的范围,渗透到大众文化生活。它极为突出地表现在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视觉性表达和享乐满足上,视像的消费与生产在使精神的美学平面化。“日” 是审美由艺术领域向日常领域扩张,它使艺术活动与日常活动的鸿沟逐渐消弭,视觉艺术逐渐占据大众文化生活。童庆炳指出“日”在于美的异化而非泛化,这体现在:真正的美使感官愉悦和精神愉悦统一,强调神圣的精神性,而非单纯的感官快适,一味刺激人的生理本能;真正的美使理性与感性和谐,不仅使理性本身感性化,体现出合乎个体人性要求的力量,而且使感性本身理性化,超越自个体局限,表现出符合社会普遍性的“类”的要求;真正的美无利害关系,具有“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并非意识形态的功利性工具;真正的美是终极关怀的诗意家园,对现实有批判性和超越性,而非对世俗的献媚和妥协,缺乏否定精神和彼岸精神。泛化是事物发展的需要,是阶段性的积累,异化则使事物走向反方向。

    在“日”的影响下,逐渐产生并形成审美异化,一定程度的造成艺术与生活的同化,削弱审美内在含义,这种不假思索的同化过程,更加促使了视觉艺术的过度发展,视觉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泛滥。

    2、受众审美水平的低俗化

    艺术活动不仅是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也表现为艺术作品在社会生活中的传播、接受与消费。艺术接受和消费在现实性上是艺术活动的完成,也是艺术活动在观念与动机上的起点,它贯穿于整个艺术活动中。审美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审美态度是否端正。审美态度是一种艺术接受方式,也是一种审美能力,是对艺术作品采取一种无功利,超厉害的观赏态度。由于艺术品的含义和价值不只是感性形式,还是包括知识、理性、人生态度甚至政治倾向和宇宙观的整体结构,在艺术接受过程中,审美意识、审美理想等有倾向性、目的性与概念性的,和阶级利益、伦理思想等意识形态相关联具有功利和利害性的东西必然参与进来,但只要它们在审美态度的范围内活动,就与审美性质相对应,可以加深审美者对审美对象的理解和感受。

    但是,并非所有的艺术接受都是审美活动。由于受众文化层次、道德水平及艺术修养的不同,加之商业社会下不健康消费心理的驱使,部分受众存在审美水平低俗化问题。此问题的存在,使得对视觉奇观、感官刺激的盲目追求超越艺术审美上升为大众进行艺术消费的主要原因,一定程度上造成视觉艺术的泛滥,使艺术水平降低并异化其内在品质。

    3、艺术家与艺术评论者的急功近利

    马克思说“生产直接就是消费,消费直接就是生产”,这种共存是审美的本质性使然。生产性审美活动与消费性审美活动没有明显的界限,不同程度的融合,艺术品作为消费个体向商品化、产业化、市场化倾斜,艺术生产与消费才得以沟通和交流。将艺术追求审美价值与艺术走向市场完全对立,无视商品性,拒绝市场调节,势必导致艺术消费的颓靡,影响艺术生产进行。但艺术生产与纯粹为交换价值而进行的商品化生产有着本质区别,艺术创作是严肃的,是思想内涵深刻的活动,艺术生产,作为审美价值的生产活动的,它肩负着开掘纯洁与崇高,熔铸真理与真情的时会作用,更蕴含着对美德的热烈渴望。

    视觉艺术本质上是精神产品,具有审美属性。在审美创造中把客观世界的审美体验和认识物化到作品中,提供精神消费产品,通过影响精神世界最终影响客观世界。当其进入市场被艺术家出卖后,就具有了商品属性。艺术家为了维持生存或满足生活的需求,利用艺术品进行交换,获取报酬,某些倾注了艺术家大量精神劳动的艺术品,却由于内容的深刻性和艺术上的独创性,不能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不能实现其客观经济价值,艺术家为了自身需要,迎合庸俗趣味,创作格调相对底下的作品,花费极少的劳动,换取高额的利润。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是使得视觉艺术不健康发展的又一源头,这更使得视觉艺术在艺术作品交换过程中与一定的历史条件和时间范围内,存在着价值与价格的严重背离。

    同时,艺术批评的畸形存在,也是造成视觉艺术不健康发展的原因之一。艺术批评是艺术的标尺,应该坚定的捍卫艺术的严肃性,只有深刻的艺术批评的存在,艺术家才可以沿着正确的创作方向,为人民创作优秀的艺术作品,才不会忘乎所以,为所欲为,才能够保持平常心态,不至于把自我提高到无可比拟的状态。艺术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对作品真谛的感悟,对真、善、美的执着和对假、恶、丑的批判,在于对艺术真实的批判态度的坚持与绝不放弃,在于对现实的不惧怕和顽强抗争。而时下,一些艺术批评者,为了个人利益,虚假品论,甚至将文艺批评“广告化”,成为了媒介的传播手段。这种对于艺术理论的消解,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对于艺术自身的消解更为令人寒心,长此以往,艺术的净地,必将浮尘弥漫。

    (二)造成的后果

    1、从艺术接受论出发,过度发展的视觉艺术表达方式使审美感知方式的单一化,消弱通感与审美接受者的想象能力

    视觉艺术是空间艺术,造型艺术。莱辛提到“诗画界限”,指出想象艺术与造型艺术,在构思、表达塑造形象的方式上很大差别,对比雕塑群像拉奥孔与维吉尔《伊尼特》史诗,“绘画用空间中的形体和颜色而诗却用在时间中发出的声音;既然符号无可争辩地应和,那么,在空间中并列的符号就只宜于表现那些全体或部分本来也是在空间中并列的事物相互协调;而在时间中先后承续的符号也就只宜于表现那些全体或部分本来也是在时间中先后程序的事物。”绘画只能选择动作中的某一顷刻,应当选择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这一顷刻既能暗示过去,也能暗示未来,让想象有自由发挥的余地。如《拉奥孔》雕像群中的拉奥孔,不是放声狂吼,而仅是轻微的叹息。

    视觉是审美感知的重要方式之一。视觉所发现的“美”,与认知性和思索性相联系,在神经中枢中感受,经过大脑思索,产生“认同”或“研究”等活动。艺术的接受,是艺术构成完整性的重要环节,但不是终结,而是为进行再度创造做积累。随着科技的进步,艺术的表现手法日趋多样,很难做简单的划分与区别,艺术接受需依靠多种方式共同作用产生“通感”。通感即在艺术创作与鉴赏活动中,各种感觉相互渗透或挪移,大大丰富和扩展审美感受。联想与通感交织在一起,可以促进美感。充分运用“通感”,才能更深层次的体味艺术的魅力与美学价值,艺术美才能被深入发掘出来。

    然而随着视觉艺术的过度发展,大受众对于视觉感官刺激的强烈需要,许多艺术家只热衷于画面视觉奇观的营造,与视觉艺术应当具有的认知性、思索性相背离去,忽略对孕育艺术意蕴引发受众联想的瞬间的选择,使审美感知方式的单一化,消弱通感与审美接受者的想象能力。比如,行为艺术家舒勇在深圳用几乎全裸的女子完成了“国内首次新载体绘画”创作,在这种表达方式,注重了视觉冲击力所提供的强烈感官刺激,却忽略了对于孕育深刻美学价值的“那个顷刻”的选取,使受众的接受变为瞬间的接受,在于用眼睛观看的一瞬间,得到极为快速的简单的愉悦与享受,没有调动起他感官方式,甚至没有经过大脑思索,是快感却不是艺术美感。在快感中所体验的是身体机能的放纵而不是精神领域的超脱与升华,这样的快感在“快”的瞬时,使感受的方式趋于单一,使感受的目的也趋于单一,受众由有智慧与带有一定主观目的的欣赏者变为愚钝的毫无思索的被动的接受者。再比如,现代建筑中的空旷的大草坪,在景观形态上有所不足,空间上简单单一,缺乏空间的多变性,只是具有暂时的视觉冲击力,不能给人以长时间的、序列化的景观感受,较古典建筑中的园林艺术,“静远淡隔”及借景等艺术效果,相差甚远,大草坪并不广泛地适合于任一场所,有些空间相对狭小的场所就比较适宜盆栽或小面积的有艺术“剪辑”的花圃。长期享用这般带有灌输式的视觉冲击力的艺术呈现方式,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艺术接受者的想象能力,势必降低其审美能力。

[NextPage]

    2、从艺术作品论出发,与传统传播媒介相比,新时期,过度发展的视觉艺术不重视意境的选取,造成艺术意蕴的消弱

    艺术媒介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它与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本体须臾不可分离。传统视觉艺术作品是艺术宝库的瑰宝,传统的艺术传播媒介(纸和笔),使其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传达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思想内涵,真实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蕴含创作者思想智慧的结晶与对生命意蕴的体味,具有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选取生动的,饱含艺术家的情感与精湛的艺术技巧的,深刻而悠远的意境,之中的含蓄能唤起欣赏者的想象;很好地运用艺术“空白”,力求“传神写照”的艺术极致。

    意境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形成的艺术美的境界,以意蕴、情趣取胜。刘禹锡说,“境生于象外”,即言有尽而意无穷,“境”既指艺术家所创造的意境,也指欣赏者通过想象所把握的意境。意境是客观与主观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的结晶,它们的关系为心与物的关系。意属主观范畴,境属客观范畴,两者的统一,表现为情景交融,达到“情中景”,“景中情”的境界。努力营造“象外之象”,是艺术家和欣赏者在艺术家在作品中所呈现的“象”引发想象产生的“意境”,虚实之间,体会有限与无限,意境能具有深刻持久的感染力。同时,要注意“空白”的运用,灵活自由、含蓄丰富地表现生活和感情,更加给人想象空间,体会“韵外之旨”,如此,作品包含艺术意蕴,才有“滋味”。

    艺术意蕴指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涵义和人文精神,是深藏在艺术作品中的含义和意味,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使艺术作品在有限中体现无限,在偶然中蕴藏有必然,在个别中包含普遍。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其意义在于发人深思,回味无穷。但是,新时期,随着现代传媒方式的日益精细,视觉艺术在后现在解构中,存在泛媒介化,媒介手段深刻影响艺术的表现手法,以致影响艺术的主题内涵。新时期,电视以及网络的超速发展,已经大大占据由原有的纸版媒介的市场,过度发展的视觉艺术不重视意境的选取,造成对艺术隐含意蕴的消弱。比如,现代广告中大肆运用穿着暴露的性感美女,大片《立春》的宣传册不惜直接选用女主角的裸背,这样的表现方式使得作品的传达过于浅显与直露,没有假借艺术的意境,没有任何留白,使艺术的意蕴变得索然无味,没有“情”与“景”的交融,更无法使人体味到“象外之象”“韵外之旨”,作品因此而平淡无奇,了然无味,艺术水准与美学价值也随之降低。这样的艺术对于受众而言,如同白水,只能解一时之渴,而不能久久品尝。

    3、艺术风格丧失,对其时代发展的忽略及时代先进性的不当把握

    由于各民族的语言、习惯、文化传统和审美心理的不同,艺术风格也各具特色。追求世界艺术的交流和互通必不可少,只有交流才能变化从而发展。在艺术创作中既要努力形成自己的风格,也不能作茧自缚,既要独特,又要千姿百态,绚丽多彩。风格是作品成熟的标志,是艺术家创造个性的体现,在创作思想上赋有指引作用,具有超前于时代的眼力、魄力与影响力。刘勰说,“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时代对于艺术风格的影响很大,艺术品要符合时代要求,表达时代声音,传递时代思想。

    但是新时期,由于商品经济对艺术消费的影响,一些艺术家存在个人艺术风格消弭甚至丧失的情况,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往往忽略艺术风格的时代发展以及对时代先进性的把握。比如,为了在国际获奖,拍卖出高的价格,作为视觉大师的画家陈逸飞的某些作品,也不惜极力寻找表现中国落后面的生活资源,如《霞飞路上》《浔阳遗韵》等,这些资源远远不是表现了所谓的艺术原生态,而是,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中国已经将近绝迹的糟粕。在画家的眼睛里,不但没有以落后而激发进步的感悟,而且一味沉浸在这种恍若迷离的“美”之中,不可自拔。这种“美”,并不真实,甚至有些做作,与过去相比,它无法被堪称为经典,因为它不存在经典的独特魅力和感人力量;与现在并将来相比,它也无法被审美者接受,因为它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没有展现国家和人民的时代进步性。这样的表达手法,不是艺术家风格的独特,从另一个角度讲,是艺术家艺术风格的颓唐与消弭,它表明艺术家对于火热的现实生活的脱离,对于人民群众的脱离,是孤高自傲,自我欣赏的典型。这样的艺术除非是抱有了某种自私与亵渎的态度,否则,不仅无法被时代所记住和传颂,而且会被高尚的受众抛开去,难以得到他人的欣赏。虽然说艺术不应受政治的牵连,但是任何一位有良知的艺术家都是具有强烈民族气节的,生活在人民中间,这样的艺术才有生命力,才不至于无病呻吟,或曲高和寡。艺术经典应该紧跟时代的脉搏,为伟大的人民畅想颂歌,把人民的苦难放在艺术主旨中,有对人民的同情,更有对民族劣根的鞭笞与讥讽,能唤起民族自尊、自强的信念;坚持艺术的时代先进性,在创作中坚持,在交流中更应坚持,决不以民族的卑劣换取世界嘲讽式的“弘扬”;正视艺术表现的滞后性,在艺术全球化和艺术民族性中寻求完美结合,在艺术经典化与艺术时代性特征中达到深刻统一。

    4、对艺术审美专业化的消解

    对于专业的消解,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是十分严峻的,这种表征正向我们侵袭来。在日常审美化蔓延的今天,在网络传播的日益发达的今天,确实存在许多新兴的艺术层面,比如,网络中盛行的贴图“小胖”,一个胖乎乎的男孩子的脸被剪切到各种图片中,一时间成为大众的热切观赏对象,红遍了各个网络,很多没有绘画和摄影基础的人也可以经过剪切和粘贴设计出各种有趣的图片,而引得众多网迷前来浏览。虽然,这些图片在广大受众的心目中,使得一看,但是对于猎奇的观赏心理,远远超过了所谓艺术的鉴别。除此之外,面对大众文化素养的普遍提高,也出现了许多“贫民雕刻家”,“贫民画家”等具有一定艺术成绩的非专业个体,一定程度显示了大众文化水平和感悟能力的提高,但是,就像不能绝对否定他们一样,也不可以盲目的提倡他们,一个硬币有两面,非专业人群的过度发展,即以其一次或几次的成绩而否定专业力量的存在价值,是不可苟同的观点。其实,艺术和科学一样,是一种独特的素质和技能,这种素质的最终形成与技能的真正掌握,是需要长时间的专业研究和学习的。这种对于艺术专业性的消解,在短时间内,影响也许并不明显,但是长此下去,很有可能使艺术无法独立存在,丧失艺术的独特性与艺术的美学内涵,艺术作为一门学科的疆土,不攻自破。

    (三)树立正确审美观,推广美育教育弥补审美局限

    1、艺术家,艺术批评者及艺术欣赏者需树立良好审美观,提升审美创造力与审美欣赏层次

    艺术与生活的区别即艺术产生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生活的典型化的与特殊性的体现。在生活中,细腻地流露着的人性,鲜活亮泽,艺术家经过深入的观察与体会,在心灵与灵魂的升华中,用艺术的手法,表达其所理解的生活,这个创作的过程,像破茧成蝶,痛苦与愉悦并存。

    艺术精品,如梅花,高洁清香,即使步入严寒依然风姿宜人,不会在时代的大浪淘沙中逝去。艺术意蕴作为民族文化审美心理的积淀,积聚着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文化内涵,正因为具有深刻的艺术意蕴和艺术创造,才体现出较高的艺术品格和美学价值,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亘古流芳。新时期,是相对浮躁的时代,艺术如果不被消亡,就必须坚守艺术最本真的美的性质,不能盲目的以营造视觉奇观为实现自身商业价值的捷径,努力在经济、政治与文化、艺术之间寻求契合点,而非一味的曲高和寡,或阿谀奉承,而被其吞并,失去自己。

    当审美主体把在审美感知阶段所获得的感性愉悦作为心理力量加入审美动力系统(即审美深入阶段),进行审美体验的展开,主体的想象活动也全面展开,以体验的方式从对象的外在形式进入对对象的意义层次的把握,从心物交感到“物我同一”,体验到自身的生命活动,发现生命的内在意义,获得更高的审美愉悦,由此产生美感的想象创造性。它是对感性世界的新的认识、新意境的实现,对感性世界物质的度特发现,是鲜活、生动,是极具生命力的审美活动。当审美主体在审美体验中感受到自己的心灵追求,一种对彼岸世界的追求,对无限或永恒的追求和对抽象的美的追求,由这种心灵追求的导引,审美活动由内部体验向精神的无限自由的境界升腾,实现审美超越。体验是理解的基础,体验越深,领悟越透,越能理解到对象的底蕴,获得难以言传的审美蕴含,而超越对象,升腾到精神无限的自由境界。

    并非所有的艺术接受都是审美和欣赏,受到文化层次、道德水平及艺术修养的限制,与商业社会下的不健康消费心理的驱使,部分受众存在审美水平的低俗化,只注重对感官刺激的盲目追求,没有树立良好的审美观。审美观念因人而异,所谓良好的审美观,是指较为全面、复杂、高级的对美的认识,它是产生美感的根源,但是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审美实践中,随审美认识与审美判断的不断提升,提升个人艺术修养,审美观念也得到不断提升,到一定时候就会形成对美的一整套坚定的观念——审美理想。没有良好审美观的纯粹视觉接受,享受瞬时的感官冲击力,而没有思考与自我提升,是无法进入到审美和欣赏的层次的。
艺术创作者、接受者与艺术评论家都具有局限性,克服自身局限,努力创作出耐得大众细细品味的艺术作品,尤为重要。艺术可以反映平凡的美,但不可以庸俗。在大力提倡艺术工作者提高业务素质,恪守职业道德,为精神文明建设而不解努力的同时,广泛实施美育及艺术教育,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并形成良好的审美态度,更好的规范市场导向,促进作为审美主体的受众的审美意识的提升,倡导其积极追求审美的共鸣与共同美感的体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推广美育,使审美活动健康化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趣味,使人们变得更高尚、积极,在思想感情上得到健康成长,它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重要意义。它也是人类认识世界、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改造自身的重要手段。艺术品遵循美育原则,要做到以情感人,理在情中,要寓教于乐。美育以基本任务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审美的敏感和创造美的能力。作为美育核心的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用,承担着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当今社会,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追求压倒一切,精神的活动和追求则被忽视,被挤压,技术性和功利性影响着人。人通过 “诗意地栖居”,通过人生艺术化、诗意化来抵制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个性泯灭、生活刻板化和碎片化。良好的美育教育与艺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有利于人的身心的健康成长。广泛的开展社会美育教育与艺术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筑。要把艺术的接受与欣赏的指引提高到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层次,不断提高艺术工作者的职业素质与道德修养,促进大众审美意识的提升,追求审美的共鸣与共同美感的体验。

    综上所述,在视觉艺术风起云涌的今天,它已然成为艺术发展的长河中举足轻重的部分,它不只“反应”和“沟通”我们的生活,也在创作世界。个体与民族的信念、价值和欲望日益通过影像构建与表达。在视觉主导体系逐渐弥散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端正审美态度,不断提升审美水平,宣传精品,远离糟粕,是视觉艺术沿着健康、向上的步调前行,这有这样,视觉艺术才不会停滞,才能够越走越走远,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  杨辛 甘霖 《美学》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6年6月版

    [2]  王宏建  《艺术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1月版

    [3]  宗白华  《美学与意境》 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4]  潘诺夫斯基 《视觉艺术的含义》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5]  绕斯  《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年版

    [6]  蔡元培 《蔡元培美学文选》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年版

    (实习编辑:项雷)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