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简介
周国平,1945年7月15日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着作有《苏联当代哲学》(合着)、学术专着《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随感集《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诗集《忧伤的情欲》、《只有一个人生》、散文集《善良丰富高贵》、自传《岁月与性情》、《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译着有《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偶像的黄昏》、《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其中《周国平文集》中的两则寓言故事被选入了初中一年级教材。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他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无论是花季少年还是耄耋老人,都能从他的文字中获得智与美的启迪。
真实,为人心架一座桥梁
作者:周国平
西藏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长期以来,对于西藏发生的变化,中国政府、西方媒体和西藏流亡群体评价迥异,各方几乎处于自说自话的状态,殊难沟通。最近,一部题为《西藏一年》的电视纪录片好像打破了这个僵局。仿佛一个奇迹,书云执导的这部作品得到了不同立场各方的认可。该片先于去年在BBC播出,反响热烈,英国各主流媒体予以广泛报道和高度赞扬,随即迅速被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流电视台订购、播放。书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她还辗转收到了来自《西藏生死书》作者索甲仁波切的一个邮件,获悉达赖喇嘛也看了这部片子,表示从中看到了现在普通藏族人的生活,并向书云发出了私人邀请。在中国本土,经中央有关领导批示,中央电视台一套从7月27日起首播该片的中文版。(《南方周末》2009年7月30日;《中国青年报》2009年7月31日)
如此看来,《西藏一年》是一个值得庆幸和重视的范例,能给我们以极其有益的启发。
首先,该片尝试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制作模式。一方面,由独立制片公司投资,独立导演执导,另一方面,政府主管部门只批拍摄许可,对拍摄内容不加干涉,制作完成后由十几位藏学专家审片。这两者的结合,使得该片幸运地有可能成为真正的独立作品。
当然,要成为真正的独立作品,不能单靠良好的制作模式,更须有正确的创作理念。在这方面,最突出的一点,便是没有意识形态的预设。作者采取的是人类学方法,拍摄地选在古城江孜,这里集城市、乡村、寺庙于一身,既有深厚的西藏传统文化,又经历着现代化的冲击,能够比较完整地反映变化中的藏地面貌。主要拍摄对象是身份各异的8个普通藏人,包括喇嘛、基层干部、乡村医生、饭店老板、三轮车夫、包工头,作者和他们朝夕相处一年,用摄像机辛勤而忠实地记录他们四季的日常生活,力求客观地呈现出今日藏人的生存状态。
作为书云的朋友,我一直欣赏她的做人和处世的态度,那样平和、踏实、朴素、亲切。她的拍摄态度也是如此,毫无猎奇心理,决不夸张和渲染。她拍摄的是普通藏人,她把自己也当作一个普通人,一个对藏人及藏族文化怀有敬畏之心和喜爱之情的普通汉人。她甚至不把自己当作一个学者,尽管对藏学有相当研究,绝不充当内行,妄下论断,而只是平实地记录自己的亲见,予以同情的理解,对于不理解的事物则诚实地存疑,予以礼貌的尊重。她的立足点其实是人性和常识。基于人性,她将心比心地去体会这些普通藏人的悲欢。基于常识,她化解了意识形态的极端化思维。在她的镜头下,真实的西藏完全不是非此即彼、黑白分明的,而是进步与问题并存,在巨大变化中坚韧地延续着古老的传统。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书云表示,作为一个导演,她解决不了该由政治家做的大问题,但她希望在人心之间架一座桥梁。应该说,她的这个愿望得到了很好的实现。事实上,一切意识形态的纷争,最后只能以真实为尺度来评判。不预设意识形态的立场,立足于人性和常识,最大限度地呈现真实,这本身就是在为化解意识形态的分歧做贡献。作家、艺术家、学者、文化人在这方面大有可为,书云已经做出了成功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