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蹒跚学步,到如今步履稳健,北京国际音乐节十年风华渐长成,愈发震撼世界听觉。这张熠熠生辉的文化名片,跳动着北京乃至中国与世界共享音乐艺术资源的脉搏。回望征途,经历了怎样的摸索?我们试图通过十个主题,探寻北京国际音乐节成功的经验,同时也梳理一段中国音乐与世界旋律共鸣的历程。
金秋将至,北京国际音乐节即将奏响十周年华章。昨天,余隆、郭文景、刘雪枫、王纪宴等与音乐节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音乐家、乐评人聚首畅谈。点滴中,北京国际音乐节羽化成蝶的过程跃然呈现。
第一主题 秉承艺术水准
“我们对艺术绝对负责任。”北京国际音乐节掌舵人余隆开宗明义道出音乐节成功的关键原因之一。
对艺术品位的追求体现于音乐节“名家、名团、名曲”的基本理念。以柏林爱乐乐团为代表的德奥乐团,以纽约爱乐乐团为代表的美国乐团,以圣彼得堡爱乐乐团为代表的俄罗斯乐团,以巴黎管弦乐团为代表的法国和南欧乐团,这些几乎涵盖当今世界各种交响乐流派的知名乐团,代表了古典音乐的高等级和高水准。
艺术家方面,除了洛林·马泽尔、西蒙·拉特、捷杰耶夫、夏尔·迪图瓦、阿什肯纳吉、普拉松等指挥家,优秀的独奏、独唱艺术家更是不胜枚举。而钢琴家阿格里奇、大提琴家梅斯基、小提琴家杜梅等,则不只一次恭逢北京国际音乐节,带来经典名曲。
“今年音乐节,请来了指挥大师艾森巴赫、巴伦博伊姆。这两位可谓国际乐坛的晴雨表,他们出现在哪个音乐节,从某种程度上就代表了这个音乐节的品质和水准。”刘雪枫说。
第二主题 遵循品牌运营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有“米”就一定能做出丰盛“饭菜”吗?昨天,有人无意间开玩笑说余隆是“巧妇”,倒是形象地点出了余隆在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市场运作中扮演的角色。
以余隆为首的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委员会,是个“铁打的营盘”,承载着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艺术策划、组织运作等,完全依照市场规律行事。在阵容敲定、节目安排、赞助落实等方面,都有长远规划和既定标准,站在高端起点。其工作人员也都具备专业素养,从而保证音乐节各个环节工作顺利开展。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品牌策略,使其在市场的大舞台上翩然起舞,同时也为国内演出的专业化管理与市场化经营提供了成功经验。
第三主题 彰显中国概念
“一直以来,音乐节都非常关注中国音乐家,也非常注重对中国作曲家作品的推介。”余隆说。
在邀集海外音乐名家荟萃京城,将世界优秀音乐文化引进来的同时,音乐节义不容辞担当起推进本土音乐作品的重任。不仅为叶小纲、陈其钢、郭文景、谭盾等中国当代作曲家提供展示平台,还通过演出昆剧《牡丹亭》、《桃花扇》和交响京剧《杨门女将》等,传承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中国概念”,成为中国音乐与世界对话的平台。
随着时间的推进,一股双向互动的国际化演奏潮流正在形成。一方面,以郎朗、李云迪为代表的一大批新生代音乐家以及中国爱乐乐团等优秀的演出团体,屡屡向世界展示中国的高演奏水准;另一方面,包括诸多国际级音乐大师在内的国外艺术家演奏中国作品可谓“愈演愈烈”。
今年,郭文景歌剧《诗人李白》、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新编大型京剧《原野》、新加坡华乐团音乐会、谭盾的委约作品等将轮番登台,音乐节对“中国概念”的彰显将更为浓烈。
第四主题 坚持公益普及
推广和普及古典音乐,是北京国际音乐节创办之初就肩负的使命与责任。
“无论是逐步扩大规模和范围的大学生音乐会、免费儿童专场,还是各种普及活动,北京国际音乐节一直希望以独特的理性思考与务实作为,让更多的普通市民能够走进音乐厅。”余隆说。
音乐节不仅成功引进国外已经非常成熟的诸如“莫扎特神奇之旅”和儿童版“木偶《魔笛》”等品牌演出,还自己制作了符合中国儿童欣赏特点的专题音乐会。在组织大学生观众及将音乐节送进校园的过程中,音乐节既没有降低标准,也没有流于走过场,而是配合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兴趣特点,安排演出。
此外,音乐节既把带有文化探讨性质的大师课请进普通高校,如2005年小提琴家约舒亚·贝尔在北大的见面会,还请国际音乐大师去专业院校上大师课,使中国学子受益匪浅。
第五主题 搭建首演平台
在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舞台上揭开面纱的作品,使观众见识和见证了当今音乐家的最新创作成果。
2002年的马勒《第八(千人)交响曲》,2005年的瓦格纳四联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两次演出在北京国际音乐节历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前者开创了中国舞台单场音乐会演员人数最多的新纪录,后者则是这部举世瞩目的鸿篇巨制首次亮相中国,填补了中外戏剧交流史上的一页空白。
借助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舞台,多位中国当代作曲家也完成了新作的首场亮相。叶小纲专场,交响序曲《潮》、《西藏之光》、《长城交响曲》三部作品一一亮相;陈其钢专场,除两部力作《五行》和《蝶恋花》中国首演外,在海外遭遇“流产”的《逝去的时光》(二胡版),最终在北京国际音乐节实现世界首演。
第六主题 倡导委约作品
随着中国作曲家从个体到群体在世界乐坛地位的提升,国外音乐节向中国作曲家委约创作的例子屡见不鲜。不过,北京国际音乐节向世界大师级作曲家委约,却是一个创举。
古典音乐要保持“可持续发展”,保持生命力,就必须不断有新作问世,更新人们的听觉,激发人们的想像力。2001年第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委约菲利普·格拉斯创作《大提琴协奏曲》,受到好评。在十周年之际,音乐节又向72岁高龄的殿堂级作曲大师克里斯托夫·潘德列茨基委约创作《第八交响曲》,并将其与中国作曲家谭盾《秘密土地:为管弦乐队和12把大提琴而作》组成一场“东西方的对话”。
第七主题 尝试独立制作
“北京国际音乐节推出了那么多歌剧作品,很多专业团体都做不到。”郭文景由衷感慨。
北京国际音乐节独立制作的“中国当代歌剧之夜”,开国内歌剧演出市场风气之先,将国外音乐节委约的中国作曲家原创歌剧搬回国内舞台。如非此举,国内观众想要现场听到郭文景在荷兰现代艺术节出世的《狂人日记》、在英国伦敦歌剧节诞生的《夜宴》,温德清在日内瓦莫扎特乡村音乐节落地的《赌命》,尚需漫长的等待。
中文版肖斯塔科维奇歌剧《鼻子》,则是2006年北京国际音乐节又一次投巨资独立制作的尝试。“《鼻子》这样的剧目是很高端的,北京国际音乐节能够推出它,充分证明了其艺术水准,也赢得了更多人对音乐节的认可。”郭文景说。
第八主题 引导大众文化
“希望音乐节能够继续举办‘走入社区’活动,它们不是高端的演出,而是专门针对普通观众的,让更多人对音乐节有一种参与感。”刘雪枫的话,说到了余隆的心坎儿里。
多年来,北京国际音乐节犹如一杆文化旗帜,助推着社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在余隆看来,北京国际音乐节是古典乐迷的节日,但更应该肩负起引导健康的文艺取向、提高大众文化生活品质的责任。今后,音乐节将更多地走进社区与大众接触。“人们尤其是孩子,不能沉迷于网络,陶醉于选秀,在过度娱乐的短暂狂欢中丧失文化品格和根基。”
第九主题 提升北京形象
“犹如萨尔斯堡音乐节是当地的文化标志一样,伴随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北京国际音乐节越来越成为北京乃至全国的一张文化名片。”王纪宴说。
自北京国际音乐节创办以来,累计演出场次222场,上演700余部(首)外国作品,包括歌剧21部(其中中国歌剧3部),还请来69位世界级的指挥家、118位世界级歌唱家、120多位世界级演奏家。其引进项目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和内容之广泛,在演出市场堪称前所未有。
从第一届到第九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吸引观众约30多万人次,而通过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和全国26个城市广播协作网观看和收听实况的人群则估计在百万之上。10年间,北京国际音乐节所取得的艺术成就、社会影响力迅速增长,慕名而来的外国观众逐年骤增。“北京国际音乐节已经在国际上声名鹊起,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当然也为北京带来了不容低估的声誉。”
此外,北京国际音乐节与第29届奥运会6年筹办同行,到了2008奥运会,其文化使者的光环也将愈发闪亮。
第十主题 推动国际交流
作为一扇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北京国际音乐节积极促进着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往,为国际文化交流留下诸多美好画面。
1999年第二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小提琴大师伊萨克·斯特恩20年后重返北京舞台与中国指挥家李德伦再续前缘,联袂演绎莫扎特;2004年第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恰逢“中法文化年”,法国图卢兹歌剧院与音乐节联合制作上演法国作曲家古诺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制作水准之高,名噪一时;2005年第八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大胆引进纽伦堡国家歌剧院制作的瓦格纳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震动海内外;2006年值中国“俄罗斯年”,指挥大师捷杰耶夫率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的交响乐团和歌剧团,参加音乐节开幕式音乐会以及肖斯塔科维奇歌剧《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中国首演,盛况空前。
(编辑:金子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