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今晚,实验豫剧《朱丽小姐》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以往用民族戏曲诠释外国经典名著并不少见,但以铿锵有力的豫剧“实验性”地表演“朱丽小姐”还是非常新鲜的。实验豫剧《朱丽小姐》改编了一个较为接地气儿的中国故事,大家闺秀朱丽在元宵节要与仆人项强私奔,想摆脱深宅大院的桎梏,奔向新生活。但面对未来,两人却有不同打算,生活也给他们安排了不同的归宿。
豫剧《朱丽小姐》改编自剧作家孙惠柱创作的京剧本《朱丽小姐》,在保留了京剧本唱词的基础上,在对白的豫剧化上做了很多调整。导演王绍军在谈到“洋为中用”的搬演时表示:“中国化的解读去移植外国名著,首先要表现原著深厚的思想内涵,此外要能让观众在欣赏外国名著时没有语言的障碍,能够专注于具有不同文化色彩和艺术特点的具体呈现方式,感受不同民族的解读视角。”
《朱丽小姐》是瑞典戏剧大师斯特林堡的自然主义代表作。通过朱丽小姐、男仆让和女仆桂斯娣三人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显示了两性的吸引、男女支配权的争夺以及“在前的必将在后,高高在上的必将跌落凡尘”这一打破尊卑秩序、揭示命运轮回的社会命题。在改编时,台词的本土化是一大特点,实验豫剧《朱丽小姐》以河南豫剧充满乡土气息的道白与声腔,鲜活地描绘出西方戏剧大师笔下人物的复杂心声。为了充分体现河南韵味,豫剧《朱丽小姐》将西方生活场景变为河南乡间大宅。为了体现“西洋剧目本土化,传统艺术现代化”,主创团队在剧情、舞美等方面都下足了功夫,作曲家左奇伟的音乐设计也成功地将北欧音乐元素融进中式曲调之中。“豫剧音乐还是根,但有新鲜的元素在里面互相呼应。让大家尝尝鲜也是好事。”
导演王绍军希望该剧能打磨得更加精致,将“拿来主义”变为“自我生长”,《朱丽小姐》只是开端,以后的路还很漫长。
(编辑:王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