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茅奖”颁奖礼在乌镇举行,评委会披露内幕:本届茅盾文学奖本该有五部
11月2日,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乌镇隆重举行。贾平凹、迟子建、麦家、周大新等四位获奖作家,被授予了中国文坛的至高荣誉。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致辞中,勉励中国作家以更深邃的激情,更开阔的视野,更敏锐的触角和更广博的胸襟挖掘题材,挖掘资源,创造出更多表现时代脉络和真正感动人心的优秀作品。
贾平凹:获奖是口渴遇到了泉
“天空晴朗!”昨晚贾平凹以这四个字,表达了自己得知获奖消息时的心情。贾平凹说,在他的写作中,《秦腔》是最想写的一部书,也是最费心血的一部书。“当年动笔写这本书时,我不知道这本书将会是什么命运,但我在家乡的山上和在我父亲的坟头发誓,我要以此书为故乡的过去而立一块纪念碑。”站在领奖台上,贾平凹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他说:“获奖在创作之路上是过河遇到了桥,是口渴遇到了泉,路是远的,还要往前走。有幸生在中国,有幸经历中国巨大的变革,现实为我提供了文字的想像。”
至今已完成11部长篇小说的贾平凹,在接受采访时,把《秦腔》称为自己写得比较满意的一部重要作品。“《秦腔》里对生活原生态的描写,它所体现出来的社会生活面的丰富性,和在写法上的变化,是我此前的写作中所没有的。”
迟子建:不需要靠获奖来证明自己
虽然早已将两届冰心文学奖、三届鲁迅文学奖收入囊中,拿奖拿到手软的迟子建,仍将茅盾文学奖选择自己视作一种“幸运”。昨晚在三位获奖男作家的映衬下,迟子建也显得格外引人瞩目。
十八九岁开始写作,迟子建至今已写了二十五六年。“在这样一个漫长的写作过程中,我从来不去想我在中国文坛是个什么地位。一定要用一个奖或其他什么来证明自己的位置吗?我觉得都不重要。”迟子建坦言,她对写作充满了热爱,令她颇感欣慰的是,“我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两个短篇、一个中篇,和这次获奖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都是我喜欢的作品,也是我目前比较满意的小说。”
麦家:博尔赫斯是我的“肩膀”
麦家的获奖感言和他的小说一样具备神秘感和幽默感。“这个奖我得的很意外,从获知得奖到现在我一直有一种盲目的不真实感。这如同《暗算》中的黄依依最后破译紫金一号密码一样,凭的不是公式,不是必然,而是一念之间的神奇。我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运气。”
本届茅盾文学奖评委陈晓明,评价麦家是学习西方作家博尔赫斯最到位的中国作家,这句评语让麦家很受用。采访中,麦家把博尔赫斯称作“心目中的英雄”。“1991年,我开始看他的小说,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作家,深受其影响。但博尔赫斯没有成为我的‘陷阱’,而是成了我的‘肩膀’。我没被他‘淹没’,是很幸运的事情。”
周大新:用文字送去温暖与慰藉
站在领奖台上的周大新,自称是“农民的后代”。“中国的乡村正发生着巨大和深刻的变化,我正热切地关注着这种变化。”周大新说,“在我的故乡,这种变化使我的父辈、平辈和晚辈们既感到高兴和充满希望,又感到惶惑、不安和痛楚。为了表现他们的心境,我写了《湖光山色》。”
周大新表示,社会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灾难的频发和社会各方面的急剧变动,也使人生面临的问题比之前人不减反增。“人的心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得到抚慰。我要带着茅盾文学奖的鼓励更加勤奋写作,用自己的文字为读者送去温暖和慰藉。”
揭秘评奖幕后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已经尘埃落定,但是其评奖过程却一直笼罩着神秘的面纱。在昨日的茅盾文学奖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们层层追问,终于从本届评委会副主任陈建功口中挖掘出了本届茅盾文学奖评奖的绝对内幕。
本届茅奖原定五部获奖
陈建功透露,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工作启动于2007年年底,评奖的范围是2003到2006年这四年间发表和出版的长篇小说。这次评奖的推荐工作由中国作家协会下属的40多个团体会员单位进行,2008年2月共收到推荐参评作品130部。
本届茅盾文学奖被认为是有突破意义的一届,以往茅盾文学奖不会青睐像《暗算》这类题材的小说。陈建功昨日特别介绍了本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过程,“本届茅盾文学奖是在25日确定的,当日评委进行了两轮投票,第一轮剩下七部作品,在第二轮投票时确定了四部获奖作品。”但陈建功拒绝透露哪三部小说落选了。
他还表示,投票本来应该选出五部作品,但最后只有四部作品获得了三分之二以上的评委票,根据评奖条例,所以最后获奖作品确认为四部。
不排斥网络文学评论家出任评委
对于颇为神秘的评委成员,陈建功透露,本届评委会由铁凝主席担任主任,他和李存葆副主席担任副主任,胡平担任评委兼办公室主任,除这四人由作协书记处确立外,其他19位评委都是从评委库中抽取产生的,抽取的过程是在作家协会纪检监察小组的监督下进行的,这样组成了由23人组成的评奖委员会参与的终评工作。
本届评委库一共有47个人,陈建功介绍,“在评委库的设置中,我们要照顾到评委的年龄结构,还要考虑知名度、在文学界的地位等因素。”本届评委会委员规定评委年龄在70岁以下,保证评委对作品有足够的阅读。陈建功透露,年轻化不是绝对的,“我们完全看评论家在评论界的地位和他对文学的理解。甚至如果某天网络文学也达到了这样的水准,我们也希望吸入一些更年轻的评论家,包括网络文学评论家”。
(实习编辑:马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