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视频直播,助推作家“出圈”

2020-08-08 09:28:56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王峰

   
“不是在直播,就是走在去直播的路上。”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直播带货成为行业新风口,越来越多的作家也开始从幕后走到镜头前,在云端进行阅读分享和图书带货。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不是在直播,就是走在去直播的路上。”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直播带货成为行业新风口,越来越多的作家也开始从幕后走到镜头前,在云端进行阅读分享和图书带货。写作是一项孤独的事业,在这样一个“万物皆可直播”的时代,作家能否成功“出圈”?直播效果究竟如何?对图书销售有多少促动?一直被人视为讷于表达的他们,是否该拿出自己的“短板”,拥抱直播新技术?


  南京作家视频直播表现不俗


  作家直播中的奋然发力者,如雨后春笋,并流下很多经典案例:评论家王干在直播中卖出1200多本《中国当代文学选本》;祝勇的《故宫六百年》新书云发布,直播中以128元的定价销售,没有折扣,卖出了200本……


  直播界的南京作家表现也非常骄人。作为出版界较早“吃螃蟹”的一位作家,黄蓓佳早在2017年就做过直播,为大家讲解自己的作品《童眸》。在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云说少年时代·名家讲堂”系列课程中,黄蓓佳的“困境之中的成长”直播课 ,更是收获了二十多万的观看量。不久前,作为儿童文学“顶级流量”的她又做客京东直播,做了一场“奔跑吧,孩子们”的主题直播,并为自己的新书《奔跑的岱二牛》“带货”。为了这场直播,不擅言辞的黄蓓佳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准备了1万多字的文字稿。她开玩笑称,“总得有点干货,不能像李佳琦那样,只需轻松举起自己的书,声嘶力竭地喊:买它买它买它!”


  为了给妈妈的新书《秋园》助阵,南京作家章红不久前也进行了一场线上直播。20多年前,章红的妈妈来南京帮女儿带孩子,在西康新村的一间厨房里,老人家开始写小说。20多年后,章红妈妈80岁了,她所讲述“妈妈和我”的故事得以出版,并在全国引发广泛关注。


  章红是《秋园》这本书的统稿,为了这场一个小时的直播,从没做过直播的她认真准备了讲稿,结果反响非常之好,出版方对直播效果也非常满意。章红透露,那次直播售出80本书。业内人士介绍,这个销量在同类书的直播中算“成绩相当不错。”


  精神内涵有助拓展直播话题


  作家直播,尽管诸如麦家、莫言等大腕也都收获了不小的“流量”,并已成功“出圈”,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作家直播带货,在销售额上仍无法比肩一些流量网红。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随着娱乐活动的多样化发展,图书从一部分人的日常生活中被剥离,读者群体和直播观众的群体重合度不高。正如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营销编辑孙衍所说,“网络视频和淘宝一样是冲动消费,书不属于冲动消费的范畴。”另一方面,在《青春》杂志执行主编李樯看来,专业主播带货有一套成熟的营销模式,背后得有非常大的成本投入。


  基于此,图书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最根本的基石还是作家所赋予的精神内涵,这在直播中将大大拓展话题的延展性。在《奔跑的岱二牛》中,黄蓓佳描绘了一幅丰富而真实的新农村图画,其中有返乡创业的农民,有正在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和农家乐,也有志愿到乡村从事教育的城市青年……每个话题都让人津津乐道。


  与此同时,在黄蓓佳笔下,从《我要做好孩子》中的金铃,到《漂来的狗儿》中的狗儿,等等,她为什么那么执著于写“不优秀”的孩子?“手臂上有三道杠的就是优秀的吗?还是考上哈佛、耶鲁的才算优秀?”黄蓓佳的反问让人对当下的教育投以更多的反思。


  《秋园》是一部让人引起共情,会不由想起自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作品。故事的主人公秋园是章红的外婆——老人生于1914年,89岁那年因病去世,在时代大浪中,经历了诸多磨难:年幼时缠放小脚;结婚后先是跟随丈夫从洛阳搬到南京;随着抗战爆发,他们回到湖南乡下,自此,贫穷、饥饿和歧视不断侵蚀着这个家庭,五个孩子,仅三个存活;在丈夫去世后,她又带着两个幼子流落湖北,艰难求生……而秋园对读书的执念,最终成就了这个家族四代女性逐渐走向自由与更广阔世界的私人史:章红的妈妈80岁出版了第一本书,且炙手可热;从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章红成为一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而章红的女儿现在在美国高科技公司做软件工程师。


  展现“真实”


  胜过直播“表演”


  直播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空间限制,但如果内容不对味,手机一关,流量就不见了。因此,作家在直播中要将文学和现代人的阅读习惯、生活习惯结合在一起。有业内人士指出,作家是不屑“表演”的,在此过程中,真实成为直播作家们的首选,因为“真实才能消弭人与人之间障碍”;其次才是适度的创意,有时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能让一个直播作家成功“出圈”,收获额外的“流量”。


  黄蓓佳善于用一种幽默的方式来消解生活的各种问题,比如对直播的无奈,因为并不是很愿意为书去做直播,所以她会直言,称自己“辛辛苦苦下了一个蛋,还得自己把蛋打开,蛋黄蛋白拎出来给人看真切。”但一本书的出版,已将她和诸多相关人士捆绑在一起,她能真切地感受到疫情对出版业态的改变,“朋友圈里的作家编辑们,每天总有好几个,不是在直播,就是走在去直播的路上。”


  南京女作家娜彧刚刚参加了一场《“文学四重奏”在南京》的直播活动,直播中的其他三位嘉宾分别是作家鲁敏、译者陆大鹏和南京大学外语学院教师钦文。用娜彧的话说,因为直播安排在一个设计工作室,主办方又准备了好吃的午饭,整个过程她非常放松,畅所欲言,四人在互动中产生了不少思想的火花,这种“原生态”极大程度吸引了场外的观众。


  章红在直播中特意配的一款心形项链,竟然也收获了场外观众的啧啧称赞。这款项链一直被章红看作是自己的吉祥物,“那是女儿送我的。”更难得的是,章红直播时以自己家的书柜为背景,对应章红的讲演内容,观众被她家一墙到顶的书柜和满满的图书惊呆了,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初次进行直播的章红,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后来的沉静自如,也让观众看到一个作家的努力与诚恳。


  努力带货中


  不忘情怀与审美


  尽管有不少人唱衰作家直播,认为相比起一闪而过的线上视频,还是线下活动好,因为线下面对的都是活生生的人,能够看着人的表情和反应进行直接交流。可是,在全民视频时代,作家出镜直播、出版社举办线上发布会,已经成为一种常态。那么,对线上直播的作家,该以何种方式找到自己的位置呢?


  “作家通过线上直播‘出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认为,不同部分的文学有不同的部落、不同的受众、不同的趣味,甚至不同的肢体语言和说话方式。作家要用一颗文学公益心慢慢去培育文学读者,而作家直播,是通过作家的“表演”把视频和直播的观众发展成潜在的文学读者。唯有秉持这样的公益心,才能使直播对作家带货,甚至是“出圈”,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南京评论家、《钟山》副主编何同彬曾为《青春》做了一次抖音直播,那是他到目前为止唯一一次真正参与的在线视频。《钟山》《青春》都是传统文学期刊,在全国都有着非常突出的表现,但是,随着传统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的变化,它们都在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在何同彬看来,其中一个方向就是让文艺大众化,让文学走入普罗大众,真正成为他们喜闻乐见的“节目”、成为文学“广场舞”。“赶热闹也要留得下东西来,哪怕只是努力带货卖书的时候,夹带一点情怀和审美也不错。”何平说。


  (编辑:夏木)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