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诗歌生态,无论是创作、传播都出现了新的样态。”近日,一场名为“云时代:诗人与媒介生态”的直播活动在线上举行,河北省作协副主席、诗人大解,与李少君、霍俊明、金石开、沈苇等全国各地诗人、评论家一起,共同探讨新媒介如何影响并改变了诗歌生态。
近年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发展,降低了诗歌发表和诗歌阅读的“门槛”,越来越多的优秀诗歌和诗人借助新媒体力量进入大众视野。“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诗歌的传播方式、创作主体,更改变了诗人的创作方式。”大解谈道,新媒体的出现降低了诗歌发表的门槛,模糊了普通作者与诗人的界限,诗歌创作主体的无限性,以及个人情感体验的丰富性和审美趣味的多样性,使当代诗歌的发展呈现出多种可能。传播方式的改变,也影响着诗人的创作方式。“比如,我们用微信转发作品时,总是喜欢提出作品中的金句来吸引阅读者的目光。我以前创作时喜欢用朴素、平实的语言,不喜欢刻意使用警句或者看起来闪亮的句子,现在我会保留精彩语句。另一方面,作品越写越短了。现在人们的阅读节奏加快,没有耐心阅读冗长的作品,这就要求写作者在短的篇幅内充分表达情绪,读者才更容易接受。我认为,传播方式与创作方式是共进的。”
新媒体给予诗歌写作充分自由,这也不可避免导致一些写作者滥用这种自由,消解写作难度。“在传统媒介发表作品,需要经过筛选、编辑、审校等多道把关机制,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多是经过大浪淘沙的优秀作品。而新媒体发表的便捷性导致作者写完就急于发表,缺乏沉淀过程,难免产生一些质量不高的作品。另一方面,发表诗歌的园地太多,人们的注意力容易被分散,好作品有时会被淹没。”大解认为,诗歌在受欢迎乃至流行的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来自日常却又高雅的诗意,对诗歌的阅读不能完全置于功利性的目的之上。“我们需要通过自媒体的平台走近诗歌,用诗意滋养更多人的内心;同时,也必须防止那些浮躁、功利、唯粉丝和阅读量为旨归的不良传播心态,营造一个健康的诗歌传播环境,让更多人读到更多好诗。”
“无论借助何种媒介传播,诗歌最基本的情感和美学不会变,诗人的写作才能和创作的优秀文本才是实实在在的,任何虚伪、丑陋、自大与浮躁都将是过眼烟云。诗歌中最精华的一定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判断一首诗的好坏最要紧的是看它的精神高度、情感意义和美学价值,看它是否与人们心灵相通,是否能激起情感共鸣。”大解认为,诗人应该是社会人群中的先知先觉者,应当具有敏锐的发现能力和恰当的表述能力,同时一定要有胸怀天下和社会的责任感。新媒体时代,网络只是工具,决定诗歌写作优劣的还是诗人的内心,诗人要勇于寻求难度和极致之美。
(编辑: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