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反映社会生活,表现心理活动的学科;经济学则是研究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规律的学科。从表面上看,二者似乎并没有多少关联,但若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及日常实践活动中来考察,就不难发现,二者之间其实具有密切联系。在当下的学术研究中,学科的细化及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两种相反相成的发展趋势。无论是文学还是经济学,都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产生了诸如文学人类学、文学地理学、文学社会学、行为经济学、体育经济学、旅游经济学等交叉学科。从历史发展及当下走势来看,文学与经济学也可融合为一门新的“文学经济学”学科。建立文学经济学学科具有充分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拓展解读视角
文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既有特定的作家作品,也有国民经济的文学市场部分,还有联结二者的文艺政策与生产制度等诸多方面。文学经济学的研究能够开拓解读文学作品的新视角,促进文学作品意义增殖,还可在一定程度上为经济学研究提供文献资料。
美国学者伊恩·瓦特在《小说的兴起》中,对小说何以能在18世纪的英国兴起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与分析。他认为,当时英国中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发展壮大推动了小说普及。伊恩·瓦特指出,“在整个十八世纪中,店主、独立的零售商和行政事务机关的雇员的数目以及他们的财产却骤然增多。他们日益提高的富裕程度或许把他们纳入了中产阶级文化的轨道……购买书报的人数的最实际增加或许是他们促成的,而不是总人口中陷于贫困的大多数人”。考察小说在18世纪英国兴起的深层原因,能够发现这与工业革命的发生关系密切,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发展,进而推动了英国文学市场的发育。由此可见,文学作品被读者接受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文学创作的繁荣。在文学经济学视域中分析此类文学现象,可拓展解读作品的视角。
文学作为社会意识的一部分,可视为对社会现实的“浓缩”和反映。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对巴尔扎克的小说给予高度评价: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无比精彩的现实主义历史”,“他汇编了一部完整的法国社会的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诸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虽然文学不能机械地成为社会与时代的“传声筒”和“留声机”,但不可否认的是,文学具有表现与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社会风貌的功能,一些文学作品尤其是那些带有较强纪实性的非虚构叙事作品,可以成为探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宝贵资料。巴尔扎克的小说就是这类作品的典型代表。
尽管许多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可能并没有反映特定时代及地域经济发展的主观动机,但由于经济活动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作家不可避免地会在作品中描写经济状况。这些描写可为经济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同时,这种跨学科研究也使文学作品的意义实现增殖。
更新分析方法
文学经济学具有特定的研究路径与分析方法,就文学作品研究而言,从经济学规律出发有时能得出独到见解。例如,陈建华在《鲁迅〈肥皂〉解读——从商品的角度》一文中,从商品经济角度着手,侧重探讨鲁迅作品中的现代物质文明、女性、城市生活等话题,剖析鲁迅对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人性的思考,得出有别于之前许多研究者的结论,显示出较为独特的学术眼光。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文学活动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个要素组成。这四个要素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它们围绕作品这个中心形成一个有机的动态系统。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把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概括为社会再生产过程。马克思认为,社会再生产就是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它是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在文学活动及经济活动的要素中,我们能找出二者的交汇点,从而为建立文学经济学学科提供依据。例如,在文学活动中,读者对作品的接受过程,就牵涉作品的出版、发行、传播等环节,从而与经济活动中的生产、交换、消费产生联系。由此,作品和读者也成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
反过来看,经济活动中的生产、交换、消费等要素也影响着文学活动,对作家创作及读者阅读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法国学者罗贝尔·埃斯卡皮在《文学社会学》中指出:“文学产品是多种社会、经济和文化过滤器对那些由作家推动而进入写作阶段的设想进行一系列筛选的结果。如果该设想在没有实施之前遭到出版商的拒绝,那它就会流产……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里,出版商对所有书籍都实行一种经济挑选的总标准。”在西方诸多经济学理论中,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影响深远。他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根源于经济诱因,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因此,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出版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符合出版商要求的文学作品才能更好地流通。同时,这一现象也从反面提醒我们,文学作品的流通不能仅由经济因素决定,否则会对文学创作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因此,文学经济学研究为全面考察文学与经济活动的关系提供了新的途径。
转变研究范式
进入工业社会以后,文学发展受经济影响加深。德国学者西奥多·阿多诺在其《启蒙辩证法》中提出了“文化工业”概念。虽然阿多诺主要用这一概念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及标准化现象,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文学发展市场化的趋势。就当下中国文学市场的发展而言,文学参与经济活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作家作品的出版发行、作家作品的影视改编及基于文学创作的旅游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学异军突起,文学类图书的销售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火爆局面。“80后”网络小说家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在一年内销售了近400万册。由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收益同样非常可观。近几年的热播影视剧,几乎均是从文学作品改编而来,并产生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收益。例如,根据刘慈欣同名科幻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票房收入高达46亿元。此外,文学对旅游经济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一些著名作家生活过及经典作品提及的地方,如杜甫草堂、苏堤、滕王阁等,每年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参观游览。
建立文学经济学的初衷主要是促进文学的繁荣,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时代文学与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社会文化语境也促使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考虑市场需求。文学经济学学科的建立,除了对文学、文化、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外,还能够带动相关学科研究范式的转变。文学经济学并非将文学与经济学两个学科简单相加,这一学科的建立意味着将文学艺术与社会语境相结合,将文学文本与外部社会相联结,从而深化对文学创作、流通、接受和社会影响的研究。
需要说明的是,学界已有不少探讨文学与经济学关系的研究成果,但并没有从学科建设层面讨论建立文学经济学学科的可行性。我们认为,文学的发展需要保持自身的独特性,但外部因素,特别是经济对文学的影响不一定就是消极负面的。而从理论探讨和文学实践等方面着手,推进文学经济学研究,不仅能开创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也可使我们对文学活动的理解更为丰富和立体。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文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编辑: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