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聂茂:奔跑的姿势离目标最近

2019-06-29 08:42:41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薇 吴映秋 

   
走进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只见处处繁花,满眼绿意。

201906280909162437.jpg


  走进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只见处处繁花,满眼绿意。


  被绿树和繁花簇拥着的这栋办公楼,是聂茂工作的地方。十余年来,他的生活只有两点:学校和家。每天,他都往返于这两点之间,从容不迫,少有例外。外面的诱惑、喧嚣和纷扰,都被他最大限度地从自己的生活中清除出去,他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爱与责任的坚持


  眼前,摞得高高的这套“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丛书,还散发着油墨的清香。《人民文学:道路选择与价值承载》《家国情怀:个人言说与集体记忆》《民族作家:文化认同与生命寻根》《湘军点将:世界视野与湖湘气派》《政治叙事:灵魂拷问与精神重建》《70后写作:意境闳阔与韵味悠长》《诗性解蔽:此岸烛照与彼岸原乡》,足足7卷本文集,组成了聂茂的这项宏大工程,有谁知道,这300余万字的作品里浸润着他多少汗水、心血和智慧!


  十余年来, 聂茂除了正常的教学,绝大部分时间都义无反顾地坚守在书堆和自己的陋室里,查找,阅读,整理,写作。正如他自己所言:“我像一个着了魔的人,强迫自己以一当十地往前走。肩膀痛,脑袋胀,眼睛涩,腰椎突出,都不能阻止我昂首挺进的步伐。”


  聂茂说,他的人生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孩子,跳出农门,成为一间乡村医院的检验师,吃上了“皇粮”;怀着对文学的无比向往,毅然辞掉工作,热情而鲁莽地到北京、上海等地求学、漂泊,成为一名研习唐宋诗词的年轻学子;在“铁肩担道义”的现实力量感召下,排除众多诱惑和其他选择,成为省城主流媒体的编辑、记者;在新闻战线上崭露头角、文学创作渐入佳境时,却又放弃了好不容易争来的一切,操着浓重的乡音,奔赴新西兰求学、攻读博士,并获得全额奖学金,成为该校自建校以来首位在人文社会科学院获此殊荣的亚洲学生;顺利取得学位后,他毫不犹豫选择返回祖国,手执教鞭,供职于中南大学,由讲师破格晋升为教授,成为学科带头人……


  意想不到的事情继续在聂茂身上发生。2016年,他拿着已经写好的5部专著文稿找到中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科朝时,周科朝非常吃惊。他没想到平日里沉默少言的聂茂居然独自一人干了这样一件大事。聂茂说:“这十多年来,我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专注文学湘军的创新发展研究。如今,我已完成了5本书,希望能得到学校的支持。”周科朝感慨万分说:“不少老师都跟我讲过他们的各种科研设想、课题计划、创新思路,但很可惜,最终他们都没有拿出成果给我看。你虽没有跟我说过你的计划,但是你的研究成果都已经出来了。”


  如今,他的这套7卷本“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书系已付梓,社会反响强烈。已故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小说学会会长雷达曾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书系是作者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特别是对新时代文学和文学湘军研究10余年的集中奉献,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特别是对湖南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笔耕不辍写“文学湘军”


  “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丛书的出版,在湖南文学界引发广泛关注。


  3月末,由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作家研究中心主办的“聂茂‘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书系’研讨会”在长沙举行,与会专家对该书系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书系站在全球化语境下,以中国经验和中华诗学的艺术立场,对传统文化视域、湖湘文化视域下的文学湘军进行总结,成为该领域研究的代表性著作,为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资源。


  湖南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传统和深厚历史根基的文学大省。改革开放后,湖南作家在全国性文学大奖中获奖连连,湖南文学进入黄金时代。然而20世纪90年代,湖南文学进入一个沉静期。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之初、改革开放之初,湖南的长、中、短篇小说会接连斩获全国性大奖,崛起的文学湘军为中国文坛所瞩目?为什么文学湘军的历史题材、民族题材和官场小说创作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为什么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的10多年时间里,除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获大奖外,湖南作家的作品竟无一篇获全国性大奖?文学湘军究竟怎么了?对上述问题的爬梳、厘清与回答,正是聂茂的“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书系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书写初衷。


  在这套书系中,不仅收录了聂茂与唐浩明、王跃文、阎真等多位湖南知名作家的对话和作品解析,也研究了不少名不见经传的作家作品。聂茂说:“我希望通过该书搭建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写这些默默耕耘的作家,也是希望能激励他们今后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雷达曾评价称:20世纪80年代初期文学湘军的辉煌是中国新时代文学辉煌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包括聂茂在内的文学湘军的生活、经验、故事就是中国生活、中国经验、中国故事的缩影。文学评论工作者应深入研究这些有筋骨、有血肉、有温度的作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聂茂正是抓住时机顺势而为,聚焦“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这个宏大课题,孜孜不倦奋斗十余年,终于修成了“正果”。


  深入才能触摸真正的人生


  聂茂却说,对这套丛书他本人认为还有很多遗憾。


  “因时间、精力问题,还有很多文学湘军的重要成员没有来得及写进这套书中;也因我个人喜好偏爱,有些作家篇幅占据较长……这套丛书只是我作为一个作家和文学评论工作者的创作,我并没有野心和企图将这套丛书做成湖南的文学史,真正要做湖南文学史,那确实需要一个专业的团队来通力协作。”


  聂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进行文学创作,获得过包括湖南省青年文学奖在内的大奖,是名副其实的文学湘军成员。因为热爱,也因为熟悉,聂茂进行了“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这个宏大课题的研究,希望以“中国经验”为轴心,全面立体、真实客观地对新时期以来的湖南作家及其作品进行归纳、梳理、分析与整合,形成较为系统、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完善又详细的“湖南作家创作图库”或“文学湘军精神谱系”。回首自己的学术生涯,聂茂坦言,感觉自己似乎一直行走在边缘甚至是荆棘丛中,没有鲜花和掌声,唯有自己给自己鼓劲,其间酸甜苦辣,冷暖自知。


  “十多年前,‘中国经验’这个话题并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普遍关注。有关‘文学湘军’的研究,系统性和整合性、深度和广度都远远不够,把‘中国经验’和‘文学湘军’关联起来做全方位考察和研究的更是少之又少。我就像一个苦行僧,手持油灯,怀揣自己的心跳,倾听文字敲打的声音,不计后果,默然前行。”


  尽管艰苦,聂茂依然充满创作的激情,他透露,手头丰富的题材足够他继续再写7部书。聂茂说:“是持续不断的写作向我提供了人生的丰富、深邃、充盈、真实。只有深入这一切,才能触摸真正的人生,探究命运的真谛。”


  奔跑的姿势离目标最近。


  (编辑:夏木)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