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飞行与阅读

2019-04-02 17:34:05来源:    作者:钟芳玲

   

《陪我走一段》- 立体封.png
摘自《陪我走一段》

作者:余光中 痖弦 蒋勋 等  张曼娟主编

类别:文学·散文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上市时间:2019年3月第1版

定价:48.00元


  多年前搭飞机,无论是长程的国际或短程的国内航班,总是不必担心太过无聊,飞机上除了不少报纸外,一些分隔墙上还设置了专区,插放着不少当期的杂志。我曾经做过调查,发现某家航空公司的杂志最丰富,因此后来搭机总是以此公司为首选。我平常阅读以书为主,杂志多半是在图书馆或报摊浏览,除非有特别感兴趣的一些文章或报道,才会订购或买来收藏。虽然我每次搭飞机都会随身带本书,但机上的诸多杂志总是让我目不暇接,因为这种阅读往往让我有种打野食的快感,这就像经年讲究健康饮食的人,偶尔也会渴望一些垃圾食品,像是到速食店大吃汉堡与薯条、猛灌可乐。


  但近几年来,我发现机舱内的杂志与报纸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少了,一些短程的航班,甚至完全停止提供,只剩航空公司自行印制的宣传性舱内杂志与免税商品目录,几分钟就可以翻完。至于长程的航班,一些休闲娱乐性的杂志也逐渐减少。


  去年十一月我由美国搭乘国际知名的客机到中国大陆,忙乱中我把原本预计要随身携带阅读的一册平装本小说塞到了托运的行李中,懊恼之余,立刻自我安慰,心想飞机上好歹有些《Time》《Newsweek》这类新闻周刊能打发时间,谁知一上飞机,看到所有的杂志柜全是空的,空服人员向我解释,除了头等舱,其他舱已经好一阵子都不提供杂志了。由于油价不断上涨,为了节省成本又不过度提升票价,航空公司持续紧缩服务并设下许多严苛规定,例如行李限制由32千克变成23千克,凡超重者一律罚以重金,以前免费的红白酒现在都得花钱,听说还有航空公司动脑筋要乘客每次上厕所都得付费,杂志被取消似乎也不稀奇了。


  我是无法在机上入眠的人,看来十三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得全耗在飞机上仅有的四五部电影与十来个音乐频道上了,偏偏这些影音的选择不够多,若非不合自己的口味就是已经看过,那趟飞行真是痛苦至极。


  两星期返程时,我已经确保随身携带几本书,谁知飞机刚起飞不久,空服员就广播,约十几排座位顶上的阅读灯故障,而我的座位恰巧就是其中之一,唉,这趟行程又毁了。


  不到两个月我再从美国搭另一个航空公司的飞机到香港,这一回我带了两本书,买了三本杂志,座位的照明灯也正常,但是问题来了,我发现这飞机上不仅没有任何杂志,而且固定在前排座椅后、插放报章杂志书籍的置物袋居然连个弹性松紧带都没有,单是要抽出放在里面的宣传目录都很困难,更别说要塞进多余的东西,我所带上飞机的一堆读物自然无处可放,狼狈之余,只能把它们都垫在脚下。


  所幸这家航空公司不仅在每个人座位前设置了荧幕,而且按他们的说法,还提供了“源源不绝”的机上娱乐,号称包括了一百部电影、三百五十个电视节目、八百八十八张音乐专辑、二十二个音乐频道和七十多个电视游戏,这大概是我见过提供最多频道与节目的班机了,即便挑剔如我者,也很难不在其中找到几部能观赏的影片。机舱上的设计,很清楚地宣告了纸本书与杂志是不受重视的。不可否认,纸本的管理与维护不如提供电子节目般容易,一般人要挤在飞机上阅读书籍或报章杂志确实也很不方便,除非你富有到能搭价格高昂的头等舱,否则一般空间都小得可怜,翻阅报纸要小心翼翼,以免碰撞到隔邻,尤其是夜间阅读得使用顶上的高瓦数照明灯,想要入睡的一旁乘客又成了受难者。


  我是个习惯大量阅读的人,但是这几年我发现所有的设施都对纸本书不友善,迫使对纸本书原本专情的我,也不得不认真考虑要买个电子书阅读器,下载一些电子书与电子杂志,以便搭机或旅行时阅读。以亚马逊推出的第二代Kindle而言,薄薄不到一厘米、仅二百八十九克重,却能够容纳一千五百本书,还可以连续阅读好几天不需充电,碰到不认识的单字,还可以立即查字典、听发音,这玩意实在很诱人。


  当我半年前和任职于旧金山公共图书馆的老友艾沙·丕维提到打算购买电子书阅读器这个念头时,他斜着眼对我轻吼:“traitor!(叛徒)”艾沙是图书馆“书籍艺术与特藏区”(Book Arts & Special Collections)的馆员,专门捍卫绝版的珍本书,对印刷、对纸质、对字形、对装帧都讲究得很,他是那种退休后想要买台手动印刷机玩玩的传统老派人,他对电子书的反应可想而知。


  我一直到现在还没去订购Amazon Kindle或它的死对头Sony Reader,一方面我还在等着它们继续降价,等着它们从现有的灰阶变彩色,等着说不定哪天有个喜欢我的人买了其中之一当礼物送我;再方面,我想要慢慢延缓进入另一个阶段,对于我这个阅读的女人,那将是另一个人生的分水岭;我也需要时间想想,电子书的发展对我心爱的实体书店会造成什么样的冲击?但我隐约知道,购买电子阅读器不过是时间的问题,它迟早会和手机、钱包、口红、钥匙圈,统统一起挤在我的手提袋里。


  当那天来临时,你也许要问我,是否就此抛弃纸本书?是否纸本书就会从地球上消失?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你想想,谁会天天搭飞机呢?此外,我固然讨厌旅行时提着沉重的书袋、无法忍(承)受上万本书挤在我空间不大的书房,但若没个几百、几千册书,“书房”还算书房吗?而且实体书永远是我眼中最好的装饰品,我到一般书店里看到内在美(写得好)与外在美(制作得好)兼具的书,依然无法克制冲动把它带回家。特别是在我迷恋的古书店,若碰到装帧精美、有掌故、限量编号又有作者签名的绝版书,更是如同着了魔般。


  我永远忘不了千禧年二月十八日在北加州深山圣璜岭(San Juan Ridge)的一个偏僻酒馆,与曾荣获普利策文学奖的诗人盖瑞·施耐德(Gary Snyder)访谈和互换作品的场景。开心收下我致送的冻顶乌龙茶与拙著后,已经半隐居的施耐德慷慨回赠我一册限量一百二十六本的《唐诗十六首》的私印影本,还让出自己手里最后一本中译诗文选《山即是心》,并在书名页上留下了时间、地点与两人的名字。每每翻到他给我的书、看到他的题赠,就忆起当时的幸运与欢愉。若是我们的作品都成了电子书,没有纸本交换,那一天的会晤想必会大大失色,更不会在我脑中如此清晰。


  纸本书不仅仅是承载内容与讯息,它的自身往往就是一项具有审美功能的物件,它的独特经历也可能对某些人有特殊的意义与价值。即便“书”的定义随着时间与科技而演进,但纸本书终究不死,终究在爱书人的心中与屋中占有一席之地。


  (编辑:李思)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