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百万畅销书作家林特特新书上市——《练达:如何成为社交高手》

2019-04-01 14:28:39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你我,你我的身边,有好多人世事洞明,却做不到人情练达,最终,让自己的生活圈子越来越小,安逸其中不是不好,但是,自己好多事情却败在了这,山穷水尽,求告无门。

立封-wps图片_副本.jpg

  

  书名:《练达:如何成为社交高手》


  作者:林特特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定价:49.80


  分类:管理励志


  当当:http://product.dangdang.com/26920090.html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你我,你我的身边,有好多人世事洞明,却做不到人情练达,最终,让自己的生活圈子越来越小,安逸其中不是不好,但是,自己好多事情却败在了这,山穷水尽,求告无门。


  练达,阅历丰富,通晓人情事故。


  但是,这些显然不太容易做到。


  畅销书作家林特特四月份的新书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这本书名叫《练达:如何成为社交高手》。罗辑思维的罗振宇(罗胖)对这本书的评价是:管理好自己,就是搞定别人最好的方法。这个评论,让人怦然心动,是的,这本书的内容是用林特特丰富的阅历,让你通晓人情世故,搞定周围一切有关人的麻烦事。


  为什么由林特特来讲这个话题呢,林特特是畅销书作家,她的代表作畅销超过百万册,很多女性读者对她大力支持。


  她并不是专职作家,而是一名职业女性,从事出版工作十几年,获过国家级奖项。两年前离开体制,自己创业,创办文化公司,也拿过千万投资,但仍坚持写作,出版新书。


  她是一个五岁男孩的母亲,陪伴他是她最重要的人生任务。她还在中戏读了一个编剧课程。


  她很忙,与人打交道的时间宝贵,且必须能够做到有效。


  她每天都要面对工作、家庭、爱好、自我的平衡。但是她做的很棒,因为每天都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顾全每个角色的过程中,她的实践心得形成了方法论。


  过去几年,她又先后在中石化、百合网、读者集团、龙湖地产等大型企业做过自我管理培训同时,在全国三十多个城市,线上、线下做过上百场讲座。


  她的方法论被众多的男性和女性朋友运用到了自己的生活中,给出了无数的正面反馈。


  在这种情况下,她将这些方法论形成了一个可以实施的计划,用于很多人,也可以用于您。


  那这堂课具体讲什么?


  1、把握分寸


  面对陌生人如何破冰?生活琐事如何应对?如何让不喜欢的人远离你?


  又如何在保持自我的前提下,成为一个有温度的人,享受与别人的交往,高效愉快地生活?


  2、抓住重点


  人际关系也要学会划重点。


  如何分层维护,恰到好处地回应?要掌握哪些分寸感?


  3、掌握主动


  一个成熟、独立的人,如何在人际交往中有意识尽可能地掌握主动权?


  什么时候该拒绝,什么时候该周到?


  4、扬长避短


  面子薄、胆子小、圈子窄、害怕说“不”、害怕被说“不”。


  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呢。


  通过学习《练达:如何成为社交高手》,让你的生活清明有序。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工作、生活中进退自如。

  自序


  你好,我是林特特,欢迎来到我的女性社交管理课。


  我常常听到很多女性朋友的抱怨——


  到了新单位,怎么迅速让同事中午吃饭的时候带上我?


  怎么和男同事走得近,协作好,又不会招来非分之想?


  男人喝酒吹牛的饭局,其实我不爱参加,可人家会不会觉得我不随和?


  我一见生人就紧张,还是跟熟人在一起更自在,圈子总是打不开。


  又是工作又是孩子又是家务,我的朋友越来越少。


  为什么别的家长总是跟老师有得聊,除了学习,我想不出,还能说啥?


  这些困扰,都是你的社交问题,也许我这门女性社交管理课,能够帮到你。说句玩笑话,这门课并不是教你怎么成为交际花。女性担负着复杂而多样的社会角色,社交管理,是自我管理的重要一步,尤其对女性而言,它是对你人生角色的管理和分配。


  开讲之前,先来做个自我介绍。


  我是林特特。这个名字被很多人知道,是因为写作,我的代表作《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畅销超过百万册。这也离不开很多女性读者的支持。


  但我并不是专职作家,而是一名职业女性,从事出版工作十几年,获过国家级奖项。


  我还挺不安分,这两年离开体制,自己创业,创办文化公司,也拿过千万投资。


  我还是一个五岁男孩的母亲,陪伴他,是现阶段我最重要的人生任务。


  最近我还刚刚跑去中戏读了一个编剧课程。


  你看,我和你一样。每天都要面对——工作、家庭、爱好、自我,如何平衡?


  我还有点小贪心,我什么都不想落下,什么都想做好,因此,我致力于强化自我管理。


  我24小时掰成48小时,在每天都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千方百计让每个角色都顾全的过程中,我的实践心得形成了方法论,过去几年,先后在中石化、百合网、读者集团、龙湖地产等大型企业做过自我管理培训。同时,在全国三十多个城市,线上、线下做过上百场讲座。


  在交流中,在来信、来电的咨询中,我发现,女性占比更高。而在众多自我管理方向中,社交是最受关注的,也是最适合成为个人生活突破口的。


  女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要应对的主要矛盾不同,社交的重点也不一样。


  年轻的时候,我们要做加法,多看世界,多见不同的人。有了家庭和孩子以后,一方面要做减法,一方面要提高效率。


  但无论哪个阶段,都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这种丰富,加和减,都应是有意识的、自觉的、主动的。


  我这门课的目的:


  首先:帮助你更轻松地面对人际交往,既解放自己,又让爱的人接收到我们爱的讯息。在保持自我的前提下,成为一个有温度的人,享受爱,也付出爱。


  其次:想要提高效率,就要学会分层维护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也要画重点。


  有的人因为性格,因为和你的亲密关系度,你需要每天对他嘘寒问暖。有的人,只需隔三岔五问候一下。还有的人,经年不见,关键时刻向你求助,你及时反应即可。更多的人,你见着了,寒暄下,在朋友圈,时不时点个赞,就算完成了社交礼仪。


  如何分层,如何恰到好处的回应、维护,这种分寸感的培养是我这门课要完成的任务。


  再次:教你掌握社交主动权。


  一个成熟、独立的人,哪怕在职场、家庭的被动、被安排的交往中,也会有意识地尽可能掌握主动权,最终获得对人生的控制权。


  最后:扬长避短,游刃有余。


  虽然女性大多面子薄、胆子小、圈子窄、害怕说“不”、害怕被说“不”。但女性普遍也有同理心好、沟通能力强、耐心亲和的优势。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完全有能力发展新关系,维护旧关系。


  基于以上四层目的,关于女性的社交管理,我会分成七课跟你分享。


  第一课,社交管理总论:了解社交管理的框架并学会基础运用。我会带你认识三个重要数字,它们构成你社交管理的基本认知框架,是掌握社交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二课,人际圈管理:明确你想要交往的人群,并且有技巧地建立关系。我会教你从梳理社交圈开始,将固定来往的社交对象,分类、分层,按类别、层级付诸行动。如何行动,我把自己多年实践的五个心法分享给你。


  第三课,社交形象管理:明确并塑造你的社交形象。


  公之于众的一切,都是营销,公之于众的总和是你的社交形象。


  明确你的社交主形象,让它服务于你的人生目标。


  同时,网络时代,要将网络作为你的社交管理的重镇,从网名、头像、公共空间更新管理起。


  第四课,陌生人的社交管理:如何跟陌生人交往。


  没有陌生人,就不能达成更新社交圈,帮自己不断上升的目的。这一课我们来探讨如何和陌生人交往?我会从三个方面讨论:和陌生人聊什么?怎么跟陌生人聊天最有效率?以及如何甄别陌生人的信用?


  第五课,饭局管理:如何利用饭局达成自己的目标。


  这一课中,我们具体研究,一个人怎样为无效的饭局做减法,压缩应酬式社交对正常生活的影响?如何在被动饭局中,取得主动权?什么时候又该有意识地去主动组织饭局,达到自己的社交目的?


  第六课,礼物管理:怎么运用礼物让你的社交更顺遂。


  如果说,前面五课是基础课,从第六课开始,我们就要晋级了。女性特有的细心和同理心,选对礼物,送对时机,得体的礼物就是你的社交利器。


  第七课,建立专家顾问团,日常生活更有秩序。


  我们善于采集和收集的基因,可是数万年进化中巩固下来的。发挥这个优势,你的生活就更有秩序。和衣食住行有关的事儿,如何通过借鉴、体验、收藏,形成固定个人供应商,生活自然方便、快捷,高性价比。


  同时,让专业人士成为你的朋友,维持关系,你人生的重大问题就有可咨询、求助的对象。这一课中,我也将送给你一个彩蛋,社交生活中最重磅的礼物。


  好了,让我们开始一段新的旅程吧——通过学习,让你的生活清明有序,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通过智慧,通过管理,不迁就、不将就,有自我,有好朋友,也有好口碑。

  
  买单记


  过完年,韩梅梅开始带实习生了。实习生姓伍,单名一个星字,外号“角妹”,因为“五角星”嘛!


  小姑娘勤奋、乖巧,生怕出错,见谁都喊老师,领导交代的任务一定完成,不但完成,还喜欢诚惶诚恐地再去求证,“您说我做得对吗?”“您说我下次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进步?”


  都打职场新人过来,同事们都理解角妹的小心翼翼。角妹也尽最大努力融入新环境,无论是公,还是私的饭局、沙龙、聚会,只要她知道,只要礼貌地告诉她一声,她都会去,哪怕心里不愿意。


  她的不愿意是如何被看出来的呢?


  业务饭局,她可去可不去,但是去了,去了也不停看手机。韩梅梅不好直接提醒她精神在线,而是点了她一下,“小伍,你等电话?”


  角妹放下手机,怪不好意思地说:“噢,不不不,韩老师,我看几点了,我住得很远,要和人拼车,怕待会儿拼车的人不等我。”


  “那你可以早说啊,今天的饭局,你也可以不参加的。”韩梅梅悄悄对角妹说。


  “那不好吧,领导会生气的。”角妹强迫症似的又拿起手机,想起什么,赶紧又放下,拿起、放下,放下、拿起,韩梅梅看她如坐针毡的样子,都为她着急。


  再说同事聚会吧。


  王玲玲过生日,张莎莎和方乐乐结婚,曾丽丽履新做韩梅梅他们的直属领导,请大家吃的第一顿饭,韩梅梅新房的暖房活动,等等。确实通知了角妹,但主角不是她,配角也不能算有她,她顶多算电影中一滚而过的演职员名单中的一员,可她都勉为其难地参加了。勉为其难表现在时间上,她一定要早走,因为住得远;表现在态度上,一定有心不在焉的表情浮现在脸上,被人提醒,马上如弹簧般惊起,连声道歉,“噢,对不起,对不起!”


  最可气的是唱歌,人人都在唱,不乏麦霸,但角妹就愿意当壁花,问她,她面露难色,“我从小就不唱歌的。”


  几次之后,老同事们不禁窃窃私语,“角妹这样跟坐牢似的,和我们一起吃饭、组局,何必呢?何苦呢?”甚至有人说,“角妹功利心太强了吧,明显不喜欢我们,为了能实习后留下来,仍在敷衍我们。”


  对角妹意见的集中爆发,发生在买单事件时。那是角妹三个月实习工资结算之后,她请办公室所有领导和同事的客。


  菜不错,环境不错。


  除了曾丽丽每周二和周四一定要送女儿去上舞蹈课,不能来,大家都在,聊得很开心,也很放松。


  角妹话是这么说的:“各位老师,我来了三个月,特别感谢大家对我的照顾。”


  话说的没问题吧!下面这句,大家就僵住了。


  角妹继续,“三个月来,参加了各位老师组织的各种局,我一个学生,没多少钱,一直想回请,今天终于发工资了,感觉可以还人情债了。我住得远,要拼车,拼车的人待会儿不等我了,你们好好吃,我先走了,我已经买过单了。”


  “这是还人情债吗?这就是还债啊!”王玲玲率先不高兴。


  “我缺一口饭吗?”张莎莎冷笑一声。


  “这个小姑娘啊……”绰号“孙大叔”的一位男同事摇摇头。


  “没想到她比我刚上班时还笨。”连好脾气的李琪琪都生气了。


  第二天,韩梅梅给角妹写实习总结。总结中,她夸角妹,勤奋、执行力强、本分,但实习的结果是,本部门不考虑留用,推荐别的部门考察。


  角妹情绪激动地找韩梅梅理论,韩梅梅拿昨晚的买单为例,“你不适合市场部,这种以和人打交道为主要内容的工作。”


  “我怎么了?我不是主动买单了吗?我知道你来我往,我一拿到工资就请大家吃饭了啊!”


  “是的。可是,你花了钱,付出精力,包括点菜我也看出了你的用心,但你照顾到别人的心情了吗?你出席的饭局,人人都看出你的不乐意,你组织的饭局,你最先走,还撂下那样的话,不是花了钱就等于完成任务了。你忘记了这件事的初衷和目的,几乎是最失败的参与和组织者。”韩梅梅不忍心地点破。

  如何管理社交形象


  1、明确你的社交主形象


  首先,明确你的社交主形象。即你最想示人的那部分是什么?一个人可以有许多面,


  不同的人生角色。你是温柔的母亲,你是严肃的上司,你是活泼的朋友,你是幽默的


  段子手。但,你最希望别人眼中的你是什么样的?为你贴的标签是什么?


  它就是你的社交主形象。


  为自己画个像,合乎你年龄、身份,最理想的像。用形容词+名词的方式,定义自己。


  我是活泼的/外向的/羞涩的/内向的/严肃的/矜持的/乖巧的/嚣张的……


  具有女学生气质的/中性范儿的/知性的/职业干练的/时髦的/朴素的……


  万人迷/男人婆/名媛/辣妈/小公主/小妖精/淑女/熟女/知心姐姐/女强人/生活家……


  你也可以加上职业,医生/律师/全职妈妈/作家/演员/职员……


  等等。


  2、让社交主形象服务于你的人生目标


  我们习惯将艺术作品类型化,方便观众、读者、消费者理解、传播、发行。


  星座是将人类型化,方便信它的人对号入座,渐渐真的拥有对应星座的一些特质。


  我们刚才画的像,其实就是为自己找一个类型。类型化,让别人更容易记住你,清楚你那些无须用语言解释的潜在表达。你也能找准自己的基调,大部分的衣着为它置办,言行举止服从它,公之于众的情绪、细节为它服务。


  这类型不应是你排斥的,违心去扮演的,应是你无限逼近,最想成为,慢慢就成为的那个人。


  它可能是你的人生目标,也可能是你阶段性目标实现的必需。


  以之前大热的电视剧《欢乐颂》为例。


  刘涛饰演的安迪,是严肃的、职业干练的女强人。她的形象与她在职场想服众,在生活中,想用盔甲将自己保护有关。


  蒋欣饰演的樊胜美,则是外向的、时髦的熟女。她的形象与她恨嫁有关,与资深HR的职业相符。


  众所周知的一位大牌女星,生育后,将微博介绍改为“某某妈妈”,某某是她的女儿。


  明星+妈妈,是她选择的新标签、社交主形象。她大打亲情牌,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越来越接地气,迎来事业的第二春。


  你想成为什么人?


  你近期想达到什么目的?


  你哪种样子最美丽,最不失礼?


  取它们的交集。再根据不同场合,做加减。


  3、不同场合,根据角色对社交主形象进行加减


  具体社交场合,你要明白三件事,再以自己的社交主形象为基础,进行加减。


  第一,明确你的角色。


  第二,明确合乎该角色的衣着、语言、行动。


  第三,越放松时越应该警惕,明确该注意的细节。


  戏剧学院上表演课,老师会告诉每个学生,演员上场前必须思考:我出场的目的是什么?表演任务是什么?


  你也是,去每个场合都要问自己一遍,我今天的出场目的和任务是什么?是主角还是配角?生旦净末丑,今天扮谁?角色特征呢?


  比如,你是活泼、时髦的职场新人。


  你周末下午要参加一个非正式的工作茶局。出门前,你要花半小时想一下:穿什么?今天哪些人可能出席?需要你做什么?保持沉默呢?还是镇住全场?去怎么去?回怎么回?


  今天,你不是主角,主角是你的领导及对方同等身份的人。你要带耳朵去听,轮不到你镇住全场,但你也不能走神。


  你的角色是捧哏。你要接住领导的话,事前要想到他也许要谈的事儿,要说的数据,得提前预习、准备。


  你还是丫鬟。你势必要照顾、保障、伺候比你年长、级别高的领导。


  那么,进茶馆前,你就要有意识地观察,卫生间在哪里,安全通道在哪里,待会儿有人提出这样的要求,你可以一步指到位,这细节会体现你的细心、敬业。


  你继续保持你活泼、时髦的社交主形象,但要加些庄重,对荧光闪闪的眼影、吊带、热裤说不,可以选择颜色不太沉闷的衬衫、长裙、西装等。


  你的活泼表现在机警、全程精神在线上,别插话,也最好别碰手机。哪怕他们在说和你无关,你也听不懂的事儿。

  特特说饭否?


  中国人是真爱吃饭。所以《舌尖上的中国》大热,各式类似的节目在高铁、飞机上循环播放,观众们仍津津有味,百看不厌。


  中国人也爱在饭局上说事儿。沟通感情、谈业务、拉近关系,仿佛酒杯一端,包厢门一关,什么都好说;米饭一添,筷子在本是同根生的菜里一夹,无形间,就是一家人,真的本是同根生了。


  饭局好不好?没有意义的饭局自然不好。


  但本着或者高兴,或者推进的原则,能办成事的,能推动进程的,能开怀一笑的,能抚慰心灵的,就是好的饭局,有意义的饭局。


  先说曾丽丽每年最后一晚的饭局吧。我们可以想象,她在参加这场饭局前,她为之精心化的妆,为之做的心理准备,待会儿要说什么、要如何陈述过去一年发生什么的腹稿,都已经成为她对逝去岁月的一种交代,是一份特殊的年终总结。


  而她未能参加角妹组织的饭局,原因是周二和周四一定要送女儿上舞蹈课。可见,她平时对时间的安排也是紧凑的,对饭局的管理已经到了她不能动的时间深入人心的地步。


  与曾丽丽完全相反的是角妹。作为实习生,作为职场新人,我们在角妹身上有种似曾相识的笨拙感,这多像我们自己,或者曾经身边的同学、同事。


  因为就业压力大,不得不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包括人际交往。因为经验少,做了也不讨好,做多反而错多。


  角妹最大的问题是,出力不讨好。她参加饭局,付出了精力,但也被所有人看出不痛快,精力白付出了。


  她组织饭局,第一错,最大的上司每周二、周四都有固定安排,她竟然不打听、不留心,偏偏挑这个时段;第二错,说出“还债论”,哪怕用的是“人情债”几个字,也让闻者心生厌恶,还情不是我来买单就可以的事儿。


  再有,角妹离开饭局的理由。如果说家远,如果说要拼车,她就应该在第一次饭局时亮出,相信大多数人还是善良的。一般来说,大家都不会在晚归问题上为难一个单身女青年,也负不起这个责。第一次没有拒绝,没有立规矩,大概几点我要离开,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用脸色,用小动作说明自己的困难,就给参加饭局的人,尤其是组织饭局的人带来很不舒服的感觉。换句话说,“来都来了”,又何必给人添堵呢?


  角妹日后可能会成长为韩梅梅,如韩梅梅会成长为曾丽丽一样,技巧这种事有样学样,自然能学会。关键是,在吃一堑的过程中,她真的能长一智吗?

  (编辑:夏木)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