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争议与热潮 串起阅读记忆的脉络

2009-12-25 10:23:46来源:江西日报     作者:

   

  不管从哪方面看,出版界的2009年都是丰收且与众不同的一年。2009年出现了不少好书,尤其是非虚构类和人文社科类。另一方面,一些阅读趋势仍然长盛不衰。虽然电子阅读比例上升明显,在2009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上,电子书成为关注焦点,还有人将传统的纸质出版归为“夕阳产业”。但是,传统的图书阅读一时之间还难以被取代,而中国出版业在全球出版普遍下滑的大趋势下也“风景这边独好”。

  回顾2009年的图书市场,出现了哪些出版热点?读者的阅读趋势如何?有哪些新的阅读话题?笔者试从“争议与热潮”的角度,同广大读者一起盘点2009年度图书市场热点和读者阅读亮点。

  《小团圆》创造销售奇迹并引发“争议”

  如果张爱玲再“逃避”一点自我,如果世俗再“苛刻”一点,如果遗嘱的继承者再“忠诚”一些……肯定没有《小团圆》一书的问世。今天的人们都钻进了《小团圆》现实与虚构的“迷宫”里走不出来,却忽略了作者撰写这部小说的初衷。从1944年与胡兰成完婚,直到离世,目前已知张爱玲前后写过长长短短八部“自传”。她一直未放弃向世人剖析自己,只是在她的时代里,她身边的人们与身后的社会,都没有胆量接纳这份“内心自白”。此间的60年,我们既看到了《小团圆》的命运,也看到了作家与环境的格格不入。

  在笔者看来,《小团圆》出版的“事件意义”更大于作品本身。在其上市的第一个月内,即创造出平均每两分钟卖出一本的销售奇迹。另外,该书出版后引起了巨大“争议”,有人将其称为张爱玲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作品,也有人认为全书情节“支离破碎”,还有人热衷于“对号入座”……

  从张爱玲的角度,写《小团圆》也可以被认为是其“精神疗伤”的过程。她的疗伤居然又造成了媒体的狂欢,大家在“考证”并“猜度”着——没有人顾得上张爱玲的悲凉,许多“热爱”她的人不过是拿她作为自己生活的点缀和装饰。在这个时代,人们喜欢她的一点小情小调而不愿意大煞风景地去体味她的辛酸和心寒,躲在美国公寓中寂寞逝去的张爱玲终究没有逃过“被娱乐化”的命运。

  “日系”推理小说成为图书市场新宠

  推理小说起源于美国,发展于英国。在欧美侦探小说的培植下,东野圭吾、岛田庄司和京极夏彦等作家为代表的“日系”推理小说的崛起和爆发,吸引了中国多家出版社引进出版,这一现象也是2009年出版界的亮点之一。

  推理小说的读者以学生为主。“日系”推理小说和欧美推理小说在中国各有拥趸,但“日系”推理小说最近有愈来愈热的趋势。由岛田庄司领衔的新本格派为出版重镇,风格上相对独树一帜的东野圭吾也是众多书商的争夺焦点。另外,梦野久作、伊坂幸太郎等也是颇受关注的日本作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内地今年1月至7月就已出版各类推理小说近300部,其中“日系”推理小说40余部(约占20%);相比之下,2008年同期的出版总数是173部,“日系”推理小说仅10部(占5.8%)。由此可见,推理小说的出版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日系”推理小说在推理类小说出版总量中所占比重也逐年递增。

  日本的推理小说生命力如此旺盛,与“日系”推理小说题材多样、表现形式五花八门、读者的选择范围更大有关。

  大量“书之书”出现并引发阅读“热潮”

  2009年出现了很多关于书的书,这类书籍也被称为“书之书”,属于“阅读生命力”特别强的读物,拥有稳定的读者群。

  “书之书”主要由书话类散文结集和以书为线索的小说等作品构成。近年来,现代书话越来越受到读书人的推崇。与书评文章相比,弥漫着书卷气息的书话显得更加随意轻松,而有关书的掌故也耐人品评。尤其最近三四年中,无论是本土原创还是国外引进“书之书”的出版,皆已渐成规模,比如文化艺术出版社推出的“杂文随笔丛书”,包括何镇邦的《文坛杂俎》、单三娅的《如此说来》、伍立扬的《故纸风雪》、徐怀谦的《生命深处的文字》、杨学武的《春明感言》、高为的《徘徊在门外的感觉》等。再比如上海书店出版社推出黄裳的《插图的故事》,以及之后面市的陆灏的《东写西读》、恺蒂的《南非之南》、叶兆言的《陈旧人物》等,还有以“小开本”硬面精装陆续推出的傅月庵、陈冠中、陈平原等名家之作,其中不少书所收录的文章都充满了书香气。随着作者阵容的逐渐庞大,这一系列也从“小开本”变成“海上文库”,着力推广当代名家的优秀随笔作品。[NextPage]

  中华书局也推出了一套十本的精装“小开本”书话丛书。这一系列虽然并非全部为传统的书话,但都跟书有关,算是读书随笔一类,收录的作品均为原创首印,其中包括止庵的《茶店说书》、胡洪侠的《书情书色》、扫红的《尚书吧故事》和王稼句的《听橹小集》、谢其章的《书蠹艳异录》、陈子善的《看张及其他》、杨小洲的《快雪时晴闲看书》、谷林的《上水船甲集》和《上水船乙集》、严晓星的《近世古琴逸话》等。丛书作者各有所长,且均是国内极具知名度的藏书家和爱书人,他们的文字或谈自己的淘书经历,或考证版本的不同源流,既展示了爱书人的精神世界,又显示出传统的书话渊源。

  在引自国外的“书之书”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近一年来推出的“新书话”丛书较有影响力。其中包括约翰·马克思韦尔·汉密尔顿的《卡萨诺瓦是个书痴》、斯图尔特·凯利的《失落的书》、欧文·金格里奇的《无人读过的书》、池谷伊佐夫的《神保町书虫》和乌尔夫·D·冯·卢修斯的《藏书的乐趣》等。有评论认为,这一系列“新书话”也因其话题的开拓性扩展了书话的外延。比如,书中谈到的“关于写作、销售和阅读的真知与奇谈”、“爱书狂的东京古书街朝圣之旅”等等。另外,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的汤姆·拉伯的《嗜书瘾君子》、阿尔贝托·曼古埃尔的《夜晚的书斋》、埃斯特尔·埃利斯的《坐拥书城》、安妮·法迪曼《书趣:一个普通读者的自白》等近十本“书之书”也是国外同类作品中的翘楚。

  在电子阅读的冲击下,“书之书”彰显出一些读者对传统图书的美感追求与阅读坚持。

  梁文道、龙应台等港台作家集体进军内地出版市场

  港台作家在内地图书出版界的“全面开花”是2009年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虽然其中一些作家近几年曾先后在内地出版部分作品,但直到今年才真正形成了较大的整体规模。

  在香港作家方面,梁文道相继推出了《常识》、《噪音太多》、《我执》、《读者》四部个人专集,更为难得的是四部著作竟然本本畅销,这或许正是对以普及“常识”为己任的梁文道本人的最好回报。还有倪匡的“倪匡说三道四”系列之《生活体验》、《处世之道》、《情话绵绵》和马家辉的游记《死在这里也不错》等,也成为新的阅读亮点。

  台湾作家方面,既有大陆读者熟悉的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目送》,也有相对陌生的朱天文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巫言》、《荒人手记》。去年以《聆听父亲》获得大陆读书界盛赞的张大春,今年又有随笔集《认得几个字》出版。

  另外,生活在上海的台北青年廖信忠在天涯社区网站以编年体形式叙说台湾家常事,未料点击率超过百万。作者把这些随笔结集成册在内地出版,取名《我们台湾这些年》,上柜后一路畅销,发行量达20多万册。台湾作家张至璋的传记体纪实小说《镜中爹》,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在上海书展首发。该书讲述了一个被海峡隔绝60年的家庭的离合悲欢,呈现了一位50岁台湾儿子10年寻找大陆父亲的历程。

  共和国成立60周年带动相关图书的出版热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竞相出版献礼图书因此成为出版界的一大盛举。全景式记录和展现新中国60年历程的图书,大部头文献书和工具书是这类图书中的重点。与此相对应的小角度、重细节、多视角的献礼图书,形式多样,涉及面广,从城市记忆到民生点滴,从儿童读物到民间语文,更加侧重百姓视角。

  有一些品种很值得研读,如杨奎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等。纪实文学类中,张正隆的《枪杆子:1949》和王树增的《解放战争》都值得关注。此外,收藏家王金昌整理的《建国日记》、《北平日记》颇具史料价值,冯亚光的《西路军》则力图还原西路军真相……

  在历史大背景下,这类图书引发的阅读热点是必然的,其中不少图书更偏向于关注民生往事与群体记忆,包括虚构类《血色黄昏》、《北风那个吹》、《雪城》、《中国知青部落》、《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扎根》等;非虚构类《烈火中的青春》、《一个上海知青的223封家书》、《七十年代》、《中国知青史》、《即将逝去的记忆》……一卷卷虚虚实实的历史往事,在平静中回顾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NextPage]

  纪念“五四”90周年及民国各领域风貌类书籍阅读热

  为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一批有关“五四”的书籍呈现在我们面前:林贤治的《五四之魂——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叶曙明的《重返五四现场:1919,一个国家的青春记忆》,陈平原、夏晓虹编著的《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杨念群的《“五四”九十周年祭:一个“问题史”的回溯与反思》,陈晋的《大时代的脉络和记忆——从五四运动到改革开放》……这些书的书名有个特点,都是用一个较长的副题阐述真正的“主题”,从不同侧面出发,与“五四”运动息息相关。

  民国时期读物的热潮持续了几年,以2009年最为突出。赫伯特·雅德礼的《民国密码战》、叶细细的《民国女子》、肖素均的《民国十大传奇女子的美丽与哀愁》、思公的《晚清尽头是民国》、冉云飞的《吴虞和他生活的民国时代》、韩石山的《民国文人风骨》……这类作品的出版使读者在探究、猎奇、回味的阅读体验中透视那段特殊的历史。

  对于1840-1949这段历史,中国人确实无法避而不谈,以往谈论这段历史,已有太多宏大叙事。而钱波和夏宇编写的《原来如此》从细节入手,专门看历史的边角料,有点历史八卦的意思。不过此八卦非彼八卦,不过是在那些被低调处理的历史背后,看清真相而已。该书挑选的就是一些关于历史人物的“边角料”,说是“边角料”,自然是相对于一般历史资料而言,都是些无足挂齿而又鲜活生动的闲言杂事。虽然读这些“边角料”对于百年前那段完整的历史而言,差不多是“盲人摸象”——今天摸摸张三的胳膊,明天摸摸李四的腿,但是历史的本来面目就是由这些有血有肉的胳膊、腿拼凑起来的。

  周为筠的《杂志民国:刊物里的时代风云》,从泛黄的旧刊中洞察民国这出老戏。《新青年》、《语丝》、《新月》、《生活》周刊、《独立评论》、《观察》周刊、《良友》画报、《东方杂志》……在作者看来,这些杂志兴衰起落,是民国杂志的一个鲜亮缩影,上演了那一场说不清道不完的“时代活剧”。

  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深化推动财经类读物的出版与阅读

  国内部分出版机构通过罕见的金融危机,嗅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许多过去只被专业人士所关注的图书,如今也备受普通读者的欢迎;可圈可点的财经书为数不少,种类多、分量重。

  《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的新作《世界又热又平又挤》,《大趋势》作者奈斯比特27年后推出的《中国大趋势》,还有《世界是弯的》、《未来是湿的》等同样关注全球化和趋势问题的财经类图书一经推出便受关注。

  关于巴菲特和罗杰斯的书近年来出版了很多,今年出版的《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和《水晶球:吉姆·罗杰斯和他的投资预言》因为得到了传主授权的“官方”传记而备受瞩目。

  在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大背景下,普通人更关心的是如何谋划,花小钱也能让自己享受到优越的都市生活。出版社抓住了这个出版时机,金融危机衍生出又一个出版热点,相关图书有《花小钱过优越生活》、《低成本的幸福生活:钱多多的省钱计划》、《经济危机下怎样过“紧”日子》等。由于拥有以往“如何面对危机”的经验积累和借鉴,这类图书包含了更多源自知识分子的理性思考,与往年同类型图书仅限于追求“快速救急方法”有所不同。

  提到财经类图书,不能不说曾经的畅销书《货币战争》第二部的出版。在《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跃上图书销售排行榜前列的同时,传来了作者宋鸿兵只是一名计算机程序员,并没有在华尔街工作过一天的消息。与此同时,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的《金融的逻辑》出版,深入浅出地从财富的文化和制度基因谈起,告诉读者:金融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危机之后金融市场是否会终结等问题,全面驳斥了《货币战争》中关于金融“阴谋论”的观点。

  多种Mook书丰富了中国的出版形态与阅读生态

  Mook,即杂志书,是杂志(magazine)和图书(book)的结合体,其性质介于杂志和书之间,故而简称为Mook,也有人称之为“墨刻”或“慕客志”。相比之下,台湾地区的Mook大多是旅游、时尚、音乐等为普通人提供衣食住行、生活资讯的实用读物;内地的Mook明显分为两大类:走畅销路线的青春文学以及追求长销的小众文艺。[NextPage]

  1996年底,山东画报出版社的《老照片》第一辑出版,首印1万册,不久便开始不断加印,最后印至30万册。这在当时成了图书市场的销售神话。2007年初,《老照片》系列出到第51辑,并且开始出珍藏本。《老照片》系列算是中国内地最早的Mook。除此之外,还有《经济学家茶座》、《今日先锋》等。如今,Mook也渐渐成了内地一种新的出版潮流。据说,内地市场上的Mook有500多种。

  从2004年开始,80后文学代表、有着聪明商业头脑的郭敬明创新地推出《岛》系列书,积聚了一批青春文学写手,定期发表作品,成为80后的重要阵地。随后,郭敬明又开创了同一形式、内容范围更加广的《最小说》系列。2006年底推出的这套书系,才是真正掀起Mook阅读风潮的“大功臣”。

  相比《岛》等走畅销路线的青春文学而言,走小众文艺路线的Mook则低调了许多,他们没有动辄十几万、几十万的销量,却有着一群固定的“死忠粉丝”。比如2006年创办的人文丛书《读库》,每期发行量在15000本左右。主编张立宪把《读库》定位成一本小众的读物:“‘小众’倒不是指读者的数量,而是指具有共性的某些读者。”

  比《读库》更早出现的《温故》则更加脱离当下社会,执拗地向故纸堆寻找新意思。它以民国至“文革”轶事的回忆文章为主,给读者在大历史之外更细致、更全面的史料。

  无论是较早的《老照片》,风行三年的《读库》,还是80后文学代表人物相继转型推出的多种Mook书,以及最近新出现的《单向街》和《无轨列车》,对图书的出版模式都具有开创意义,对出版界更具有丰富性和补充性。

    (编辑:李明达)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