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每年出版长篇小说1200部左右,但同时有一种流行说法“长篇小说已被市场边缘化”。如何面对当今的阅读市场?作家如何反映现实生活?就这些文学圈内外关注的话题,来自全国各地的70余名作家、文学评论家10日在成都进行了研讨。这次的“长篇小说创作研讨会”是由省委宣传部、省作协、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
四川有好作家与大市场
研讨会上,与会者对长篇小说的繁荣景象亦喜亦忧。福建作家杨少衡说,物质生活丰富的时代,让作家们有时间和机会潜心创作,人们对长篇小说的阅读需求也在增加。“长篇小说年产量1200部只是传统渠道的不完全统计,如果大家上上网,就知道网上的文学作品更是无法统计。”
“研讨会在四川举办,是因为这里有好的作家和巨大的阅读市场。”人民文学出版社负责人潘凯雄介绍说,阿来的《空山》、何大草的《刀子和刀子》、罗伟章的《磨尖掐尖》都是近年来广受欢迎的作品,这些作品关注历史,触及现实生活的细节,一点都不边缘。关注四川作家的作品,研究四川的出版市场,可以为作家们提供良好的启示。
与会者比较一致地认为,长篇小说创作并没有边缘化,好的作品完全能赢得社会和市场的欢迎。
地震小说呼唤巨著
如何创作好的长篇小说?名家刘醒龙用成都小吃作比喻:一碗担担面,大家都觉得好吃,但担担面就那么一碗,成不了一桌席。担担面好吃,还需要配合其他的川菜,才能成席。“是精品还要跟上时代。”长篇小说的创作也是这样,要求作家对生活保持全面的关注。
四川青年作家罗伟章、骆平认为,“传统阅读”的审美情趣已经改变,“80后”的思考方式,阅读情趣也在变化,长篇小说的创作必须跟上时代变化的节奏。对此与会者深有同感:如果不了解市场需求,守着传统观念中的傲慢,抱着陈旧和板结的眼光观察生活,“怡然自得”地进行传统创作,就不可能写出受欢迎的作品。
关于创作题材,研讨会上有评论家给出建议:去年的汶川特大地震,目前多数长篇作品都是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出现,作家们应该退后一步,用高于生活的笔调和架构,创作出“反映人类面对灾难时最深层状态”的巨著。
(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