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家马原,不写小说了。这位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先锋文学主将”,现常以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行事。近日作家出版社推出其两部新作,均是散文集——一本《小说密码:一位作家的小说课》,一本《电影密码:一位作家的电影课》,是他近年来对写作、阅读、观影的思考与总结。
小说不写了,自称“不能承受读者的轻视”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文坛风头劲罢,马原封笔,迄今已近二十年。如今面对记者,他否认了人们惯常以为的“江郎才尽”,倒是坦陈自己对小说的悲观——在他眼里,这些年,中国当代文学不再受到读者关注,马原“不能忍受读者的轻视”。
“1980年代,小说家就是明星。其实,我们没有特别的机会露面,偶尔在杂志上那么一张小照片,街上就有人拦住你问,哎呀,你是不是马原啊!因为那个时候,太多人读小说。好的小说家,是那个时代的英雄。后来,文学的荣耀突然灰飞烟灭,一点都没有了。几个人坐一块谈小说,人家会觉得奇怪。”
这个转折点,马原界定在1990年。“曾几何时,我把小说当成自己的生命方式。我那么认真地写,也愿意别人同样认真地对待。在1980年代,是可能的,但后来没有任何的可能。”
就“你认真写人家不认真读,我何必写它?”的说法,有记者质疑是不是“功利心作遂”,马原笑着承认了。“我无法孤芳自赏。我愿意我的劳动被我看重的人群尊重。”
电影也不“玩”了,自称“拍电影不是人干的事”
10多年前,马原开始尝试将文字叙事转为镜头叙事——曾是大家熟悉的作家,却是公众毫无所知的编剧与导演。
马原说,他曾经自筹资金,采访了一百多个中国当代作家,做成电视系列片《中国作家梦——许多种声音》,虽然花费了巨大心血,但得到的结果却是,片子无法播出,马原因此还欠了20多万元的债。
他也曾把自己的小说《游神》和《死亡的诗意》改编成一部电影,自编自导,由扎西达娃主演,另外还请来牟森、阿来等文化界名人参演,但后来没能上映。“我的电影出品人跳槽了,继任者跟他的关系不太好,于是我的电影就‘刀枪入库’。这是两篇小说合到一起的故事,是挺有情节性的电影,应该挺好看的。”
“电影体验”,马原不想再有。“拍电影不是人干的事,特别特别辛苦,除非你是张艺谋、冯小刚,有那么多支撑。当时徐静蕾在拍《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时跟我说,哎呀太累了,我说你还累,你有那么大的人脉、资金支持你,可以那么从容地拍。我那会儿体重降了30斤,还查出了糖尿病。每天工作21个小时,两三个月天天如此。”
写小说,重要的是天分,尚可训练的是技巧
自我存在的意义,被马原的教师身份承载着。
“看那么多书,‘张口有益’吧。”在马原看来,进入高校任教的好处在于,至少可以将自己所得悉数传授给学生,“每当看到讲台下那一张张生动的面孔在听我讲课,我就觉得教书这事比写作有意义。”马原在校任教的课程主要有写作课、中外经典文学作品解读、影视剧本创作等。
新书两本,在马原眼里算不得文学创作。“有的是我在教学中的总结,有的是在某些场合的关于文学话题的演讲。在我讲完后,学生根据现场录音整理出来,我再予以修订。”学生的整理工作,全由“马原教授”付费。
马原称,这两本书并非“纯学术”,行文“随笔式”,文风“活泼泼的”,“读来不会感到生涩或枯燥”。不再写小说的他,经由新书向读者传达的,是“写作的技术”。在他看来,小说创作最重要的是天分,后天尚可努力的,也就“技术的自我训练”了。[NextPage]
“浅入浅出”,也强过“深入深出”
尽管自己对小说罢笔,但最近七八年来,因被邀作某些文学奖项的评委,马原每年都对于当前小说状况有所了解。“小说不是给小圈子里的人看的。评价小说,却是小圈子里的常事。圈子的看法,我不是说它不重要,只是这些年我不在圈子里了,我不太看重圈子的看法,我比较看重全社会的反馈。”
对文化产品“叫好”与“叫座”的提法,马原称:“叫好又叫座的,是毋庸置疑的好书、好电影。那么次一等的好,是卖座的书,卖座的影片。再次一等的是叫好不卖座的,最差的是又不叫好又不卖座。”当被问及缘何对“叫座”推崇至此,马原称:“深入浅出,是至上境界。大家张嘴就说深入浅出,这个词其实是滥用不得的,因为唯有极品才可以被这么称呼。我认为,‘浅入浅出’,也强过‘深入深出’。”
马原,生于1953年,辽宁锦州人。1978年考入辽宁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进藏,任记者、编辑。这段时期的经历是他创作的重要素材。1989年调回辽宁,任沈阳市文学院专业作家。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发表的《拉萨河女神》首次把叙述置于故事之上。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冈底斯的诱惑》、《西海无帆船》、《虚构》等,长篇小说《上下都很平坦》等。他是“先锋派”的重要作家,其“叙述圈套”曾名噪一时。
(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