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勾勒通俗文学的发展图

2009-10-17 13:03:34来源:文学报    作者: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在过去太长的一段时期中,都处于边缘的地位,用范伯群先生的话讲,就是被打进了“冷宫”。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以来,“重写文学史”的呼声不绝于耳。文艺研究者开始对通俗文学的发展投以关注的热情,秉持客观中肯的态度。然而,从通俗文学的创作本身、评论者对通俗文学的评价来看,通俗文学还没有取得独立的地位,其发展成熟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许多现代文学史的研究者都承认了通俗文学的地位,甚至承认新文学与通俗文学不是敌对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在这个大前提下,留给研究者的问题就是该怎样进一步探求它们有哪些“互补点”。也就是说,它们有哪些优长值得相互学习与借鉴;在学习与借鉴的过程中可以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必将对今后的文学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朱志荣的这本《中国现代通俗文学艺术论》恰好填补了如今通俗文学研究的空白。作者给我们勾勒出了通俗文学的一幅清晰的发展图。这不是一部史论,作者另辟蹊径,从艺术性规律着手,深刻地阐述了通俗文学的若干重要理论性问题。全书分七章,从变迁、作家、主题、技巧、读者、雅俗关系和评价七个角度分别专章论述。脉络清晰,梳理认真,自成一说地描绘出通俗文学的一潮又一波,在波澜激荡中活跃着一群又一群的通俗小说作家文人,呈现着一批又一批的通俗文学作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绝大多数的文学史里,作家和作品永远是第一位的甚至是唯一的构成元素,而往往忽略了“接受美学”这一块,也即读者。一些评论者认为,学院派对在大众中取得成功的作家常常不以为然,他们的作品往往不被认为是严肃的作品,不具文学价值,因而没有地位。简言之,越是大众化,其价值越是受到怀疑。然而,覆盖市场大部分的却还是通俗文学。

    朱志荣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中国现代通俗文学,这次他推陈出新的专著,让我有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他的这种追寻与探求精神,的确让人赞佩。

    (编辑:李锦泽)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