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一版本整整过去了十三年,托马斯·沃尔夫的成名作《天使,望故乡》出人意料地成为今年书市一匹不大不小的黑马,一共有四家出版社几乎同时推出了各自的新译本。这样的大“撞车”如此意外地发生在一位已故“非著名”美国作家身上,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被誉为“美国版的《追忆逝水年华》”
托马斯·沃尔夫,在美国文学史上称得上是一个文学奇才,写出厚厚一部《天使,望故乡》时,才29岁。光这一部书,在当时美国图书排行榜上便停留许久,连出版商也没想到会如此大卖。1935年,他的第二部书《时间与河流》出版,反响平平,但托马斯·沃尔夫的文学地位已然确立。他的其余两部著作《蛛网与岩石》和《无处还乡》,均为死后整理出版。这四部书融为一体,人物、场景、脉络互有关联,因此被誉为“美国版的《追忆逝水年华》”。
老版本已经绝版
托马斯·沃尔夫被凯鲁亚克奉为一生的文学偶像。福克纳称他为“他们那一代最好的作家”,而将自己列在了他的后面。但在中国,他的名声远不如后两个作家。《天使,望故乡》的最早中译本是1987年三联书店的乔志高版。1996年,安徽文艺也出了一个新译本。但事隔多年,这两个版本都已绝版,旧书在网上标的都是几百元的高价。有鉴于此,国内重版《天使,望故乡》的呼声一直都未停息过。
四个新版本撞车实属巧合
不过,此次四个版本扎堆出版,连出版社都颇感意外。江苏人民版的策划人李勇说:“根本没想到会撞车。”但他认为托马斯·沃尔夫这个作家比较小众,书也是很自传的写法,不一定能在中国的读者中红起来。
上海译文版的编辑李玉瑶透露,作家去世五十年,作品就进入公共版权范围。“考虑到托马斯·沃尔夫的文学地位和文学价值,重版也不足为奇。但四家出版社能撞到一块,确实很巧。”
除了《天使,望故乡》,托马斯·沃尔夫的《无处还乡》这次也有两个社出版。他的另外两部著作也已进入出版日程。
译文版十年前就完成了
译文版的译者是王建开和陈庆勋,分别来自复旦大学翻译系和上海师范大学英语系。两人一个译前半部,一个译后半部,并且早在十年前就译好了。“当时是广州的一家出版社约稿,后来没用,一搁就搁了这么多年。”
王建开对自己的版本还是满意的。“小说通过尤金一家人的兴衰命运展现美国历史的变迁,翻译时要很注意表现这种宏大沧桑的感觉。我译得很准确,乔志高的版本感觉省略太多,过于展示个人的中文水平,更多是意译。安徽文艺版理解上有问题,和乔志高版一比,我都感觉不到它们来自同一个原文。”
江苏人民版的译者雨凡是兰州西北民族学院的教师,他从2002年开始翻译,一口气译了《天使,望故乡》和《无处还乡》两本。“自己觉得翻译得不错,校对做了好几遍。这本书比较难翻的,有些地方请教老外,连他们也一筹莫展。有几个译本很正常,我个人觉得是件好事,应该一个比一个好。”
谁是权威版本?
如果加上台湾宋碧云的那个译本,迄今为止《天使,望故乡》一共有六个中译本。翻译质量孰优孰劣,成为争论不休的话题。其中上海译文版和江苏人民版被评论最多,两本书的定价也一模一样,都是35元。敦煌文艺版是今年4月出的,影响不大。而江西教育版的《天使,望故乡》用的是安徽文艺的老译本,亮点在于重新启用了经典的“网格本”设计。
虽然译文社是外国文学的老牌社了,他们的《天使,望故乡》也被当作是权威译本,但也有人挑刺,认为这个版本的翻译很拗口,“翻出了原作用词的密集信息,但中文缺乏锤炼。”[NextPage]
更有行家比较新旧译本如下:“上译本对原作亦步亦趋,易落入繁琐陷阱。乔译本中文精炼,但也有一些意译成分。江苏版、敦煌版照着乔老的正确译本学,但把很多正确内容故意改错。”
乔版不用另有原因
如此说来,乔志高的版本珠玉在前,为何抛下不用,要另寻他译呢?
乔志高本名高克毅,是久居纽约、旧金山、华盛顿的华人,中英文可以左右开弓、运用自如。他译的《天使,望故乡》《大亨小传》《长夜漫漫路迢迢》都是翻译文学的典范。国内出版人彭伦曾辗转找到乔志高的儿子高有德,商谈《天使,望故乡》再版事宜。
据高有德介绍,《天使,望故乡》是他父亲20世纪70年代在香港的美国新闻处工作期间翻译的,最初于1974年由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出版,上世纪80年代,再交由三联书店出版了简体版。
正当再版事宜商谈得很顺利之时,2008年3月1日,96岁高龄的乔志高因肺炎在佛罗里达州去世,乔版《天使,望故乡》的再版机会就这样又一次错过了。
(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