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历史的可读性 文学的厚重感

2009-09-17 09:54:37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

   

作者:丁杨

  书业界近来大事不断。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刚忙完,又将奔赴德国,为有国际书业“奥林匹克”之称的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助阵——今年咱们可是主宾国,这边一百多家出版社改制改得热火朝天,那边为建国六十年而出的献礼书纷纷排队问世。不管外间如何热闹,读书总归是安静的事,秋意渐浓,颇有些有趣有料的书渐次瓜熟蒂落,等待读者收获、翻阅。

  前不久的BIBF上,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携夫人高调现身,夫妇二人是为新作《中国大趋势》中文版而来,作为与中国渊源甚深且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学者,奈斯比特一直致力于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趋势分析,这部新作强调“中国新社会的八大支柱”理论并逐条解读,所涉话题全面,只是书中归纳总结意味大过预言性,他未必比中国人更懂中国,可该书仍不失别种角度反观中国的独特价值。活跃在国际金融学界的陈志武在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专业拿了博士,先后执教多所国内外一流名校,是能用通俗语言探讨金融问题的学者,《金融的逻辑》集其近年来散见报刊的金融方面的文章,就当下中国的金融环境、秩序及其原因、对策等展开阐述,说理深入,表达明晰,可算专业人士为普通读者解惑。

  这两年,台湾学者王明珂的著作接二连三在内地出版,难能可贵的是这些著作均保持相当水准,其扎实的田野调查方式与治学态度更为内地学界、读者尊重,《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延续了他对中华民族起源、发展的专注,增加了对汉族、少数民族在主流历史架构之外的历史渊源的追索、反思,更提出“历史心性”概念,英雄传说与民族延续的关系,对历史的由近及远的书写,均在王著中有所体现。说到王明珂,不由得想到藏族作家阿来及其新作《格萨尔王》,亦是想要借“重述”这部藏族英雄史诗来重新省视藏族历史与文化,阿来积累素材的过程类似学术研究的田野调查,辅以他设计的古今两条线索推进故事的文学结构,令《格萨尔王》成为近期原创文学中引人关注的长篇。

  关于抗战时期中国远征军历史的图书近来成为坊间一个规模不大热度不小的“现象”,其中既有专业军事研究者的军史著作,也不乏对此段历史感兴趣并投入相当时间、精力的民间人士的作品,前者如余戈的《1944:松山战役笔记》,后者以章东磐的《父亲的战场》为代表。从军品收藏者过渡到军史研究者的余戈有20多年军龄,积四年心力写作的《1944:松山战役笔记》以还原当时战场情况的“日记体”记录那场战役的种种侧面、细节,从图片到引用文献均有出处,体现作者专业、严谨的一面。《父亲的战场》作者章东磐曾当过炮兵,其后的人生阅历异常丰富,他亲赴滇缅走访当年抗战老兵,多方搜集资料,章著多些感性,纪实成分大过记录史实的军史写作,但仍不失为一部好读、富有激情的中国远征军群像素描。这两本书风格相异,从不同角度为这段意义深远却长期未得到应有关注的抗战历史添上接近史实的一笔。很多时候,历史著作带点文学性能为更多读者所接受,而文学作品若有些历史含量或可添加几分厚重,旅居加拿大的女作家张翎的长篇小说《金山》即有这样的历史感,书中讲述清末远赴加拿大修铁路的华工及其后几代人在海外的辛酸史,众多人物的鲜活形象与引人唏嘘的故事体现了作者的成熟笔触,写作多年的张翎始终未能获得与其作品品质一致的声名,不过这种情况因《金山》的出版加之冯小刚新片改编自其《余震》似有望改变。

  今年夏天,多个摇滚、民谣、电子主题的音乐节在北京、河北等地开场,吸引众多文艺青年趋之若鹜,这些音乐节的主办方无不以中国的“伍德斯托克”为目标,什么是伍德斯托克?它是怎么诞生的?与它相伴都发生了什么?这些疑问应能从《制造伍德斯托克》中找到答案,这本语言像小说般你来我往、细节生动幽默的回忆录出自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创始人之一、美国作家埃利奥特·提伯之手,今天已被赋予太多意义并让全世界乐迷神往不已的1969年那三天,在作者笔下只是关乎他个人命运、家庭琐事的偶然,剥去伍德斯托克的神话光环,也许离所谓的伍德斯托克精神更近些。音乐书之外的电影书方面,《黑色电影:历史、批评与风格》是广西师大社“电影馆”系列最新的一本,也是国内极少的关于“黑色电影”的图书,作者詹姆斯·纳雷摩尔是涉足多个领域颇有建树的文化学者,电影研究尤其见长,他在这本书中对“黑色电影”的概念、风格、流派均有解读,大量的影片信息也为影迷无形中开列了极为专业的搜片指南。

  张大春和朱天心两位台湾作家几乎同时在内地推出新书,巧的是两本书均为二人小说主业之外的“副业”,且都关于孩子,关于两代人的沟通,张大春的《认得几个字》寓教于乐,用讲故事的方式把汉字的来龙去脉和深层意涵传递给一对儿女,是独特的自编“教辅”,也是两个孩子营养丰富的心灵给养,朱天心的《学飞的盟盟》则充满女作家特有的柔软、细腻,母亲和作家兼有的视角观望着女儿一天天长大,记录下的成长点滴想必很多读者似曾相识,但又早已随时光飘远,幸好朱天心把它们记下来,留在书里。那些从小耳熟能详的床边故事和看过无数遍的老动画片同样能够留住我们的记忆,《毛毛虫童书馆》首辑七册大打怀旧牌,《小蝌蚪找妈妈》、《九色鹿》、《老虎外婆》……图文并茂的经典内容应能穿越时间,让成人世界重温儿时喜乐也温暖今天的孩子。

    (编辑:李明达)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