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晓峰
张炜
8月19日,山东省作家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会议选举产生了山东省作协新一届主席团成员,著名作家张炜再次高票当选山东省作协主席。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这位山东文学的“掌门人”。
山东不仅是文学大省更是文学强省
“文学鲁军”在新中国的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在“五四”走来的新文学巨擘,新中国成立后涌现的文学大家,以及新时期以来成长起的中国当代文学中坚力量中,山东作家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和身影。谈到过去7年山东文学取得的成绩,张炜主席表示:“进入新世纪以来,无论是国内还是世界,文学都进入了一个总结和回顾的时期,山东文学在这个阶段成绩斐然。由中宣部新闻出版署主抓的世纪出版工程《中国文库》《新中国六十年典藏》《共和国文库》,以及国外的《世界文库》等,都收有山东作家的作品。五个一、鲁迅奖及国内省内各类评奖中,山东作家位置突出。全国新修订和出版的上百部《当代文学史》,几乎都有山东作家的专章或专节。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从‘五四’延续至今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新时期共完整收入长篇仅有7部,山东即占1部,另外中短篇散文诗歌各项都有入选。这些重要选本和奖项对山东的重视,说明了山东文学的成绩和地位。而我还要强调一点,就是山东诗歌的成绩,在全国范围看也是最为突出的,涌现出的诗人诗作都堪称全国之冠,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山东诗歌的成就也最能代表山东文学的成绩。目前,山东省的全国作协会员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作家实力堪称翘楚,所以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山东不仅是文学大省,更是文学强省。”
张炜主席还指出:“山东文学的强大,表现在作家梯队上的成熟,我们既有一批70岁、80岁的老作家至今笔耕不辍,又有一批四五十岁的中年中坚作家新作不断,拓展主流文学的空间和成就;更有一批在全国成绩突出,后来居上的‘80后’、‘90后’作家。这样完善的作家梯队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今后我们将更侧重‘80后’、‘90后’作家的培养,下一步山东作家讲习所将面向他们开办青年班,更好地为‘文学鲁军’输入新鲜血液。”[NextPage]
留住人才是山东文学发展的关键
山东文学在过去的7年中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令人欣慰,但“文学鲁军”在全国范围内给人的印象除了厚重大气外,似乎也略显活力不足。谈到山东文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张炜主席告诉记者:“山东文学最大的问题是人才流失,在过去几年中,一大批我们山东培养出来的优秀作家、诗人、评论家去了外省发展,从全国角度讲,我们鼓励人才流动,但是从山东文学的角度看,我们自己培养出的优秀人才不能为振兴发展山东文学出力实在让人惋惜,这一点在这次作代会上也引起了省领导的高度重视。从我们作协内部来看,人才引进和培养也存在机制性的问题,省作协几乎18年没有引进过专业人才,现在我们的进人机制是按照公务员考试统一招考,而没有引进专业人才的标准和机制,这就制约了省作协这一省内最高作家专业团体的人才更新,所以机制上创新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是新一届省作协领导集体优先考虑的问题。”
而谈到如何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张炜主席说:“我曾经作为驻市作家前往台北工作生活过一段时间,一次我和当时的台北市文化方面负责人龙应台吃饭,遇到了当地一位著名诗人,当龙应台知道他刚刚度过自己的60岁生日时,龙应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们今后不能让这么著名的文化人默默度过自己的生日,我们的部门要记住每个文化名人的生日,要有所表示。我想这就是一种很深刻的文化情怀。我们作协今后也要多多学习和体会,让每个山东作家、评论家在作协感到温暖,为作家服务是我们的宗旨,让他们感到家的温暖,他们也就会更安心地在山东工作。”
文学要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守住高端品质
如今,全国全省范围内,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兴未艾,山东省作协在这一轮文化产业大发展中将有何作为?张炜说:“文化产业化是一盘事关全国全省大发展的大棋,这次作代会上,与会的代表们也热烈讨论了这一话题,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文学是整个文化产业发展中代表高端品质的一个门类,文学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守住自己的品位和纯洁性,作为文化的一个基础门类,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和基础性支撑。作家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大潮中,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其中,另一方面也要耐得住寂寞,不要为眼前的一些浮华所动,真正沉下心来创作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精品力作,我想这也是时代给予我们这代作家最高的要求,是人民的殷切期望。”
谈到今后山东文学发展的方向,张炜主席表示:“省委省政府希望我们既是文化大省又是文化强省,负责任地说,我们既是文学大省,更是文学强省。今后山东文学、山东作协的任务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突破发展,力争推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大作家、大作品,让‘文学鲁军’在中国文坛和世界文坛都占有一席之地。”
张炜,1956年生,现任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作品被译成英、日、法、韩、德等多种文字。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一潭清水》《声音》《玉米》《冬景》;中篇小说《蘑菇七种》《瀛洲思絮录》《秋天的愤怒》;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家族》《外省书》《柏慧》《能不忆蜀葵》《丑行或浪漫》《刺猬歌》;散文《融入野地》《夜思》;文论《精神的背景》《当代文学的精神走向》等。
(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