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做客北京卫视科教频道的《非常网络》,易中天在面对主持人所谓“愚蠢”提问时不再配合,甚至拒绝回答问题,现场气氛僵到极点,两位主持人几度被噎到无语,甚至眼泛泪光。本报率先报道后,全国各大网站纷纷转载,很多网友认为易中天对主持人和媒体的冷嘲热讽显得偏执狭隘、狂妄自大,尽失中国文人儒雅之风。
易中天噎人语录
“我拒绝回答这种愚蠢问题。你为什么到人间走一遭啊?什么动机啊?你想干什么?……一点意义都没有。
我弟弟早就说了,你以为你是什么名人,你就是峨眉山的猴子,所不同的是不能叫喂东西而叫做宴请,宴请之后是集体照相,与峨眉山的猴子有什么区别?那么,你能不能去问观赏动物,你在意别人怎么观赏你吗?这个问题还是留给峨眉山的猴子去回答吧。
我写个妓女,我得先当回妓女?……咱们以后办个主持人学校,培训培训。
我告诉你,这年头不弱智都当不上领导。”
——摘自易中天回答《非常网络》主持人提问
做人不能太易中天
黄名金
易中天“愚蠢门”事件暴露出学者言行失范、自倨自傲、轻易伤人等多重病灶。在笔者看来,主持人的提问没有错,电视节目有时候就该有些尖锐话题甚至“愚蠢”的问题来增强可看性。易中天可以拒绝回答别人提的问题,但是作为公众人物的言行要注意社会效果,这是公众人物必须要遵守的公共道德;其次,即使别人提问的问题水平再差,你也不可以以“愚蠢”的字眼来侮辱别人,这是应有的尊重底线。
诚如有网友认为,作为百家讲坛出来的明星学者,易先生深谙电视之道,电视节目必须照顾到大多数人,问题肯定得是大家感兴趣的。易中天拒绝回答,是在端架子耍大牌,太没风度。其实作为名人,尤其是学者,应该懂得尊重和包容,有些问题不愿回答,可以委婉地转换话题或以幽默方式一带而过,主持人也是懂得眼色的,明白嘉宾不愿作答也不会一味强问。
打从看了百家讲坛上的《品三国》节目,笔者挺欣赏易中天,但是看了这次访谈节目对他却另眼相看了。易中天过于狂妄,不懂得尊重人,两位主持人都是年轻人,都是带着尊敬的态度跟他谈话,可是易中天的态度不免让人失望,说话尖酸刻薄,这种人笔者认为适合站在讲台上讲课,不适合与人交流。
现实生活中,某些学者往往不注意尊重别人,总是以一副“名人”身份自居,居高临下教训人。似乎“名人”就掌握真理,“名人”总是对的。凡此种种,概括起来就是缺乏对他人的权利、人格的尊重。但是,我们必须牢记:“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不因自己沾了名气就自倨、自傲,就轻视他人。
毋庸讳言,在“愚蠢门”事件上,易中天表现出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极力排斥别人,只求所谓的“标新立异”,忽略了最起码的人格尊重。问题提的好坏是主持人的水平问题,作为一名学者这样回答问题的方式显然有失水准。其实真正有水平的人,应该是虚怀若谷,谦虚谨慎。
面对别人提问不感兴趣就扣上“愚蠢的提问”的帽子,甚至拒绝回答,这不是一个学者应有的修养。易中天用自己也许是本色的言行给人们,特别是学者先生们提供了一面镜子:做人做事不能太易中天!
[NextPage]
不尊重人是最大的愚蠢
殷建光
的确,主持人应该认识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不懂就是不懂,但是,在这种公共场合,主持人也有自身的尊严,应该受到最好的尊重啊?
易中天老师,作为一个有个性的名人,我十分佩服,但是个性不等于不尊重别人,个性不等于违背和谐规则,易中天老师不愿意回答,或者认为很愚蠢,完全可以机智应对,或者幽默一下,我想,易中天老师完全可以做到,关键是易中天老师是否真正把尊重别人就是保护自己当作一条人生原则。
尊重别人就是保护自己,这是最近我在听一位心理专家给我们讲课的时候,反复强调的一个做人原则,我认为,十分有道理,作为教师,尊重学生就是保护自己的形象,就是保护自己的智慧,就是保护自己的心境;作为名人,尊重主持人,同样是保护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就是保护自己的一种精神状态。我想,易中天老师不会不懂得这个道理,只不过是个性张扬凌驾于规则之上。我认为,易中天老师的这种个性张扬是走向了一个极端,个性是美丽的,但是个性到极端就是丑陋的。
名人接受记者提问,应该是一种智慧的问答,应该是一种充满启迪的思想盛宴,我不愿看到冷嘲热讽打造的所谓个性。虽然主持人也许很浅薄,我们的易中天老师很渊博,但这恰是需要渊博对浅薄的智慧引导,而不是蛮横训斥。
“文化鲶鱼”不妨再多一条
宣华华
“我拒绝回答愚蠢的问题”……呵呵,易中天真像是一个“老小孩”,率性而为,上电视还是说话这么直接。在我眼中,易中天已修炼成一条“文化鲶鱼”,令人欣喜。
从一开始,刚踏上央视“百家讲坛”的易中天,就以一种不羁的讲说风格,把复杂的三国历史“品”得引人入胜,而一夜之间成为最火爆的学者。那一刻,易中天就像是一条“鲶鱼”,摇头摆尾搅动了一池死水微澜,突然让广大公众为历史着迷。
以央视“百家讲坛”为代表,在易中天横空出世之后不久,各种“学术超男”、“学术超女”粉墨登场,真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台”,学术开始以一种迷人姿态进入普通人视野,把我们这个浮躁的社会熨得平了一些。不管褒贬如何,易中天这条“文化鲶鱼”,确实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然而,易中天并没有满足于“名利双收”,也不顾外界讥讽为“不甘寂寞”,继续坚持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内,而且,这一次他跳出了历史之外,把自己和公众的目光领向现实。在易中天所混迹的“文化界”,他开始频频对不良现象发难,而不在乎各种人对他的中伤。
不久前,在“文怀沙事件”和“余秋雨‘捐款门”之中,易中天都坦率地提出了自己的批评,像一名金盔铁甲的战士加入到混战之中。而原本,已经名利双收的易中天,其实完全可以置身事外。
北京电视台的节目中,易中天再次展示了特立独行的性格,拒绝一团和气地配合节目主办方,对他所察觉到的不良现象进行抨击,毫不在乎将损害自己的名利,而敢于搅动起池子里的污泥,敢于刻薄地揭穿那些“皇帝的新装”。这样一位敢说敢为的易中天,不是一条“文化鲶鱼”,我们又该称其为何?我希望,像易中天这样的“文化鲶鱼”,不妨多一条再多一条。这对于涤荡文化界乃至全社会,都将有极大的裨益。
(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