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拥挤的上海地铁里,手捧MP4见缝插针、无视拥挤只顾痴痴阅读的年轻人是一道别样的风景。时下,“移动阅读”成为沪上一潮流,众多拥趸沉迷于“网文”魅力。
传统史书太枯燥?那就抛却连篇累牍的说教,让历史成为可被大众接受的“那些事儿”;古典文学太难懂?那就将“阳春白雪”放一边,
投身虚构时空浪漫一回……铺天盖地的网络文学,网罗了各色题材,甚至造就了诸如“穿越”、“同人”等新鲜名词。
今年四月公布的“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中国大约每四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使用互联网、手机等各类数字媒介进行阅读,边走边读的现象将更为常见。特别是当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掏出PSP抓住时间地点的每一个隙缝“移动阅读”,网络小说的读者之众已出乎想象外。
“移动阅读”的风靡,同时造就了此间全新行当——网络写手的蓬勃兴起。与过往逢年过节写些祝语,弄些搞笑段子供网民娱乐不同,如今的写手们更多开始以创作小说为职业,许多人利用业余时间身体力行着自己年少时的“作家梦”。
有人说中国人对文字有一种迷恋,而网络正使越来越多的人得以享受被别人“迷恋”的感觉。记者发现,此间一个典型的网文写手完全可以做到名利双收。一篇好作品诞生后,追捧者有了,尽管很多写手并不以真名示人,但每每见自己的网名出现在各大论坛,被拥趸们冠以“老大”称呼着,那感觉确和做明星无二。
一名业余写手向记者如此描述过自己的新职业:“网文”风行后,才发现虚拟世界的确藏龙卧虎。高产自不必说,一旦作品赢得了好口碑,被文学网站相中,只需以毅力保持每月的更新,签约的稿费其实是十分可观的。据透露,时下一名成功的网络写手,一年收入甚至可达数百万元。而一旦获得足够的点击率,则作品还可能付梓出版,“修成正果”。
鼠标轻轻一点之间,出版业的新机制亦随之诞生:“编者审查”变成了读者评价,出版社没有了“生杀大权”,甚至无需等待一部作品润色加工到万无一失,便可开印上市。出版物也不必非是成品,“未完待续”亦无碍销量。由于已经过网络读者的检验,其销路反而更旺。
参与了市场运作,把文学变成金钱刺激下的计划,一些人开始质疑网络小说是“功利性写作”,不过也有老一辈文化人为其“出头”。例如日前著名作家王蒙出任某大型文学网站的文学顾问。这位中国前文化部长如此表达了对这个“新新存在”的看法:“网络文学的写作姿态比较放松、自在,有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感。其题材丰富的多样性与精彩的内容,激活了我的思维。”
(实习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