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好友建君、江波的鼓励和加持,他们前些日子帮我在巨鹿路的海上艺术馆办了个“三言两拍”的微摄影展。也就是将一年多来在微信上发布的手机摄影照片遴选后在线下与大家分享。不料反响热烈,开幕那天竟来了三四百人,东方网说这或许是国内手机摄影个展的第一回,我不得而知,不过让自己着实得瑟了一回。
说起我沉湎于手机摄影,《上海日报》王捷的报道是说,自从有了“爱疯”的手机后便一发不可收,因为是熟稔的媒体朋友,从旁的观察与推断不无道理。然而,真正的发端却来自另一位媒体界的朋友,《南方周末》的记者王寅。他是一个诗人,也喜爱旅行和摄影。两年多前,他将自己在世界各地游历的手机摄影作品编辑成《摄手记》由北三联出版,他送了一本给我。书里那些充满诗意的文字和影像给了我对手机摄影最初的印象。本来也想请王寅兄再接再厉出个续本,因种种原因未果。不料却诱发了我开始实验手机摄影的冲动。于是真的一发不可收了。
拍得多了,自然就去思考手机摄影与传统单反摄影的差异。手机摄影有优势吗?显然,单反照相机物理上的负重与手机的轻巧并不是比较的核心,可是运腕自如自在的拍摄和全天候的随机拍摄确实是手机的一大优势。虽然,就画质而言,今天的手机摄影尚不能够与数码单反比肩,然而,局部与细部的观察与表现也有着手机摄影的自由空间。想清楚这些问题,我由此开始了拍摄目标的捕捉与发现。罗丹的那句话还是蛮受用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于是乎,早晨起床,弥满雾气的玻璃窗就成了我拍摄的兴趣所在;于是乎,上班时走入车库看见墙壁上宛如水墨的雨漏痕就是我的标的物;于是乎,午间食堂泛着高光和虚影的桌凳也纳入我视野;当然,阳光和灯影下摇曳生姿的花影和叶影让我也觉得十分妩媚;甚至雨中透过玻璃看见变形的晾衣架和电线杆也充满韵律。由此我对手机摄影也越来越依赖。
有时朋友小聚,我也是在忙乎着拍东拍西,拍桌椅的影子构成,拍光影的幻化,这般的执拗也每每引发朋友们的不满。有个老朋友爱戴鸭舌帽,投在墙上的身影很有特征,我总是不失时机地拍将下来,他由此落下了心结,谓我“偷窥”,甚而刊文将我所有的摄影都牵强附会地调侃说是“偷窥”。其实,我对人像拍摄兴趣缺缺,倒是觉得许许多多平实的事物值得静观细察,趣味盎然。譬如,一汪雨后倒影婆娑的水潭、一方有着揭痕的海报、一处构成丰富的脚手架或空调隔板、一扇满是锈蚀和泥淖的铁窗,等等。这个过程中,“明窥”所在多有。在窥探中发现拍摄的价值,发现美的构成、美的意象。有一次与艺术家朋友在虹梅路老外街会面,恰逢世界杯转播,我发现黑色的桌面折射出球场色彩斑斓的画面很有美感,就低头趴在桌面上寻找拍摄角度,怪异的姿态让一旁球迷侧目与疑惑,也让朋友很扫兴。还有一次,我在做汽车保养时,对着一旁的消防箱拍摄,旁人也是一头雾水,后来这件作品在展览里展出,几个画家朋友都对裹卷的水带所呈现的肌理和画面张力颇为称许,作品的题目叫《不要打开》,我也颇为自得。
“人人都是艺术家”,博伊斯的这句名言同样让我振奋了一把,也让我对手机摄影有了新的理解。摄影不再是精英主义摄影家的专利,每个手机拥有者都是决定性瞬间的主宰。我谓之为微摄影,是因为微信的图文媒介为手机摄影提供了一个公共空间,就这个意义而言,它就是数字时代的一种公共艺术形态。我在《东方早报》刊发的《微摄影:一种洞察事物的艺术态度》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将继续洞察与窥探,秉持手机,一“控”到底。
(编辑:刘颖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