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兰朵》海报 资料图片
表现《茶花女》场景的绘画 资料图片
歌剧(Opera)的词源为拉丁语“opus”。歌剧作为一种融合音乐、戏剧、诗歌、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舞台表演艺术,也是声乐艺术中难度最大、最具艺术魅力的重要艺术形式?。歌剧注重对人性冲突的渲染和对人物心理的刻画,给人以听觉享受、思想启迪。自诞生以来,歌剧便以其独特魅力征服了无数观众的心,在艺术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被誉为“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而且,歌剧也是其他音乐流派的重要灵感来源,如艺术歌曲、电影配乐、音乐剧和流行音乐等,为现代流行艺术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雏凤清声,歌剧走出亚平宁半岛
歌剧诞生至今已有400多年,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的意大利佛罗伦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经济繁荣,这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赞助。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艺术家对古希腊戏剧的研究热情高涨,认为古希腊的单音音乐更纯粹、更有表现力,一群人文主义者和音乐家组成“卡梅拉塔”社团,致力于复兴古希腊的舞台表演艺术,于是将音乐与戏剧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主要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当时的意大利权贵阶层有许多重要场合需要表演助兴,如婚礼、狂欢节、军事庆典等,早期歌剧诞生后,就承担了此类“晚会”的社会功能。
据相关资料考证,历史上第一部歌剧是1597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上演的《达芙妮》?。这部歌剧由雅各布·佩里作曲,奥塔维奥·里努契尼作词,但其乐谱已经遗失。此外,由里努契尼撰写剧本,佩里和卡契尼作曲的《尤丽迪茜》,乐谱保留完整,被视为现存最早的一部歌剧。该剧于1600年首演,以庆祝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和马丽·德·美第奇的婚礼,情节内容表现多是独唱,演出反响热烈,成为标志性事件,代表着歌剧这种新兴的艺术形式获得了官方认可。
其后,歌剧逐渐走向成熟,由佛罗伦萨传播至整个意大利,威尼斯、罗马、那不勒斯成为当时意大利歌剧发展的重要中心。歌剧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多个剧团,这些剧团以城市为单位,以剧场为核心,在相邻的文化区域内进行交流演出。剧团还成体系地培养出了大量剧作家和歌者,吸引了不同国家的年轻人,进一步推动了歌剧在欧洲范围内的发展。在这个时期,歌剧创作灵感主要取材于古希腊神话、罗马史诗等故事,除了娱乐之外,还带有教化作用。歌剧音乐使用通奏低音,咏叹调注重旋律优美华丽,展示歌手技巧;宣叙调用于推动剧情发展,节奏接近口语。歌手有一定的自由权,可以在通奏低音规则范围内加入花腔、装饰音等。乐器主要采用琉特琴、羽管键琴、小型柜式管风琴、低音维奥尔琴等。
意大利歌剧的奠基人蒙特威尔第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总结了前辈们的经验,又丰富了演唱方法,增强了戏剧性。他善于挖掘人性中闪亮的东西,作品《奥菲欧》《尤利西斯返乡记》等进一步完善了歌剧的形式和表现力。在蒙特威尔第的歌剧中,宣叙调充分发挥了诗的抑扬,增强旋律的美感与和声的丰沛感,形成了令人“兴奋激动”的风格,通过运用丰富的和声、多样的乐器组合以及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剧情复杂度增加,确立了歌剧的基本结构与形式,使其更具观赏性与表现力,吸引了广泛的观众群体。
1637年,世界上第一座歌剧院——圣卡西亚诺歌剧院揭幕,这是威尼斯第一座面向大众、公开演出的歌剧院。歌剧院的建立让歌剧从皇室和贵族的垄断中解放出来,开始向普通观众开放。市民阶层买票即可入场观看,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欣赏到歌剧表演,歌剧艺术也由此进入了辉煌繁荣的时期。蒙特威尔第从曼图阿搬到威尼斯之后,为当地剧院创作了三部歌剧,其中于1642年创作的《波佩亚的加冕》是他的最后一部歌剧,演出时间近4个小时,主人公尼禄和波佩亚都被塑造得栩栩如生,也由此开启了根据真实历史事件创作改编歌剧的先河。
在蒙特威尔第、卡瓦利、切斯蒂等大师的努力下,意大利歌剧声名大噪,欧洲王室、贵族纷纷邀请大师去创作、表演。1660年,马扎林大主教邀请卡瓦利到法国,专门委托他创作一部歌剧《爱人阿喀琉斯》来庆祝国王路易十四的婚礼。歌剧翻越了阿尔卑斯山,走出亚平宁半岛,征服了整个欧洲,在法国、英国、德国、奥地利、俄罗斯等国家开花结果,迎来了歌剧蓬勃发展的盛况。
百花齐放,歌剧扩散到全球
法国是除了意大利外歌剧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让·巴普蒂斯特·吕利将意大利歌剧与法国宫廷芭蕾、诗歌相结合,创作出了庄重、华丽且舞蹈性强的法国巴洛克歌剧,他的音乐以力量为人所知,快速的乐章充满活力,哀伤的乐章情感深刻。吕利创作的频率很高,平均每年一部,代表作品有《阿尔切斯特》和《卡德摩斯与赫耳弥俄涅》。吕利与基诺一起定下了歌唱悲剧的“规矩”——五幕加一个序幕,序幕主要是颂扬国王的文治武功。当时的法国歌剧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有诗人写剧本,作曲家创作音乐,画家设计布景,舞蹈家设计舞蹈,还有高度进化的舞台技术,能够完成旋转、升降等高难度的舞台调度。吕利得到“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宠信,国王一纸令下,除了吕利执掌的“皇家音乐和舞蹈学院”,其他地方都不得有音乐伴奏的戏剧,从而减少竞争。当时许多音乐家都生活在吕利的阴影下,法国歌剧的发展也受到限制。
“世界主义者”亨德尔是德国作曲家,年轻时周游列国,其后定居在伦敦,开创了英国歌剧的新时代。亨德尔的音乐作品尤其是歌剧作品,在巴洛克时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亨德尔参与创办了“皇家音乐学会”,担任音乐总监负责上演歌剧,并创作了一些他最著名的作品,如《朱利奥?凯撒》《罗德琳达》等。亨德尔博采众长,吸取了欧洲各国音乐的闪光点,各地蓬勃发展的新乐器都引入他的歌剧里,他的创作思路非常开阔,只要有利于增强歌剧表现力,都能用“拿来主义”借鉴吸收。亨德尔的歌剧音乐融合了德国的复调音乐技巧、意大利的流畅旋律和英国圣咏的优良传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他善于运用丰富多变的音乐手段来描绘人物性格,将歌剧中的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使音乐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和表现力。亨德尔是“剧场里的人”,将演出效果放在第一位,可以为一个头牌歌手量身定做咏叹调,也能够为了现场演出效果临时改写乐谱,删节、替换是家常便饭。“乐圣”贝多芬对亨德尔的音乐非常推崇,认为亨德尔真正懂得用简洁的手段制造感人的效果,贝多芬晚期的作品受亨德尔影响很大。
巴洛克艺术在18世纪已是落日余晖,与此同时新的艺术形式已经孕发出勃勃生机。德国作曲家格鲁克将奥地利、法国和意大利的歌剧艺术融会贯通,开创了自己的风格。格鲁克针对巴洛克歌剧的种种弊端,提出了音乐应服务于戏剧的理念,对歌剧进行了改革。他简化了音乐形式,增强了剧情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以《奥菲欧与尤丽迪茜》为代表,在咏叹调、宣叙调、合唱及乐队编制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推动了歌剧审美向自然真实情感表达的方向转变,摆脱了过度炫技的不良风气,为古典主义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法国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大力支持下,1774年,格鲁克全新创作的《伊菲姬尼在奥利德》在巴黎歌剧院首演,演出获得巨大成功。该剧突出了音乐的戏剧性,英雄主义主题得到强化,显示出歌剧改革的强大生命力。卢梭还特意撰文热情介绍和高度评价了这部作品,并与格鲁克建立了相互支持的友好关系。
与此同时,法国保守派也不甘失败,于1776年请来了意大利作曲家尼科洛?皮钦尼,在巴黎引起了一场激烈的论战,即歌剧史上著名的“格鲁克派和皮钦尼派之争”。格鲁克代表改革,皮钦尼则代表了传统的意大利歌剧。1779年,皇家音乐指导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他让皮钦尼与格鲁克打起了歌剧“擂台赛”,两位作曲家根据欧里庇德斯的同一个故事各写一部歌剧《伊菲姬尼在陶里德》,结果自然是皮钦尼落败。
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后,代表旧王朝审美趣味的巴洛克歌剧也逐渐衰落,新兴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帝国将军、市民阶层更喜欢诙谐风趣的喜歌剧,巴黎歌剧院上演的剧目也随之发生变化。
在格鲁克歌剧改革后,歌剧进入了古典主义时期,剧作家将目光从诸神、君王身上移开,转而歌颂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美,描写社会和自然界中的人,音乐摆脱过度炫技,回归自然真实的情感表达,表现力突破了单一氛围的弊端。古典主义歌剧使用更简单的旋律与和声,更平等地对待管弦乐队和歌手,加强了合唱、合奏的功能,展示角色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咏叹调的装饰性较弱,表现力较强,宣叙调更具音乐性和旋律性。这一时期,交响曲开始登上歌剧舞台,“音乐之都”维也纳成为歌剧的殿堂,风格独具特色的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位艺术巨匠交相辉映。莫扎特的歌剧创作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他的作品题材多样,如《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等,从唱词、对话到音乐全都具有德意志民族特点,开创了德奥民族歌剧风气的先河,为德意志民族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莫扎特在歌剧创作中广泛运用了重唱、合唱、咏叹调、宣叙调等多种音乐形式,并将它们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歌剧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人物性格鲜活生动,旋律优美且富有情感层次,极大地推动了剧情发展和矛盾冲突,增强了歌剧的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通过对不同社会阶层生活的描绘反映了时代风貌。其作品在欧洲广泛传播,提升了歌剧艺术的综合水准,成为后世歌剧创作的经典范例。
19世纪的浪漫主义歌剧,受到“情感论”的美学观点影响,在创作上以崇尚自由、激情和运动为主要特征,主观感情色彩浓厚,重视彰显民族音乐主题。威尔第的《茶花女》《弄臣》《阿依达》等作品,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人性情感以及民族独立等主题,对爱情、自由、正义等题材进行了细腻而深刻的刻画,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相互呼应。
19世纪晚期,法国的“自然主义”和意大利的“真实主义”盛行,这在歌剧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普契尼是真实主义歌剧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歌剧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物和事件,反映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欢离合,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情感张力。普契尼可以说是“票房的保证”,诸多作品都在世界歌剧院热卖。他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出深刻的人性和动人的情感,如《波希米亚人》中对艺术家贫困生活的描绘,《蝴蝶夫人》中对巧巧桑悲惨命运的刻画等,都展现了真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图兰朵》是普契尼最后的作品,未完成的部分由他的学生弗兰科?阿尔法诺根据草稿完成,歌剧中运用了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曲调,赋予了该剧浓郁的东方色彩,卡拉夫的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更是广为流传。
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社会生活、经济、科技、人文思想等方面发展迅猛,引发社会心理的种种变化,各个领域都在求新求变。在歌剧艺术创作上,人们更加注重个人主义,不愿因循守旧,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被激发出来,音响、演奏器材丰富多样。此时歌剧艺术向全球扩散,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各种流派不断涌现,较为著名的有印象主义歌剧、表现主义歌剧、新古典主义歌剧等。出自阿尔班?贝尔格之手的《璐璐》是表现主义歌剧的经典之作,以其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和独特的音乐表现手法而闻名,通过对女主角璐璐复杂的情感和命运的描绘,展现了人性黑暗面和社会现实。该剧从首演开始便一直争议不断,其音乐部分的先锋性,在今天听来依然很难为大众所接受。
现代主义音乐思潮对歌剧产生了深刻影响。勋伯格的《摩西与亚伦》运用无调性、十二音体系等技法,打破了传统调性的束缚,增加了音乐的不稳定性和紧张感,同时运用了复杂的复调音乐技法,各声部之间相互交织、对抗和补充,展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戏剧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观众的传统审美观念,但也为歌剧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表现力和可能性。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歌剧与电影、电子音乐、舞台特效等手段相结合,增强了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例如菲利普?格拉斯与罗伯特?威尔逊合作的《沙滩上的爱因斯坦》,将极简音乐与抽象的舞台画面相结合,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效果。此外,歌剧还与流行音乐、摇滚、爵士等风格进行跨界融合,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群体,进一步拓宽了歌剧的表现边界,使其在现代多元文化的娱乐市场中不断探索创新,适应时代的需求。
歌剧传播至美国后,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表演形式。在18世纪到19世纪,英国的歌剧、戏剧、民谣歌剧不断传入美国,对美国歌剧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也出现了一些本土的歌剧创作者和作品,但整体上还处于对欧洲歌剧的模仿和借鉴阶段。20世纪初,美国歌剧开始寻找自我风格,纽约逐步成为世界音乐的中心。1910年,纽约乐府歌剧院上演了康弗斯创作的歌剧《欲望之笛》等作品,但当时小型歌剧和轻歌剧是美国歌剧的主流。直到1935年格什温写下三幕歌剧《波吉与贝丝》,才真正代表了美国风格,产生了世界性的深远影响。20世纪中后期,美国歌剧的创作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出现了无调性、序列主义等现代音乐技法的运用,同时也有一些作曲家坚守传统的调性语言,如汤姆森、巴伯等。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歌剧融合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元素,如欧洲古典音乐、非洲音乐、印第安音乐等,还吸收了爵士乐、蓝调、拉格泰姆等美国本土流行音乐元素,使歌剧音乐更具活力和时代感,与传统欧洲歌剧音乐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经历四百年的发展后,歌剧依然保留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全球范围内,歌剧市场规模相对稳定但增长较为缓慢。经典歌剧作品依旧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频繁上演,如《卡门》《茶花女》《图兰朵》等,这些作品具有深厚的艺术底蕴和广泛的观众基础,其演出质量和制作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在意大利、德国、美国等国家,歌剧有着深厚的传统和较为固定的观众群体。但受到电影、电视剧、网络视频等冲击,歌剧总体受众规模在整个艺术市场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歌剧也在不断地探索与科技的融合,以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元和沉浸式的艺术体验。
(作者:金珂宇,系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编辑: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