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师从著名摄影家吴中行,搞了40年摄影,在退休之后竟然玩起了视频制作……在常州摄影圈说起刘文彪,“无人不知”可能夸张了点,“鼎鼎大名”则非过誉。这个年已七旬的老人,以他紧随时代、不断创新的步伐,在摄影和视频创作中徜徉,玩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不久前,在刘文彪位于新北区的工作室内,记者采访了这位身材瘦小、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人,忆起往事、谈起对艺术的理解,他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
与吴中行的情缘
刘文彪是土生土长的常州人,生于1945年。家境优渥的他从小受家庭熏陶,十分喜爱艺术,1968年就有了第一台照相机——海鸥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120块钱买的,是当时一年的工资呢!”
上世纪70年代初期,一个偶然的机会,刘文彪在红梅公园遇到著名摄影家吴中行先生。刘文彪之前就观看过吴中行的摄影展,深为震撼,遇此良机当然不能错过,主动上前自报家门。也许这就是缘分,20多岁的刘文彪和70多岁的吴中行先生从此亦师亦友,直到吴中行1976年去世。
刘文彪深得吴中行指点,获益匪浅。“吴中行的风格就是画面唯美,照片看上去像是画一样,有一种江南水乡的味道。”这种风格影响了刘文彪几十年,让他的摄影作品显得淡雅、秀美、宁静、自然,散发着浓烈的吴文化韵味,一直到2006年入选第21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的《雪夜图》(右下图)仍然呈现出强烈的“吴氏风格”。
在学习知识和技巧的同时,给刘文彪印象更深的是吴中行的热情和善良。刘文彪记得,第一次跟吴中行出去创作是到无锡拍太湖,晚上住在浴室里,“他一下子给了我10卷黑白胶卷,鼓励我多尝试、不要怕浪费,要知道当时这种胶卷卖1.8元/卷,我月工资也才36.9元。”
40年摄影之路
上世纪70年代,刘文彪被借用到工人文化宫从事摄影宣传工作。在这段时间里,他在市总工会和工人文化宫的支持下,组织20多期摄影学习班,学员涵盖全市厂矿企业的工会和宣传科,培养了大批摄影骨干,现在活跃在常州摄影圈的有不少都曾参加过当时的学习班。
正是由于摄影特长,刘文彪1980年来到卫生系统,从此在摄影宣传的岗位上一直干到退休。“本来在原来的单位可以加工资了,如果换工作的话就不能加,但是我觉得,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幸福的,还是选择了离开。”
数十个春夏秋冬,刘文彪潜心研究摄影,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求创新,尤擅风光小品和静物摄影,多幅作品在全国、省市的比赛、展览中入选和获奖,其中,和吴锦瑜合作用画面表现故事的摄影小说《蜜月里的悲剧》获第二届全国卫生美术摄影展览摄影三等奖,《请饮安全水》获第三届全国卫生美术摄影展览摄影一等奖;上世纪90年代末,刘文彪还曾赴欧美交流、讲学、考察,并成功举办《走入欧洲》、《美国之行》大型摄影艺术作品展览。
60多岁玩起视频
2010年,早已退休的刘文彪跑了3趟上海世博园,他深刻意识到,相比起静态的摄影,动态的视频更有表现力,必将具有广阔的前景。于是,抱着玩的心态,他策划成立视频工作室,从搞了几十年的摄影道路,一步跨到了视频创作的路上。
“这也可以说是圆了我心中的电影梦。”刘文彪说,早在1983年他就参加由卫生部在长春电影制片厂举办的摄影学习研修班,自此心中就有了个电影梦。但直到数码影视设备逐渐普及,他才能花不多的钱购置摇臂、滑轨等设备,拍起了电影。
与一些人用摄像机不同,刘文彪喜欢用数码相机拍视频,在他看来,数码相机的色彩、聚焦等效果比摄像机更有优势,在拍摄有艺术感的画面时更适合。他认为,视频和照片一样要注重构图和画面的和谐;用视觉画面表达内容,既要是看图识字,又不只是看图识字,充分运用视觉语言表达思想内涵;镜头的过渡既要平稳,又要在逻辑范围内制造惊奇,这样才能吸引人。
正是凭着这样的追求,刘文彪策划制作的电视散文片《永远的河道清洁工》获省水利厅比赛一等奖;他为刘国钧职校制作的系列校园文化电视专题宣传片也颇受好评;为常州市创作的优秀歌曲制作mv30首,在中国常州网、乐享时光微信公众号播出。
虽已满头白发,刘文彪脑海中一直萦绕着一个念头:拍一拍常州的文化、名人和运河,“我是一个老常州,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制作与众不同的文化片,展示常州的历史和文化。”
(编辑:刘颖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