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晚,台湾著名当代艺术家、艺术评论家、导演陈传兴先生,在北京举行新书发表会,推出其在大陆出版的第一本艺术评论文集《银盐热》,并与陈丹青一同畅聊摄影、影像、艺术的诸多趣事。
活动主题为“灵光不再”,意指“当影像呈现在观众面前时,它的灵光已经不在了”。约十分钟长的开场短片,由40许张的影像构成,选自陈传兴先生即将在央美美术馆开幕的展览《未有烛而后至》,本次新书发表会也是为展览预热,展览中有大量由他手工冲制的照片原作,“还多少带那么点灵光的意味”。
陈传兴:我弄不懂为什么要拍这些照片
在随即展开的对谈中,两位陈先生在灵感来源时达成了惊人的共鸣,“我不知道为什么要画这些画”,“同样的,我弄不懂我为什么要拍这些照片。”
谈及摄影的思路时,陈传兴说有一种类似梦境的体验,越是试图解释,越是难以言说,但内心总是被某种情绪缠绕着、追随着。“虽然我可以说得很清楚我在哪年哪月哪日怎么拍的,那天的天气、阳光是什么样的,我拍了哪些人,他们做了哪些动作,但这些照片在我面前我就是看不懂了。”
两位陈先生都有在法国长期留学的经历,谈起求学体验时,陈传兴先生坦言“书本上文字的这些知识只是水面的一层,风吹过去可能有各种不同的波纹,你可能中国的东风吹了,日本的东风吹了,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可是水面下到底是什么?老师不讲,但可能是比较重要的”。
陈丹青:留学生的代际差别源于国家情况变化
陈丹青先生指出两人留学境况的不同之处,“你们留学是搭二三十年代那批人的末班车,此后的情况就大不同了”,而“人文思想学科的差不多要到70年代末以后才开始有人出去”。八九十年代出去的人跟今天的留学生心态更是不一样,他们不再依赖于感受,不再依赖于灵感做创作,而更多的依赖于背后的系统,或者是从西方得来的研究方法。陈传兴总结说,“他们进入了温顺的年代,像我这样莽撞、突破界限的人看不到了”。
陈丹青认为究其本因,是国家情况的变化所致,“批评一个群体挺困难的,80、90后都有各种各样的情况,但是似乎跟50、60后确实是有区别,区别是在背后,现在孩子出去,国家情况不一样了。”
陈传兴:数位时代的每个人都极度自恋
在照片的讲解环节,陈传兴先生讲述了对摄影跟时间的关系的独特体验,试图通过摄影做出自己的解释,这也是跟数位时代的一个很大的不同。“数位时代就是我们一个器官,所有人就是一只手的长度,我们每个人都有手机拍照,手伸出去就拍了,每个人极度自恋,自恋不止拍自己,周围他吃的东西,他要向全世界人宣告,这就是我的存在,我就是这些影像。所以这个时候原本胶卷的那种时间性、那种想要做一种永恒的欲望,突然之间被混碎掉了,所有东西都被很零碎,不一定是片刻,也不是暗洞,不是非时间,只是一个被抽离的时间,随便什么时间。人其实是飘散在这个很迷离的无根无据的所谓的大数据、大世界里面。”
陈丹青:艺术家最重要的作品一定在20岁之前
在谈到绘画和摄影的差别时,陈丹青说,影像是可以无休止的谈下去的,而手工绘画不一定能做到,在影像中可以有绝对的经典的片刻。伟大的摄影作品的诞生,是上帝让他按下了快门,要有一种先天的灵性。“我主张艺术家在10几岁到20几岁,你最重要的作品还没有出来,你基本上完了,没有大器晚成这件事情。大器晚成一定是早会的,而且早就在做了,你才叫做晚成。”
悼亡是陈传兴摄影作品的重要核心之一。他镜头下的死亡有种奇特的现代性,传承千年的周礼与当时当代西化的台湾,形成了一种非常特殊的哀歌。“对我来讲,这次展览,照片里面传递了一个蛮重要的概念,这是跟西方艺术史风格比较接近的,我常称是我的巴洛克风格。它并不是来自于古典主义,反倒比较接近巴洛克的破碎的、混杂的、后现代。后现代其实是一种巴洛克平化、简化的说法,以及螺旋的、开放的。”
阮义忠:他唯恐把事情讲得太白
陈传兴的两位多年好友,摄影家阮义忠先生、郑森池先生也来到了现场,谈及与陈先生的交往,阮先生说,“毫不夸张,他是我认识的朋友当中书读得最多的”。陈传兴的跨界背景及对多领域的精通,让他的文字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阮义忠评论陈传兴的文章“有如刻意蒙上一层烟雾,处处充满隐喻、双关语,仿佛要留下线索让读者探秘,唯恐把事情讲得太白”。
据陈传兴先生介绍,这是他十年计划中的第一个展览,总共有五个展览,平均每两年一个,以简单的编年方式呈现。下一个展览是离开台湾在国外,主要是欧洲、巴黎、美国,直到1986年回到台湾期间的作品,也全部是黑白的;第三次展览全部是彩色的,从七十年代在台湾,甚至八九十年代,有的是幻灯片,有的是彩色底片;第四个展览全部是拍立得的;第五个展览回到自身和家庭,包括孩子的整个成长,自己和爱人的衰老等内容。
《银盐热》简介
《银盐热》封面
当人们开始使用数码相机的时候,也就是遗忘了底片、暗房等主导传统摄影的银盐时代。在这个转变的时刻,作者试图追溯影像在历史中所呈现的意义,探寻银盐系统的深层含义。
本书集结了作者有关摄影的评论,跨越美学、社会学、历史学、符号学、现象学等领域,为读者带来最具震撼的影像思考。其中关于《明室》一书的深度书评,也成为理解罗兰-巴特的经典文献。
陈传兴先生简介
图为陈传兴 拍摄:陈立宏
陈传兴,艺术家、艺术评论家、导演。法国高等社会科学学院语言学博士,行人出版社创办人,台湾清华大学副教授,2012年获法国艺术与文学勋位(军官勋章)。师承法国电影符号学理论大师克里斯蒂安?麦茨(Christian Metz)。长期耕耘哲学、精神分析与影像论述等领域,同时是作家、摄影家、艺术评论学者与电影创作者。拍摄纪录片包括《移民》、《阿坤》、《郑在东》、《姚一苇口述史》,担任文学电影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第一系列总监制,并亲自执导《如雾起时——郑愁予》、《化城再来人——周梦蝶》。
(编辑:刘颖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