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在摄影与公益中得到心灵满足

2015-03-23 09:47:01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

   


子夏作品《迦叶见花》。


摄影家子夏。


“觉与不觉——子夏观念摄影慈善义展”在关山月美术馆展出。图为展出作品《佛性》。


作品《万物皆佛》


作品《佛眼》。


作品《观自在》。


子夏的摄影作品《观自在》。

  为“幕天讲坛乡村诗歌行动”筹集善款的“觉与不觉——子夏观念摄影慈善义展”3月20日起在关山月美术馆展出。在展览现场,摄影家子夏接受了记者专访,带领记者参观展览的同时,一身白色旗袍的她出现在满堂空灵宁静的摄影作品中间,也带出了一段充满禅味的人生故事。

  拍摄是在与自己对话

  此次参展的近50幅摄影作品包括《观自在》和《思与惑》两个部分,是子夏近三年来的最新创作。从十年前拿着长焦镜头去拍摄大山大水,到今天用微距镜头拍摄一花一叶中的世界,子夏经历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十年前,我爱上了风光摄影,希望到大山大水中去放空心灵,忘记现实中的烦恼,而55岁之后,我改变了拍摄方式,这样的拍摄是面对自己的内心,是与我自己的对话。”三年前,子夏退休,离开了工作,她第一次有了很多时间去面对自己,而三年中,她的哥哥和父亲相继离世,亲人的离去触及到她的灵魂,让她更多地去思考生命的归宿,“觉与不觉”系列的摄影作品就产生在这样的思考之中。

  三角梅、喇叭花、小蜻蜓,甚至是一只不知名的虫子,都可能是子夏镜头下的主角,在拍摄这些图片的时候,子夏的镜头距离拍摄对象往往只有5厘米距离,与普通的拍摄方式相比,这样近距离的凝视,拉近了拍摄者与拍摄对象的距离,对于子夏来说,拍摄的过程也是一个与花对话、与佛对话的过程。

  这些图片大多经过多次曝光而来,其中的元素,包括姿态各异的佛像,都来自于子夏生活游历所得。她往来于各大博物馆和寺庙之中,那些精妙的佛教艺术品给她带来心灵的平静。其中她最喜欢的是位于成都近郊的鹿野苑私立石刻艺术博物馆,这里收藏着大量汉代到唐宋时期的佛教造像,博物馆独特的建筑形制采集自然天光,让身处其间的观众感受到佛离人的距离很近,用子夏的话说,就是“有一种穿越的感觉”。子夏拍下这里的天井,和一尊莲花座上的佛像双足,用这些元素组合成了作品《空》,这是在哥哥去世之后,子夏创作的作品。这双在天井光线中出现的双足,正是哥哥留在子夏心中的印迹。

  镜头里的一花一世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出的每幅摄影作品中,几乎都有佛像的出现,但这些佛像大多并不是人们习惯的正襟危坐、肃穆庄严的模样,而是充满了人的情感,有的抱膝而坐,有的蹙眉沉思。尽管拍摄了这么多与佛有关的艺术品,但子夏本人并不是一个佛教徒,她以一个艺术家的敏感,用艺术作品表达自己对佛与万物的理解。

  子夏的作品《佛眼》取材于她在加德满都游历时拍摄到的一双眼睛,这双眼睛里充满平静,子夏认为,佛就是以这样平等的眼光来看待世间万物的。一花一叶,一只小小的虫子,在生命面前,都是平等的。作品《佛性》拍摄的是趴在三角梅叶片上的一只虫子,这是子夏在自家院子里发现的,“头一天晚上,我就发现它趴在那里,到了第二天早晨,它竟然还在,我一下子就被感动了,这样脆弱的生命,却这样顽强,它的生命也许短暂,但也有自己的追求。”作品《迦叶见花》中的花是一朵怒放的合欢,这也是子夏特别喜欢的一种花,因为合欢开放时特别灿烂,几乎像是一下子爆开的,而凋谢也特别快,一朵花只有几个小时的花期。在近距离凝视这些生命的过程中,子夏看到每一个生命都很特别,而无论是强大还是弱小,生命的本质其实是一样的。而在这些生命里,子夏也看到人类的影子。比如作品《疾走的鸟》,主角是沙滩上一只大步疾奔的白鹭,它大步向前的身影不正像是今天繁忙社会里来来往往的我们,一心向着前程奔去,而忽视了身边日升月落的风景。

  英国诗人布莱克写下过这样的诗句:“掌心握无限,刹那是永恒。”在《觉与不觉》中,子夏用花卉和飞鸟比作芸芸众生,给寻常物象以生命的焕然一新,这样探寻人精神世界的尝试,也暗合着佛法中的“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水墨无常表现内心变化

  “摄影就像写作一样,需要积累素材。”这批作品来源于子夏近三年来的持续拍摄,而现代摄影技术则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加自由和丰富的表现空间,使得她可以放开自己的想象,完全表达出心目中对美的极致追求。

  在子夏的摄影镜头里,世界唯美而宁静,她花费几千个小时,精心制作了这些图片,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观自在》和《思与惑》两个系列的作品采用了不同的材质。《观自在》中的作品采用了收藏级相纸,而《思与惑》中的作品却采用了特制的手工宣纸,作品中更增加了很多水墨的印痕。子夏用蘸墨的毛笔在水中搅动出痕迹,再用相机快速记录下这一过程。于是在《时空》、《惑》、《寻》等作品中,观众看到的是萦绕在佛像周围如烟似幻的水墨痕迹。子夏说,这部分作品有水墨的感觉,因为在她看来,水墨的流动变化,正如人内心的变化无常一样,丰富而无迹可寻。

  在此次展览中,子夏自己最喜欢的作品是最近刚刚完成的《慈渡》,画面主体部分是对着墙面拍摄的,但在展厅的灯光下,却有一种光亮的幻觉,好像是一望无际的水光。画面下方是一条若隐若现的小船,看上去就像是这条载着人的小船在向着光明的彼岸希望而去。子夏说:“摄影是很魔幻的,在我家的案头上,就摆着这样一条小船,我常常想,这样一条船荡漾在水面上,它能把人带到哪里去。这幅作品让我觉得,人生没有尽头,但有希望。”

  让诗歌回乡点亮心灵

  摄影是复数性的艺术,“觉与不觉”系列数量不多,每一件作品的印数在6到8幅之间,此次展出的都是一号作品。作为一次慈善义展,这些作品将全部在展览之后售出,所得款项全部捐赠给“幕天讲坛乡村诗歌行动”。这一公益活动由《精英》杂志的“幕天讲坛”和《诗刊》中国诗歌阅读馆共同发起,子夏和丈夫刘海星,是活动的发起人之一。

  在子夏看来,摄影是一项养心的活动,而做慈善,更是如此。“去年开始,我有了强烈的做慈善的愿望,希望晚年能过一种对别人有帮助的生活。”2014年秋天,子夏、刘海星与几个诗人一起参加“幕天讲坛”活动,来到一所偏僻的乡村小学,这里的孩子们渴望知识、渴望文学的眼神感动了子夏,让她想起自己知青时代做乡村教师的经历,“孩子们拿着书追着作家签名,在他们眼中我看到他们对文学的热爱。”更让子夏感慨的是,这些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这让作为母亲的子夏,想起年轻的时候和孩子的分离,“那时候我的女儿刚刚两岁,我到英国留学,因为条件不允许,只好把女儿留在国内。两年之后,当她回到我身边,常常问的一个问题就是,妈妈,你为什么不早点接我过来?”提到当年和女儿的分离,子夏一下子泣不成声。她坚信,这些留守儿童内心丰富的情感需要通过诗歌来表达。

  “中国有7000万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未来,也就是中国的未来。他们的人格塑造,也关乎着中国人性格品质的塑造。以诗歌的方式介入农村青少年的心灵成长,符合中国悠久的诗歌传统,符合中国诗歌抒发情感,崇尚自然,追求健全人格的传统。诗歌对于语言修辞能力的训练,对于继承历史文化丰富的营养,有着极大的作用。”刘海星这样解释此次活动的由来。“更重要的是,诗歌是唯一不借助任何工具抒发个人感受的形式。”他介绍,“幕天讲坛乡村诗歌行动”将召集一批中国优秀诗人,尤其是具有农村生活和受教育背景的诗人,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自己成长的母校,在乡村学校建立诗社,筹集诗集,担任指导老师,并推荐学生诗歌在媒体发表,未来还将进一步设立相关奖项,以诗歌的形式影响乡村青少年的心灵。

  子夏希望,诗社建立的第一首诗,是孩子写给父母的,“我想,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看到这样一首诗,可能会对他们的人生产生影响。”

  (编辑:刘颖娜)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