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线”
刘智彬
我是一个用相机采集样本的记录者,天安门广场是采集中国人本真状态样本的最佳场所。我的目的,就是让观众与原始的样本直接面对,直接接触。——王铁为
轴是什么?
轴是中心。“车无轴不行”,轴是无论左右颠簸,却始终逃不脱的中心,一个生命轨迹围绕运行的中心。王铁为的“中轴线”摄影展为我们揭示了轴在社会中的存在和意义。
“中轴线”摄影展是王铁为长时间辛劳工作的总结,集中展示了对“轴”的思考和追问,以图像和观众直接对话,为大家奉上一道现实感观和哲学思考的盛宴。铁为通过照片让人恍然清醒的认识到生活的本质,这是一种敏锐的体察,也是一种深沉的关怀。
生活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铁为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一种答案,那就是个体的生活、人的记忆、社会的运行冥冥中是有一个“轴”的。这个轴是难以超越的潜在力量,可以说是生活的永久性规律,也是社会发展所遵循的规律,甚至是人类生存所面对的根本问题。
铁为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提出采用了一种客观的手法,如他的自述一样,是作为一个采集者利用“原始的样本”,提供人的生命历程最本真的状态记录。因此铁为的摄影地点选在了一个地点:天安门。无需多言,天安门做为悠久历史的中国政治、权力的中心,其代表性成为采集中国人本真状态样本的最佳场所。通过天安门,透视整个城市,透视中国整个社会,透视民众整体人生状态。
此次展览,包括大前门系列、天安门系列、故宫系列三组对比的图片,在空间形成一条中轴线,这是作品名称“轴”的最直接意义和来源。
大前门系列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即记忆的“轴”。2005年10月,为迎接奥运会的召开,前门地区改造拆迁工作全面展开。这片自明清以来沉淀中国历史和文化,见证商业的迅速发展,承载老北京人记忆的文化商业老街区,即将在人们视野中消失。铁为用影像记录了这一真实宝贵的历史变革,这些珍贵的照片成为一去永不返的尘封记忆,这是很伤感的事件。到2008年,原本世居在这里已迁移到郊外的老北京人将在远离城市中心的新家中收看奥运会的电视转播,存在了几百年的前门胡同将改建成宽阔的道路,东奔西走的汽车将在此尽情撒欢,以它们的喇叭声庆祝奥运会的胜利召开。
我们可以从照片中清晰的看到作者的记录:
2006年4月的一个深夜,巨大的风带来30万吨沙尘降落北京城。我看见零星的汽车停靠在这片残垣断壁前,在霓虹灯的掩映下,显得异常鲜艳夺目。
也可以看到原来的住户在写着“拆”的标记建筑前留影,不管多么破败狭窄,那曾是他们的家。夜色的探照下,老人孩子,显得那么伤感,可以感觉到岁月的沧桑和街坊间人情的温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熟悉的地名和建筑,西打磨厂、西兴隆街、鲜鱼口等等,只是此时的街已经不再兴隆,也许拆迁之后会更加热闹繁华。
可是,一片你生活半生的土地,别管它是寻常巷里,老房旧瓦,在你的心中它是最亲切最难忘的,是你的根,你的轴,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你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太多的记忆,与儿时伙伴的玩耍,亲人的记忆,恋爱中的故事,生活中的家长里短,这些都是你的生命见证,这块土地在,你的记忆就在。伴随着推土机的轰鸣,记忆与情感所寄托的实体一下子消失了。一些熟悉的物品在残砖烂瓦之间,在施工的探照灯前显得那么陌生,似乎在倾诉什么,又似乎只有沉默。风烛残年的老人,稚气的孩童,不得不在生活中搬迁,也在精神和情感上搬迁,面对残砖碎瓦的怅然所失,和自己曾经心爱之家被毁的心酸、留恋之情以及精神的无所适从感充满了心怀。
我们开始认识到,轴也并不只是在牵引我们,约束我们,同时也是一个寄托,一个根,一个支撑,一个人生运行的规律,一种默默存在的向心力。生命中总有轨迹可寻,当铁为的作品把这个轨迹揭示给我们看时,我不想用终极关怀,人文关怀之类的大词来形容,我只是用心去感悟铁为的思想、手法和意图。他没有关注那些娱乐世俗的极尽戏剧的事件和图像,他的作品和艺术手法,朴素中带有一种低调却深刻的情感关怀,让人感觉到影像并不单纯是记录,它应该有个承载。有一种是承载理想的,有一种是承载现实的,铁为的作品属于后者,承载作者对现实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记录了奥运背后的故事,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变迁,个人记忆与社会变革之间的矛盾冲突。人是有情感有记忆的动物,人的情感需求有时候不是物质能够满足的,个人的记忆与时代的记忆纠缠相错,有欣喜,也有失落。
如果说大前门系列带有一种伤感的叙事风格,那么天安门系列则更加直观,它想要揭示的是社会的轴,历史的重大规律。天安门的意义是深厚的,多少艺术家如此热衷这一题材,从社会主义共和国初期董希文的巨幅油画作品《开国大典》,孙滋溪的油画《天安门前》(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之后到张晓刚、岳敏君、余旭鸿、马嬿泠、章剑等等一大批以天安门为题材创作的作品,似乎天安门成为艺术家永远不竭的创作源泉。然而,他们的天安门却是艺术家臆想中的天安门,是主观表现和符号化的产物,是不用读解,而直达其意的话语媒介。铁为的天安门是真实的记录,天安门广场上的众生既不神圣,也不隐秘,而是真真切切的人。在全球化自由经济的今天,天安门不再成为董希文、孙滋溪那个时代可以引以为豪的照片背景,也不是像岳敏君画中呈现的一种戏拟,而是从一座“神坛”演变为了一个“景点”,是客观的令人信服的面孔写照,关于天安门对于每个民众的意义和影响。
细观天安门系列,这些照片似乎并没有采用多少专业技巧处理,没有艺术照的隐涵晦涩,来的那么直接,那么纯净,就是一种真实的记录。然而把这种客观的记录放在一起,又如此的撼动心灵。天安门广场前每个人都是最真实的状态,被记录的人丝毫没有意识到摄影镜头的存在。浏览每一张照片都似在观看一场现实剧,不同年龄、性别、阶层的人的生活场景,一场浓缩的全民社会大画卷。席地休息的农民工,意气风发的成功人士,相聚又分离的恋人,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好奇懵懂的孩童,沧桑的老人,这些人对于天安门可以说是过客,这种即时抓拍的感觉忠实记录着这些过客和这个时代的面孔。天安门的轴心号召力把众多的过客集中到一起,这就是社会的“轴”。这是一种神秘的力量,将来自各地毫无关系的人集中到一块场地,一块本身拥有强有力的轴心力量的场域——天安门,它揭示了一种关系,任何人超脱不了个体的轴,众多个体又围绕着社会的轴。社会的运行和排列看似无序,其实是有一定规律的,透过这些“面孔”我们可以一窥本质。天安门代表权力,代表政治,代表社会的轴心,是平凡老百姓向往的圣地,也是经历过文革时期的一代人的伤痕象征。中国民众生活中,政治、权力这些隐形的“轴”在默默起着作用,每个人都被卷入时代的洪流。
铁为的作品可贵之处是没有任何歌功颂德之处,也没有任何夸张变形之处。看这些面孔,你会发现他们没有那种天子脚下洋洋得意的陶醉和满足,尤其让人难忘的是天安门前那最真实而又最富戏剧性的场面:许多人趴在金水桥前的道路栏杆上,身后就是天安门。在这样宏大的背景下,露出不同神情的脸,展示了整个社会的精神状态。在天安门前仍然有喜怒哀乐各种表情,有期许,也有失落,这些人仍然活在他们世俗的生活中,难以摆脱生命磨砺的纠缠。这就是个体生命历程的“轴”。与此强烈对比的是旁边皇族服饰留影纪念,在这里普通老百姓都可以穿上皇族服装,坐上龙椅,过一把皇族瘾,这些游客流露出满足会心的笑,又带着一点僵硬、生涩。也许只有拍照留念的这一刻才能脱离真实的生活和身份,进入一种心满意足的悬浮状态中去。无论是想超脱个体的“轴”,还是个体要超脱社会的“轴”,都只会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
也许前两个系列记录的是瞬间景象,此时此地。那么故宫系列着意于对历时性的思考,此地但不限于此时。以故宫静止的视角来表达对人生存流动的一种恒常的思考。故宫是静止的,人是流动的,流动才是人最真实的状态。每个人都经历着不同于别人的人生,然而每个人的生命都会有一个轴心,每个人都会被它牵引,逃不掉也甩不开。
这组照片着意去体现这种动静的概念,通过动静的对比来表达一种人生观念,一种平时体会不到的时间感和真实感。故宫系列让人感觉到人群和时光的流失,感受到人们脚步和精神的流动。这种影像是一种熟悉而又陌生的场景,是日常易见但又忽视的东西,是让人震撼而又不太能轻易亲近的东西。铁为的作品摒除了更多主观的变形和夸张,因而对于记录老百姓真实的生活更有助益,而且这种助益有着技术的支持和情感的切入,同时这种真实的记录并未影响人类对思想、观念等抽象信息再现的无穷潜力。由于影像的直接记录,使它体现为一种过度的真实,有时候这种最为具象的东西反倒成了最为抽象的情感表达,凝结成为一个“轴”,许多人共同的“轴”。这件作品关注了个体在庞然都市之间的生存状态和情感需求,是关于整体,关于生活的真实写照。
从这点来看,铁为的作品从纪实出发,却没有停留在单纯的纪实层面,而是将一个个普通人的生活从个体中抽离出来,形成一个普遍性的规律,是对中国人的普遍生活的思考,这就是人类生存的“轴”。在这些路人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国老百姓的民生,是人为之人的社会特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命历程。他的作品让我们发现了个性与理性思考得以存续的另一个图像空间,展开对人生“自发性”的深刻追问。
记忆的轴、社会的轴、个体生命历程的轴、生存的轴,铁为提出了对这些“轴”的思索和发问。人似乎都是在作不规则运动,然而总是脱离不了这个轴,脱离不了什么是真实的话题。“时光如白驹过隙”,这种真实的让人讶异的图片为我们的生活做了另一种诠释,不同于平常易见的报纸或杂志的图片。这种毫无影像虚构的图片却让我们进入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思考世界中来,这些图片与商业无关,也没有关注社会大事件,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是静静的把真相展现给我们。社会的大事件是偶然,铁为的“轴”关注的是人生的必然。[NextPage]
王铁为的作品不同于商业传媒营造的光造陆离之镜,也没有摆出一副人道主义高高在上的拯救姿态,而是用图像展开对城市化进程和人生轨迹的深刻追问,以及充满思考性的影像纪实。如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斥着消费时代的图像,这种读图的快感归功于商业传媒营造的都市幻象,他的作品显然有意的远离这一倾向。“轴”是个体与整体,瞬时和亘久,结果和历程,奋争和生存的对立话题,在中国日新月异的改造和变革中,冷静的思考这些问题是一个关注社会并富有责任心的艺术家的可贵之处。而揭示现实的意义在现今猛如洪流似发展的社会成为一面可以借鉴的“镜子”。对规律的认识和思考,对“轴”的全新认识,或许可以使将来的世界成为另一种模式,一种令人期待的模式。
2007年11月22日于北京798厂
王铁为简历
2003 年 “一直摄影”三人展,重庆
2004 年作品《天安门》,“数码时代的影象现实”展,平遥国际摄影节,
2005 年作品《天安门》,Dorint Novotel, 比利时
2005年作品《一天—天安门广场与解放碑广场》(与田涌、鄢雨、马宁合作),平遥国际摄影节“此岸的彼岸”当代艺术展
2006 年作品《大前门》,重庆国际影像艺术节
2006 年作品《沙尘之日》,中国(青海)三江源国际摄影节
2006 年 《画幅决定态度—首届5×7照相双年展》 平遥国际摄影节, 北京TS1当代艺术中心
2007 年 “北京闪电首展:放开” 北京
2007 年 “亚洲观察,民众与梦想” Il Ramo d´Oro,IL Soppalco,意大利
(编辑: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