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已久的三影堂在这个夏末迎来了德国摄影家康迪达·赫弗的大型个展《论方法》,展出了赫弗从1974年到2015年长达41年的作品。这个时节的三影堂别有味道,阳光透过树叶洒在灰色的砖墙上和绿色的草坪上,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个小院儿都是个光与影的世界。而走进赫弗的展厅后,又好像进入了另外一个光与影的世界,却比外面的世界更加冷静、细腻和完美。这次在三影堂展出的作品不仅有赫弗的大画幅成名作《莱茵德意志歌剧院》,也有早期的土耳其劳工系列作品。更加有趣的是,这次展览还涵盖了赫弗近年来在中国的习作,胡同、工地、烤鸭还有梨园图书馆……赫弗眼中的中国到底和我们的日常有什么不同?
不过对于中国的观众,赫弗的名字也许还比较陌生,下面让我们来听听她的故事。1944年,赫弗出生于德国勃兰登堡一个新闻记者之家。年轻时的赫弗堪称“学霸”,履历上满满都是求学经历:1964年到1968年,赫弗在科隆艺术学院学习摄影;1970年到1972年,在汉堡学习银板照相法;1973年到1982年,赫弗进入杜赛尔多夫艺术学院,先后学习电影和摄影。赫弗是摄影大师贝歇夫妇早期杰出学生的代表,也是彩色摄影的先驱之一。他们和随后的几代弟子一同组成了鼎鼎有名的“杜赛尔多夫学派”。在这个学派里,赫弗也许不如托马斯·鲁夫那样名声远扬,不过也闻名于其完美的技术和严谨的方法,为摄影逐渐成为主流艺术形式的一员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正是基于赫弗这样独特的摄影特点,本次展览的侧重点并不是要展现笼罩在单一作品上的光环,更不是要体现这41年来艺术家的心路历程,而是要不带任何主观情绪的科学的讨论方法。赫弗曾经说过:“拍照有一类方法,处理相片有一类方法,展示作品亦有一类方法,这三种方法同等重要。”对于日益壮大的摄影爱好者群体,这位严谨的德国女摄影家为我们带来了哪些值得借鉴的方法呢?
摄影并不是一件人云亦云的事
众所周知,赫弗以拍摄建筑的内部结构著名,她甚至不允许她的取景中有任何人类的存在。然而赫弗早期的成名作却是关于客居德国的土耳其劳工。这些土耳其劳工背井离乡来到德国,他们的身影遍布街边、公园和杂货店,为一成不变的德国社会添加了一道新奇的风景。赫弗被他们所吸引,抓拍他们的生活,甚至还和他们成为朋友,参加他们的聚会,探访他们的家庭。可是渐渐地,她对这样的人物摄影丧失了兴趣,为自己闯入别人的私人生活感到不安。
在创作中,赫弗发觉让自己更感兴趣的反而是没有人物存在的场景:房间的装潢、对称的摆设,还有公园里的座椅……在她看来,这些无人场景反而更能体现出人存在过的痕迹。于是她开始痴迷于拍摄各式各样的内部空间,从火车站这样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到空无一人的博物馆、图书馆,还有歌剧院……她的每张照片都能体现出建筑自身的“个性和生命力”。
从自身熟悉的内容出发,在不断地尝试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是赫弗给予我们的启发。别人拍花你也拍花,别人拍鸟你也拍鸟,别人拍西藏你也拍西藏……可遗憾的是,摄影并不是一件人云亦云的事。拍摄自己真正能够理解和诠释的主题,在它们身上注入自己的想法,并且坚持下去,如此这般拍出的照片才能令这个世界感动。
“摄影也是有组织的活动”
赫弗的每张照片都不是突发奇想的神来之作。在拍摄每一个建筑物之前,赫弗都会查阅资料、咨询朋友,为的是更多地了解主题的内涵;在拍摄过程中,赫弗会尝试不同的角度,并且使用不同的光源,自然光、闪光灯、打开窗帘、关上窗帘……就这样反复尝试;赫弗还需要事无巨细地准备各种摄影器材,获得建筑物正式的拍摄许可。由此可见,“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虽然是老生常谈,却也是真理。
更令人惊叹的是,布展的时候,从照片印刷质量到照片尺寸的选择,从作品在展厅内的摆放到展厅内光线的布局,从幻灯片的放映到书籍的展示,从专著的纸张到作品的相框,这所有的一切赫弗都亲自把控。至此我们仿佛已经忘了这个艺术家的存在,展现我们面前的俨然是一个为梦想付诸努力的完美主义者。原来在摄影的世界里,其实并没有信手拈来的杰作,因为“摄影也是有组织的活动”。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