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非常摄影展展示的摄影作品
罗兰巴特曾经说过,“摄影以其霸权镇压了其他类型的图像,不再有版画,不再有具象绘画,只有一种以摄影为模式的具象绘画,因受迷惑而顺从摄影”。于今看来,上世纪70年代的这种断言并不全然如此。就像当初摄影出现之后,与安格尔齐名的德拉罗什(paul delaroche)和数十年后至上主义先驱马列维奇都曾预言“绘画已死”,然而,绘画与摄影如同一对怨偶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依旧存续和交织。诚然,摄影的魔力之强大在今天早已跨越了艺术种属的边界,她也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重要推手,安迪沃霍就是佐证。与此同时,如同人们讨论绘画性范畴所陷入的胶着,摄影的发展就是从摆脱最初的绘画主义开始的。从纯粹派、新即物主义一直到抽象摄影和主观摄影等等,都不同程度围绕着如何发挥摄影自身的特质和性能,表现摄影者与拍摄对象的复杂关系。无论纯粹派所谓以准确、直接、精微和自然的方式去表现对象的光色、线形和肌理;还是超现实主义追求发掘人类的“心灵世界”和下意识活动,捕捉灵感和表现梦境;以及抽象摄影所呈现的费解和多义的影像,无疑都反映了拍摄者的视觉立场。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手段的进步不是摄影艺术的主宰,问题的核心仍然是“观看的方式”。就这层意义返观非常摄影的林林总总,不管他们援用的手段是与现代主义摄影时期几乎相同的多次曝光、剪切、拼贴、近摄、微距,还是他们现在得以依靠的数码相机和电脑的技术支持,关键所在乃是艺术思想的标识和意图的存在,还有不同的语境差异,换言之,乃是特定文化语境之下个体艺术创作风格的形塑。这当然是创新价值的体现。所谓“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非常摄影的摄影家们或宏观或微观、或具象或抽象、或感性或理性地进行了自我的图像演绎。“我看见的你,是我自己”,这句话似乎是古人“心像”之谓的注脚。
其一是从大自然的宏大与精微之美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生命共同体的深刻意义。作为一个文物修复专家,邓庭毅的自然观与艺术观显然是独特的。他选择自然的山石与壁画的叠合,折射出历史的悠远感和力度感。《石/装束》就是用镜头在石上寻找震撼心灵的画面,通过石头错落有致的原始纹理,以及石雕若隐若现的场景轮廓,多重叠加,营造史画般的视觉冲击效果,画面中无序的色彩又带来变幻莫测的想象空间。同样,我们在陈忆风的《贺兰彩》里看见了自然风物与人文历史交织的亘古之美。
其二,从东方文化智慧中汲取能量,创意性地表现静穆内省的生命意象和美学追求。在老摄影家杨信生的作品里得以观照中国艺术化物象为心像,返照自我、静穆内省而厚积薄发的生命意象。碎片化的梦境(《飞向梦乡》等)在他的画面里成为色彩与旋律的织体,绚烂至极。其《灰色时段的皱褶》则“素以为绚”,有着水墨意趣。
还有从当代文化语境和艺术表征出发,表现城市人文意象及其思考。城市是现代文明最集中最丰富的的载体。在现当代文学和艺术样式中,城市意象表现汗牛充栋。摄影作为视觉艺术形态以其精彩的“瞬间”固化了城市的图像叙事。在管一明的《强光下的印刷品》(《纸上撞见》)系列里,将城市文化传播习见的海报现成品作为拍摄对象,运用“杂糅”的制作和拍摄背景的选择,营造漂浮感和神秘感杂糅的城市情境,进而通过拍摄定格完成对当代城市魔幻意象的形塑。
又及,在非常摄影的作品里,与绘画创作的时间性流程以及“预谋”效果不同,摄影的瞬间性和“偶发”效果也是值得关注的美学趣味。为苏州河留下图像文献的陆元敏显然在偶然中发现了这样的瞬间:《晃动中的乌龟》、《隔着鱼缸的肖像》、《恍惚而过的人影》,看似“草率”的记录却捕捉了世间万物生命图谱的脉息。徐明松的《圣音》也是在匆促的脚步里对路边教堂黄昏下晃动的掠影,却寄寓隽永,宛如有通感之娱。作家陈村则是直接用摄影实践自己在文字符号码放之余的“玩趣”。他的《桃子熟了》不由令人想起新即物主义摄影家韦斯顿的《西班牙甘椒》,而他的《透光的手》更是令人咋舌,摄影的魅惑总是跳脱和超越我们的日常经验而呈现“异象”世界的生动。罗恺豪的作品富于动感,画面的张力来自速度与曝光过度构成的虚影,也易使人联想起未来主义绘画的动态美感。偶发也好,预谋亦罢,无论如何,非常摄影的摄影家们就是要突破常态的界限与抑制,他们要在观看的方式(way)上走出自我的路数(way)。——“日常生活最不被注意的东西与最有美感和震慑力的东西联系到一起,世界由此被颠覆。”摄影理论家林路如是说,斯言斯然。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