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口腔内溃疡滋生的照片,拿给3个网络问诊平台上的若干名不同医生问诊,却得出了众多不同的诊断和处方开具。家住安徽的小李今年疫情期间帮助父亲使用网络问诊的经历,如今已经成为父亲抨击“网络不靠谱”的重要依据。(12月1日《中国青年报》)
笔者作为一名医生,对同一位病人在网上得到不同的诊断表示理解。这是因为,口腔内溃疡可以确定为一种反应,其中一名医生认为是“口腔发炎”,这个用语虽然不太规范,但也谈不上有错。至于“舌炎引起的口腔溃疡”和“念珠菌感染”这两个诊断,也都符合炎性反应大类。
问题在于,诊断一旦深入和细化,就暴露出网络问诊的短板。口腔内炎性反应可以通过照片加以判断,但炎症是无菌性炎症还是由细菌引发,就很难如此判断。如果由细菌引发,则需通过检验等手段来加以辨别。但网络隔着屏幕,无法通过检验等手段来鉴别诊断,而医生的经验和直观印象容易出错,“同病不同诊”就很难避免。
这就是为什么,互联网诊疗只允许复诊、不允许初诊的原因。复诊意味着诊断而明确,医生只需按照诊断开处方即可。然而,诊疗不仅过程复杂,而且充满变数,复诊病人有时需要更正或增加诊断,原有疾病导致的并发症也属于新的次级诊断,这些都是复诊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对医生和患者造成困扰。
克服网络问诊“同病不同诊”短板,除了要坚守只复诊不初诊等规则之外,还需制定更加细致的规则。比如,对于复诊患者的并发症诊断,究竟算初诊还是复诊,应加以明确。
进阶版的互联网诊疗,应在现在的基础之上,多开发远程听诊、远程超声、远程检验等互联网诊疗专用设备,并通过医患协助等方式,在两方参与的情况下,完成互联网隔空诊疗。这方面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除了互联网诊疗设备需要创新开发之外,管理规则也要同步完善。
此外,互联网诊疗除了两端的医患,还应该鼓励第三方参与,比如,患者所在地的实体医疗机构和药店等。这样一来,互联网另一头的医生可以得到线下医疗机构和药店的协助,不仅能避免出现“同病不同诊”等现象,而且检查和配送药品等制约互联网诊疗发展的难题,也有望得到化解。
(编辑: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