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最有声望、卖价最高的艺术家之一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的回顾展前天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尽管画家本人没有来中国,但展出的58幅绘画已让观众粗略了解到他从1963年至2007年的创作历程。不少观众惊讶地发现,所谓“模糊照片画”仅是其创作的一小部分。
在发布会上,出借里希特展品的德国收藏家布尔达和赞助商朗格还分别向中国地震灾区捐献3万和2万欧元。
“模糊绘画”不是全部
此次里希特1963年-2007年绘画回顾展的作品,来自德累斯顿国立美术博物馆、巴登-巴登市弗里德尔布尔达美术博物馆以及一些私人收藏家。主厅里大幅色彩绚丽的抽象绘画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不过对艺术圈内人来说,在东侧偏厅中那些根据照片绘制的“模糊绘画”更吸引人。在前日的贵宾预展中,不时可以听到嘉宾们议论,“某某某不是就模仿这种画法吗?”
实际上,模糊照片画仅仅是里希特创作的一小部分。过去40多年内他尝试了多种不同风格的绘画:上世纪60年代德国激烈争论重新扩军备战时,他画了模糊的美国军机“野马梯队”;70年代,概念艺术和极简艺术界认为绘画已死时,他创作了一些有精细局部的抽象画;80年代,他画了欧洲古典绘画中常出现的蜡烛、骷髅;到90年代,他似乎又喜欢上了色彩鲜艳的抽象风景画。
艺术家本人不喜“作秀”
艺术家本人没有来华出席开幕式。德累斯顿国立美术博物馆馆长罗特(Martin Roth)解释说,这首先是因为里希特已经76岁了,坐飞机长途奔波比较困难。“其次,他一向低调,正像他曾经说的,超过五个人的场合他就不愿意说话了。他知道一旦来的话中国的媒体、艺术家会要他发言、解释作品,但他不喜欢作这种‘秀’”。不过,他强调里希特很重视这一展览,亲自选定了作品,并根据图纸对布展提出了意见。
在中国影响比在德国还大
里希特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中国艺术家影响最大的画家之一。承认或者被批评家认为受其影响的艺术家包括一长串名字:张晓刚、谢南星、周铁海、杨少斌、李路明、何森……
策展人格茨·阿德里亚尼说,里希特常翻画册,知道张晓刚等中国艺术家,也了解有中国人受他启发,“里希特在中国的影响比德国还大,也许是因为德国的艺术家都努力要脱离他的影响”。
一位不愿意公开姓名的北京策展人称,“展览的布置有点问题,没有突出真正重要的作品,可能是因为展厅太小而作品多吧”。展览将持续到7月5日,期间美术馆还将举办讲座等公共教育活动。
(编辑:谢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