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行》
田世信《鲁迅》
向京《不损兽》
展览:感同身受
展期:2018年8月24日-11月25日
地点:松美术馆
去年秋天初探松美术馆,仿佛置身世外桃源,甚为惊喜,写下了一篇《这是一个拥有199棵松树的美术馆》。一晃眼一年过去了,就在我开始质疑松将怎么续写馆藏大展的时候,一个名为《感同身受》的中国当代雕塑展览拉开了帷幕。虽然我不是一个鉴赏雕塑的行家,但好奇心驱使我再次来到这里,以一个普通观众的身份探究一下“换装”后的松美术馆。
远观松美术馆还是那么极简和冷静,和外面嘈杂的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刚刚进门就看到园区内散落着多件雕塑作品,松间有奇石、有行走的巨人还有彩色的孩童的脸,给人带来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我想这就是雕塑展的优势之一,作品和场馆可以有机地融为一体。只是这一年的光景,“松”已经增添了不少人气,如今这里已经是各路网红小姐姐的拍照胜地,行走间生怕挡了美女们的镜头。虽然和“世外桃源”渐行渐远,但是这大俗和大雅间的反差也是颇为有趣。
这次酝酿已久的中国当代雕塑展,为观众带来了老中青三代、八位艺术家的四十多件雕塑作品。展览取名为《感同身受》也颇有深意,参展艺术家向京曾经说过“雕塑是媒介”,我想松希望用这次展览来让观众体会艺术家和作品之间的关系,观众和作品之间的关系,通过雕塑这个“媒介”和艺术家想要表达的想法产生共鸣。展览在按照不同艺术家划分的同时,还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名为“体觉”,着重体现参展作品的不同材质;第二部分名为“色醒”,着重凸显作品的外观和触感。因此,观众既能体会到不同年龄层、不同性别的艺术家的鲜明特色,又能同时看到陶、石、木、青铜和大漆等不同材质的奥妙之处。
参展艺术家中最具威望的当属央美雕塑系教授田世信。1941年生于北京,如今他已经77岁高龄,依然在不懈地进行艺术创作。田世信的曾祖父是经营古董玉器的商人,因此他从小耳濡目染,对中国传统艺术充满了兴趣。他曾师从吴冠中和卫天霖等大师,这让他的西方艺术形式中总有抹不掉的中国情结。
在诸多创作题材中,田世信最为钟情中国历史人物,从古代的老子和屈原,到近代的鲁迅和谭嗣同都是他曾经刻画过的主题。在创作这些历史名人雕塑的时候,田世信从不人云亦云,而是从他们的文学作品着手钻研,试图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比如参展的鲁迅人像,就一改教科书上“横眉冷对”的犀利形象,展现给我们是一个跷着二郎腿、抽着烟斗,仰天思考的平和老人。
他的另一件参展作品——老子像就更加让人大跌眼镜,高高在上的老子竟然向我们吐舌头!田世信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一个历史典故“刚柔之道”。相传年迈的老子曾经张开嘴巴让孔子看,问他,我的牙齿掉光了,可是为什么舌头还在?借此告诉世人“牙齿是坚硬的,所以早就掉光了;舌头是柔软的,所以它至今还在”。原来老子也会卖萌呢。
钟情于马的王伟也是一位来自央美雕塑系的教授,他1968年出生于北京。马历来是中外艺术家偏好的题材,因为它们性情驯良、体态矫健,而怎么把马创作出自己的风格便成了难题。王伟尝试了马的不同姿态和部位,还将一个创意尝试用不同的材质展现,试图体现出同一形态的不同内涵。他特意雕刻了一只临盆的母马,凸出的腹部展现了母性光辉。
而王伟作品中让我最感兴趣的却不是马,而是本次展览中最巨大的一幅作品《行》。出现在园区里的这座雕像高达几米,是一个身材瘦削、低头疾行的裸体男人。据说马云曾经买了三座一模一样的雕塑放在阿里的西溪园区内,于是《行》一时间引起了阿里员工的热议,每个人都对作品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其实艺术作品并没有特定的含义,因此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诠释,而这些不同的理解其实也正是每个人不同内心世界的映射。也许你在此时此刻正在纠结着什么,你便能从作品身上看到什么。
中国当代雕塑展怎么少得了女性的声音?向京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她曾经被媒体誉为“天才艺术家”。她善用隐喻,刻画现代社会中的一种不安和迷茫。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的作品《不损兽》。
《不损兽》被安放在美术馆地下一层的天井里,好像自己住着一个小房子。天井只有一面是白墙,其余三面是玻璃,所以观众几乎从哪里都可以看到这只小兽,于是它好像成了地下一层展区的主角。一般的雕塑作品,无论是猫、狗还是马,都有现实版本可以对照,可是我绕了一圈,左看右看都没看出它到底为何物,似马非鹿,似鹿非狗。原来它出自于《山海经》中记载的动物“不损”。虽然它看似弱小,却刀枪不入、百毒不侵,是一只永生的小兽。
离开“松”的时候,路过了王伟的雕塑《行》,天空中正巧有一架飞机向相反的方向飞过,逐渐消失在了天空中,此刻我体会到了艺术家尽力刻画的消融感,仿佛这座雕塑也随着飞机消失在空气中,而我也随之走出了美术馆的大门,从一定意义来讲,这算不算一种“感同身受”呢?摄影/陈吴越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