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荷兰驻华大使馆举办活动邀请此间艺术爱好者,一同细品荷兰黄金时代的招牌艺术家伦勃朗名作《犹太新娘》。
作为世界上博物馆最密集的国家之一,荷兰同样拥有众多值得参观的博物馆。据悉,中荷在博物馆方面一直都有合作,去年的十一月末,第三届中荷博物馆、美术馆管理培训在北京举行。当时培训的主题之一就是伦勃朗的著作《犹太新娘》,荷兰驻华使馆为此收藏了《犹太新娘》3D打印版的复制作品,3D打印不仅可以分析颜色的运用,也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与材料来发现作品的另一面,甚至可以触摸到作品。
《犹太新娘》原作创作于1666年,是伦勃朗晚年的精品。梵·高曾赞叹:“你知道吗,我只要啃着硬面包在这幅画的前面坐上两个星期,那么即使少活十年也甘心。”当日,荷兰大使馆邀请中国“85后”学者杨好现场导赏这一不朽作品,杨好毕业于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艺术史专业,硕士学位,其艺术史作品《细读文艺复兴》今年初出版以来颇受此间读者认可。
杨好认为,《犹太新娘》集中体现了伦勃朗画中的戏剧感,她认为,伦勃朗其实是一个“戏剧制造者”,“艺术史最大的价值在于虚构,而不是真实的,所以我首先的是觉得伦勃朗他没有创造任何一个真正的人物关系在,就是你可以想象他们是父女,你可以想象他们是夫妇,也可以他们是兄妹。伦勃朗给我们留下太多空间,因为伦勃朗想表达一个抽象的主题,这个抽象的主题就是他在晚年不断失去的主题,亲密性。”
杨好带领当日观众领略了《犹太新娘》处于静止的七分钟,人物摆设在画面里,而伦勃朗制造的光影和笔触加强了这些效果。同时,她还将追溯回伦勃朗生活的十七世纪的荷兰,伦勃朗所制造的戏剧性和人为效果和那个时代息息相关。
此次活动系“荷兰日”活动之一,据悉,荷兰驻华大使馆在一年中的不同时段里在中国各地的许多城市举办这一庆祝活动。每期荷兰日都有其自己的主题。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