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塔莉娅·玛卡洛娃(Natalia Makarova)
芭蕾编导生涯 ——
1974年,为ABT编排《舞姬》第三幕中的《幽灵王国》。
1980年,编排全本舞剧《舞姬》,从而使ABT成为第一个排演该剧的西方芭蕾舞团。N.玛卡洛娃首次根据M. 彼季帕原创对该剧最后一幕进行改编,恢复了这一名著的最初的戏剧结构和矛盾冲突。
为众多国家芭蕾舞团排演《黑暗的王国》。如加拿大国家芭蕾舞团、英国国家芭蕾舞团和旧金山芭蕾舞团等,并为皇家芭蕾舞团、瑞典皇家芭蕾舞团、斯卡拉芭蕾舞团、澳大利亚芭蕾舞团、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科隆歌剧院……
为伦敦节日芭蕾舞团和里约热内卢大都会歌剧院编排新版《天鹅湖》。
为ABT、加拿大国家芭蕾舞团、韩国环球芭蕾舞团和旧金山芭蕾舞团编排《帕基塔》。
娜塔莉娅·玛卡洛娃13岁进入著名的瓦加诺娃舞蹈学校(原俄罗斯皇家舞蹈学校),在学校的一个特殊实验班里,她接受了严格而近乎残酷的训练,仅用六年时间完成了九年的常规课程。
芭蕾演员生涯 ——
1959年进入基洛夫芭蕾舞团,被迅速提升为主要演员。
1965年赢得瓦尔纳国际芭蕾舞比赛的金奖。
1970年9月4日,加盟美国芭蕾舞剧院(以下简称“ABT”),以首演《吉赛尔》开始新的艺术生涯。在ABT演出了大量保留剧目,曾与许多大师合作,如:安东尼·图多尔,乔治·巴兰钦、杰洛米·罗宾斯和格伦·泰特利等。
1972年与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开始合作,演出剧目包括《天鹅湖》、《吉赛尔》、《睡美人》、《仙女们》、《曼侬》、《大地之歌》、《乡村一月》、《协奏曲》……
作为客座艺术家,与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斯图加特芭蕾舞团、加拿大国家芭蕾舞团、丹麦皇家芭蕾舞团、伦敦节日芭蕾舞团、斯卡拉芭蕾舞团、贝嘉的20世纪芭蕾舞团以及罗兰·佩蒂的马赛芭蕾舞团……合作。保留剧目《奥涅金》(于1985年获得伦敦“旗帜晚报奖”)、《舞姬》、《火鸟》、《堂·吉诃德》、《葛蓓莉娅》、《关不住的女儿》、《巴黎圣母院》、《卡门》、《普鲁斯特》、《年轻人与死神》、约翰·克兰科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雷蒙达》和《仙女》。
专门给N.玛卡洛娃创编芭蕾作品的有杰洛米·罗宾斯,阿什顿、泰特利、麦克米伦、约翰·诺伊迈尔、罗兰·佩蒂的、贝嘉、冯·荷克、乌尔夫·盖德。
涉足广泛的玛卡洛娃 ——
电影、电视领域:电视作品有为BBC撰写和推出的《芭蕾明星系列》、《芭蕾巨星》和《列宁格勒传奇》(BBC)、《在自己的课堂上》(第四频道)和《娜塔莎》(泰晤士电视台)。拍摄了电影版《天鹅湖》、《吉赛尔》、《罗密欧与朱丽叶》和《舞姬》。玛卡洛娃还撰写并推出了BBC纪录片“铁路之旅系列”《从圣彼得堡到塔什干》。
1979年,诺普夫出版社出版N.玛卡洛娃的《舞蹈自传》。
1991年,为德洛斯唱片公司制作的《白雪公主》、《伊万王子和青蛙公主》和《火鸟》配音,所有作品都获得了“美国图书馆协会奖”。
出演的首部百老汇音乐剧是《足尖上》,此剧赢得“托尼奖”的“音乐剧最佳女主角奖”、美国“戏剧委员会奖”“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奖”以及其他许多大奖。1984年,在伦敦西区主演《足尖上》,赢得“劳伦斯·奥利文奖”。
1991年,作为戏剧演员,在英格兰奇切斯特艺术节上首演歌舞剧《同志》,之后转到伦敦西区演出。
1992年,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演出舞台剧《怨女痴男》。
1997年,在奇切斯特艺术节上演出乔治·萧伯纳的戏剧《错姻缘》。
玛卡洛娃小姐在英国最近的表演是 ——
诺埃尔·科沃德的戏剧《快乐的精灵》,扮演埃尔韦拉一角。
上演并指导的作品有:瑞典皇家芭蕾舞团《吉赛尔》(2000)、皇家芭蕾舞团的《睡美人》(2003)、俄罗斯柴可夫斯基帕尔姆芭蕾舞团的《天鹅湖》(2005)、阿姆斯特丹荷兰国家芭蕾舞团的《舞姬》(2007)。
(实习编辑:庞云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