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起香港高校到内地招生,如今已13年。前十年港校热,每年都有高考状元投奔,内地名校北大清华等相形黯然。然而近两年内地考生报港校人数逐渐减少,部分高校减少二至三成,“港校热”不断降温。
今年几所港校报考人数比去年又稍有下降。广东今年高分尖子周于敬、卓信成、谢瑾等,虽然都得到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全额奖学金承诺,但最后都选择了清华、北大。
现象
昔:三年录走广东九状元
今:两年仅有两状元选择
内地报考港校人数骤然下降
香港高校内地招生始于1998年,当时只是委托内地高校“代招”,名额仅限10到30名。2003年CEPA签订后,教育部允许港校直接在内地招生,但限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后来招生范围不断扩大,2004年10省市,2005年17省市,2006年20省市。招生人数也在扩张,2005年超过1000人,2006年达1300人。2007年,招生范围扩展至25省市,招生人数攀升至1400人,“港校热”达到极致,一些省区高考状元也趋之若鹜,有的甚至放弃北大清华赴港求学。一时间北大清华沦为“二流”的声音开始流传。
据统计,从2005年至2007年,共有来自内地15个省市的30名总分状元选择港校。其中广东状元最多,共9人。2007年在广东15名总分和单科“状元”中,有7人报考港校,最终4人就读,三人落选或因未得奖学金放弃。而北大、清华当年在广东仅录到4名状元。
2008年转折开始,广东文理科总分状元齐赴北大,其他选考科总分状元和单科状元,也大多首选北大和清华。仅英语单科状元杨振帆录到港中大,“港校热”有所降温。
2009年广东6名状元仅政治科总分状元陈嘉琦报考港校,其他选择内地名校。数据显示,当年内地报考港校人数下降了20%至30%。今年,几位港校内地招生负责人表示,最后数字还没出来,但预计报考人数稍有下降。
探因
港校说:
低分考生减少报考也不再是留学跳板
对港校报考人数减少,港校招生负责人普遍认为是理性现象。“前几年报的学生很多,但大多抱尝试心态,对港校的教学质量、环境、招生标准不够了解,高、中、低分数段学生一窝蜂报考。”香港科技大学发展与公共事务处负责人说,香港科大往年报考人数最多时达6000多人,今年是3400多人,几乎少一半,但生源质量并没有降低,录取平均分逐年提高。“减少的大多是低分段考生”。
香港大学中国事务处招生处主任范冠豪也说,5年前申请人数多很多。“但面试时只有三四成学生可以流利说英语,这两年申请人数少了,但英语水平都很高”。
港校招生负责人认为,港校并未被冷落,而是找到了真正的“目标群体”,不再是内地学生的“留学跳板”。
香港浸会大学中国事务主任田园认为,报考人数减少并不能纯粹理解为“港校热”降温,而是招生趋稳定了。以往许多学生考虑到港校国际化程度高,把港校当留学“跳板”,对香港的教育并不了解。“现在的学生已非常了解,是真正想到香港读书”。也有部分想留学的高分学生高中阶段已分流到国外高校,不需以港校当跳板。
港校高昂的学费及较高的消费水平也让一些考生望而却步。虽然奖学金很丰厚,录取学生中30%-60%能拿到奖学金。但仍有高分考生难获全额奖学金,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考生大多会放弃录取机会。去年,广东选考政治科总分状元陈嘉琪就因与香港大学的奖学金申请没有谈妥,放弃报读港大。
香港中文大学入学及学生资助处负责人表示:“港中大通常需补充投档,因为很多高分考生拿不到全奖就会选择放弃。”[NextPage]
考生说:
国际化差距在缩小更加看重文化积淀
往年不少高考状元弃清华北大等内地名校投奔港校,近两年突然“回归”了,高分考生们是怎么想的?今年广东高考尖子周于敬和卓信成、谢瑾,此前曾接到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全额奖学金的承诺,但最终都选择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他们为什么放弃港校呢?
谢瑾表示:“我对香港的文化认同感并不强烈,十分向往北方。”卓信成说:“北大、清华的文化积淀不可替代,置身其中,不仅是专业上的收获,还有人格的影响。”
清华、北大的国际化程度与港校差距逐渐缩小也是高分考生放弃港校的原因之一。谢瑾说:“我报的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经管专业的学生在北大、清华出国机会并不比在香港少。”
对将来打算在国内发展的高分考生而言,北大、清华在内地的影响力也十分重要。卓信成说,“北大、清华在内地影响力应该比港校更大,对以后的发展有一定帮助。”
虽然他们都可获全额奖学金,但他们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身边其实还是有许多向往读港校的学生,只是因为没有获得全额奖学金而放弃了。今年高考文科数学最高分高倩盈就报了香港中文大学,她说:“如果没有拿到全额奖学金我就不会去。”
专家说:
了解全面选择增多考生判断趋向理性
如何看待近两年“港校热”降温现象?教育界专家很认同“理性回归”之说。他们提醒考生:“港校体制灵活、学术自由,是个很好的平台;但并非每个人都适合港校的教学方式和生活环境,不应盲目热捧。”
暨大汉语国际推广中心主任班弨说,港校前几年受热捧的原因有三:一是部分港校在全世界的综合排名比内地高校靠前,导致学生十分向往。二是港校给出的全额奖学金大多高达四五十万,有一定吸引力。三是内地学生也十分看重港校的国际化背景,希望将其作为接触世界的平台和“留学跳板”。但近几年来,信息反馈让内地考生和家长对香港的了解加深了,选择也回归客观。“许多内地高材生去到港校,发现内地高中与港校教学难以衔接。环境改变、语言改变也让一些内地学生难适应,导致潜力发挥不出来。学生了解到这些,就更冷静客观了”。
中山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增俊教授也指出,近几年内地高校扩招,教学质量也在逐渐提高,学生的选择更多,了解更全面,作出的判断也更理性。
链接
港校:录取结果陆续公布
除参与全国高校统招的院校外,港校目前已进入录取阶段。港校招生负责人提醒广东考生,这几天内港校已陆续分批通知录取结果,请保持手机开机,及时查看邮件。
香港大学:今年招收内地学生增至300名,奖学金最高可达50万元港币。全国申请人数9000多,广东超1000人。香港中文大学:今年全国招生计划为260人,在广东招25人,奖学金名额7名。参与全国统招,属提前批。香港科技大学:在内地招生计划130名,共3400余考生报考。香港理工大学:在内地招生计划230名,4300余人申请,广东考生约占一成多。将提供约60个全额奖学金。香港浸会大学:在内地计划招收本科生140人。近40%录取的同学可拿奖学金,一等奖学费和生活费全包。
澳校:拟招内地生1594人
面向内地招收本科生的澳门高校包括: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理工学院、澳门旅遊学院、澳门鏡湖护理学院等。计划共招收1594名本科生。各校已开始录取。
(编辑:王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