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她忽然向我感叹她少年时学习上的竞争对手,已经过早地衰老,过早地放弃……她提到了她这个对手的早恋,指出那过早的“贪欲”对于未来的毁灭性的破坏。她替她惋惜不已。而她保持着品学兼优、锐意进取,考上了一所好大学,继而有一份还不错的工作。她认为她的昔日对手可能受过很多苦,乃至于为曾经的冒失、无知后悔不迭。我倒认为她这一同情的调子可能并不与事实相符。或许,普通人更容易幸福,如果这种幸福是指一个人乐于平平淡淡地生活的话。另外,她这位昔日对手是否有能力后悔不迭也充满疑问。一个人能有能力悔恨,并且这悔恨在他的生命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或分量,倒也可以标识这人的品味、高度,他绝非轻率对待生活之辈。然而她既是如此,又怎么会是那样对待她的过去呢?我的意思是,一个人所走的路将决定他所抵达的位置,他所抵达的那种高度证明他的过去绝不可能是非我的。好吧!我的同事在使用她的同情,对她那少年时的竞争对手唏嘘不已,然而那个由少女蜕变成妇人的人,或许也正在同情她呢,同情她的形单影只的处境(她是个单身女人),同情她的飘零(她是一个“北漂”),为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为自己的丰富人生而欣喜,甚而自傲,沾沾自喜。此刻,我的同事在浮动的轻轨上,从一处劳累过度的地方,滑向她那租金高昂的、环境恶劣的临时住处,她同情着她。而她活在小城里,活在爱人与孩子的天伦之中,偶尔去郊野游玩(小城的便利)。谁更需要同情?其实,我想说的还不是这些。我的同事指出她的同学过早地“堕落”了--从早恋到失去进大学的机会,直到生完孩子后,较快地衰老。然而,事实上,她,或者我,比之于她的同学又优异多少?假如我们把坚持学习、进修看做一种美德的话。我们就真的比她优异吗?如果她在14岁或16岁“堕落”了,难道我们不是常在22岁或25岁“堕落”吗?我们有资格指责她吗?我想,在上帝眼里,我们都是值得同情的,我们像刚出土的幼苗,不过只是树苗而已,没有一棵是大树。我们同情她,带着一种胜者的姿态,带着一种对那最早失败者的冷眼、不屑(用同情包裹着),而我们自己接着他们而倒下来了,我们失败而不自知。这难道不是更可怜吗?
(编辑:苏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