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展览公告 市场信息 北京文艺网画廊 现场传真 经典导读 创意设计 美术先锋 理论家专栏 美术星空 微热点@ 美术学院 展场记事 美术评论 美术访谈 美术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未有烛而后至”陈传兴摄影展

2015-08-28 14:17:18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荣幸带来艺术家陈传兴的摄影展《未有烛而后至》,将展出艺术家于1973-1978年间在台湾拍摄的149幅黑白与彩色照片,其中近一半的作品为首次展出。展览将于9月7日开幕。

28.jpg

  展览时间:2015-09-07 - 2015-10-04


  展览城市:上海 - 上海


  展览地点: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艺术总监:翁云鹏


  主办单位: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协办单位:行人文化实验室


  参展人员:陈传兴


  展览介绍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荣幸带来艺术家陈传兴的摄影展《未有烛而后至》,将展出艺术家于1973-1978年间在台湾拍摄的149幅黑白与彩色照片,其中近一半的作品为首次展出。展览将于9月7日开幕。


  “未有烛而后至”,引自《礼记-少仪》。原句为“其未有烛而后至者,则以在者告,道瞽亦然。”少年执烛立于暗夜长路等待未知陌生宾客,为迟到的赴宴者引路,指明位置,但不能指名。夜宴的主人向迟到的宾客介绍已在座者,少年默然倾听等待宾客入座后,重复等待和引路;此即“少仪”,少年成长仪式,礼与伦理关系的学习和实践:“少年尚未是迎纳宾客的主人,他只是延迟的伦理关系见证者。”


  展览主要分为“芦洲”、“荒場:林家花园”、“悼亡”、“艋舺”、“花莲轮”、“蘭嶼:交通轮”、“兰屿”、“淡水”、“台北车站”、“子弟戏”、“戏班”、“坤旦”、“午后流浪艺人”、“复像”及“色”等十五组作品。随着这些作品,我们将回到四十年前,看到一位少年精神通过仪式的出发点。


  1973-1974年的“芦洲”,是本次展览的序曲。当年,陈传兴以芦洲这个小镇的生活作为拍摄内容,呈现了小镇的变化。在记录那些日常情景时,艺术家已经体现出了其艺术实验性,他在写实照片上加蒙太奇拼贴,让日常生活场景有了一种超现实的意境。这也是艺术家第一次个展的作品,大多数作品和负片后因各种状况已被侵蚀弃置,本次展出的是当年残存的少数。


  1976-1978年的“艋舺”,与其说陈传兴呈现的是夜市摊位上的孤离之光、华西街老餐厅里惨淡的光,不如说他更在意那围绕着背景与摄影者置身的黑暗,那个在移动中、难以固定下来的凝视位置。


  1975-1978年的“子弟戏”、“坤旦”、“戏班”、“午后流浪艺人”系列,是艺术家记录的野台戏班与流浪艺人的生活。在作品里,我们不会看到太多的戏剧性场景与人性温馨的面孔,却会看到前台后台不分、阳台戏台互换、荒野与野台相互渗透的场所逻辑。这些照片中有着艺术家对戏班和流浪艺人等的关照。


  陈传兴自1975年举办个展《芦洲浮生图》后不曾再举办个展,这些底片自拍摄以后即封入黑箱。本次展览所呈现的正是一场内在于时空跨域间的多重“观望”,展场将变成一架特殊的“时空装置”,取消了通常意义上的“摄影展”的位置。在这里,观众可以看到四十年前艺术家已经在图像中呈现出的对戏剧、电影、绘画的美学审视,而艺术家则是个在暗夜长路上等待为陌生宾客照明的“执烛少年”。他并不言说,只在沉默中反身自照。这是一个少年的成长礼,也是一种隐而不发的伦理态度与哲学思考。


  展览期间还将定期放映由艺术家监制及执导的文学电影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展览将持续至10月4日。


  (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