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现代艺术家展览
展览名称:乌克兰现代艺术家展览
展览时间:2014/04/08-2014/04/15
展览地点:[北京]—东长安街新闻大厦酒店23层—(新闻大厦艺术馆)
主办单位:ART—surprise收藏协会(主办)
参展艺术家:爱沙里耶夫 爱里塔勒
ART—surprise收藏家协会邀请您参加“前苏联艺术作品展”。展览上会为您呈现40多幅杰出苏联时期艺术家作品,作品均为社会主义写实风格。更值得关注的是,展览上您会欣赏到苏联人民艺术家亚布隆斯卡娅·塔季扬娜、马里切夫·彼得罗以及约甘松·柏力斯的油画杰作,他们的作品被视为苏联艺术的经典。另外展览上您也可以欣赏到知名乌克兰现代艺术家的作品。欢迎广大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前来参观!
水语诗聆——孙家珮油画展
展览名称:水语诗聆——孙家珮油画展
展览时间:2014/04/11-2014/04/24
展览地点:[上海]—上海市黎明路88号美博艺术中心—(美博艺术中心)
主办单位:美博艺术中心(主办)、美术博览》丛书(协办)、美博在线(协办)
参展艺术家:孙家珮
在这个“水语诗聆”油画展里,画家最倾心的是水的诗意。对于孙家珮来说,水是一条维系着他与家乡的感情线。他童年时,常居住在常熟的外婆家和阿姨家。在他的记忆中,当时平淡无奇的水乡生活对于他来说简直是充满了乐趣。现在他把记忆中的有着河腥味的清晨雾气、蒸发着暑气的正午的水面、洒落在河中的碎金般的余晖,像收集古董那样画进了画里,用点、填、涂抹和书写等各种笔法将水的多样性情缓缓地描述出来,朦朦胧胧者有之,扭扭曲曲者有之,平静如镜者有之,风起涟漪者有之。作为画家的孙家珮,这时更像是一名懂行的摄影师,特别喜欢表现逆光中的水乡景色,也许他感觉到从背光的阴影中更能表现出光的力度、光的明艳。在一些描绘威尼斯水巷景色的作品上尤其如此,临水的楼房被阳光照耀得一片金黄,小巷中的河水波光粼粼映出碧蓝的天色。
在孙家珮的风景画中,总沉淀着一股恬静的气韵,平静而安宁。这可以说是他的风景画的基调。恬静的画面给人的感受特别像是在梦里,温暖而安定。孙家珮长期生活在日本,他对日本绘画中的“静美”是有着深刻的体会的。不过孙家珮画中的“恬静之美”与日本画崇尚的“冷寂之美”是两种迥然不同的审美情趣,可见画家的梦还是永远留在了家乡的河畔。
另一种乌托邦——上海抽象系列展—游牧
展览名称:另一种乌托邦——上海抽象系列展—游牧
展览时间:2014/04/12-2014/05/11
展览地点:[上海]—上海明圆美术馆—(上海明圆美术馆)
主办单位:上海明圆美术馆(主办)
参展艺术家:朱岚、杨冬白、吴越、沈忱、张健君、陆新建、陈墙、范忠鸣、查国钧、秦一峰、唐承华、蒋正根、尤塔·波波
本届展览以“游牧”为主题,是继“家园”之后的又一次抽象大展。从2004年至今,上海明圆美术馆已经成功举办了近百场高品质的艺术展览,本次明圆美术馆协同同祺文化艺术中心和名画廊共同打造的抽象展,可以说是十周年的一个纪念。
上海有着“抽象艺术之都”的美誉,是全国抽象画家最集中的城市,这里为抽象艺术的滋生繁衍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气候。本届展览由赵葆康策划,谭根雄为学术主持。展览汇集了朱岚、杨冬白、吴越、沈忱、张健君、陆新建、陈墙、范忠鸣、查国钧、秦一峰、唐承华、蒋正根、尤塔·波波十三位艺术家的作品,他们大多有过海外游学的经历,国际视野使他们的作品更具有跨文化特质,这些在跨文化眼光下创作出来的作品,必然有其独特的视角和价值,本届展览意在对此类作品做一次系统的归纳与梳理。
抽象艺术不需要看懂,它们是艺术家为我们编织的一个个梦境,拓展了我们日益逼仄的精神空间,这无疑是它最重要的价值所在。
彩云之南——云南雕塑家作品邀请展
展览名称:彩云之南——云南雕塑家作品邀请展
展览时间:2014/04/08-2014/04/20
展览地点:[云南]—昆明广告文化产业园—(昆明广告文化产业园)
主办单位:昆明广告文化产业园(主办)、云南成名广告文化产业园经营开发有限公司(主办)、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办)、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协办)、云南坚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协办)
参展艺术家:陈长伟、陈龙生、李加青、李坚、李雪峰、刘建华、吕丽蓉、杨小波、张吉洪、张仲夏、字鹏
历来,我们所学的科学、地理、政治等等领域的知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必然需要更新,甚至推翻重来。艺术没有,它总是平行的关系、此山和彼山的关系,没有人因为喜欢杜尚而不喜欢米开朗基罗,更不会有人因为马蒂斯而讨厌丢勒。在云南,七彩的云南我们爱傣族也爱景颇族,也爱另外的24个民族。人的心量是可以扩大的:因为村我们爱家,因为地区我们爱村,因为国家我们爱省,因为外太空我们爱地球!
社会发展至此,曾经艺术家个人面貌所呈现出的独特魅力、感染力已渐渐消融于日常,老百姓和媒体对街上突然异举的人们的关注远胜过对艺术家苦心积虑的在工作室创造的所谓“艺术”!这是个“梦幻”般斑斓、剧变的世界,我们亦要“如梦”的活着!消失了艺术所谓的责任和贡献,或许,艺术来得更纯粹和真诚!真的到了“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时代!无论如何,我们不能改变外在的世界,但可以安静的塑造内心的天地,如一颗静静生长的苍天大树!当我们真正把心打开,自由的创作和赤诚的对待艺术,一切都将不是问题!
我们要思索的是艺术给了你什么?你真的爱她吗?一如少男少女般纯纯的相爱。还因为艺术,你快乐吗?因为艺术,你幸福吗?临终时,你会后悔选它吗?
感谢昆明广告文化产业园、感谢云南省美术家协会,感谢主办和协办单位,感谢善文,感谢参展的艺术家!
陈长伟
2014年04月01日 愚人节
世说新语——水墨人物展
展览名称:世说新语——水墨人物展
展览时间:2014/04/09-2014/05/31
展览地点:[北京]—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798艺术区706北三街 —(鼎峰空间)
主办单位:鼎峰空间(主办)、北京金鼎宏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参展艺术家:李津、刘庆和、武艺、徐华翎、杭春晖、祝铮鸣、刘琦
《世说新语》成书南朝,录时人逸闻、轶事,若众生之像。后世重其意旨,遂成经典。将今日水墨人物画冠以“经典”,看似老旧,实别有意趣:“世说新语”之为典籍名称,代表了一种传统,意义指向过去;但“世说新语”的词汇本身,却隐含了一种“当下表述”的意指。于是,作为历史存在的“世说新语”和作为词汇存在的“世说新语”,呈现为意义“表述”的相反方向。其间差异,与“水墨人物画”颇为相似。
作为历史存在的“水墨人物画”,从对象选择到造型、笔墨等,有着较为完备的视觉体验方式,是以“过去”为标准的审美系统;但作为词汇存在的“水墨人物画”,却隐含了对当下生活加以描摹、表现的潜在含义,是以“今日”为目标的表达系统。两者之间的矛盾,在传统社会相对稳定的“古代”,并不突出。然而进入二十世纪,伴随社会生活形态的剧烈变化,“过去”与“今日”产生巨大鸿沟,以至“水墨人物画”在“曾经”与“当下”的时间维度中,面临着“古”与“新”的“双面”选择。
针对这一问题,二十世纪水墨人物画多以“现实主义改造”加以解决——通过引入西方的“视觉真实”,并将传统简化为“线条”与“造型”拼贴,形成符合政治叙事需要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伴随《流民图》等成熟样式的出现,“真实塑造”成为建国后水墨人物画的发展“方向”,并在美院教育行政化系统中获得主导性权力。然而,在将“古”理解为线条、“新”理解为造型的认知立场下,水墨人物画的经典性美学趣味丧失了,成为“再现论”的盲从者。曾经,作为经典存在的“诗性表意”逐渐式微,乃至水墨人物画与“经典”的美学体验“失联”。充满功利教化色彩的工农兵题材、边疆题材中,水墨人物画成为一种风行的政治美学的庸俗样板戏。
新时期以来,虽然“样板戏”仍然风行于官方美协系统,但对这一样式的反思、批判成为上世纪80年代来水墨人物画获得发展的“出发点”。无论《矿工图》的形式主义美学,抑或新文人画的“古风新貌”,水墨人物画都试图摆脱“真实”的陷阱,寻找新的超越世俗体验的“绘画样式”。其中,新文人画的出现,意味着一种“回溯”经典历史的趋势。也即,在剔除当下生活景观的古人样式中,赋予水墨人物画以现代诙谐趣味的“古意”。然而,如此“古意”,显然走向了“现实主义”潮流的反向——侧重《世说新语》的典籍化意义,忽略“世说新语”当下表述的词汇意义。虽然,此类画面也试图掺杂一些现代人的情绪状态,但与我们生存体验的当下感受,明显存在距离。然而上世纪90年代以来,刘庆和、李津、武艺等新一代水墨人物画的出现,则为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答案”。
所谓“不一样”是指,与新文人画的“古意”不同,他们的人物塑造属于当下经验的直接表述,而非假借古人形貌的“还魂术”。同时,他们对现实的回归,也不是“现实主义”的“视觉真实”,而是水墨语言的趣味化表述。无论刘庆和的“现代少女”、李津的“自画像”,还是武艺的“武工队”等,他们的水墨经验在“视觉成像”上立足“当下”,然“视觉感受”却衔接“经典”。当然,所谓经典的衔接并非直接的视觉相似性,而是中国画对形态、物象之外的意趣追求。从某种角度看,正是这种追求促成了中国画不同于其它画种的“超世俗”诗意美学传统。而二十世纪对“真实”的追求,正是以丧失此种传统为代价,并进而导致了现实感强烈的庸俗审美。就此而言,刘庆和、李津、武艺等人的水墨人物画,在二十世纪的动荡岁月之后,为我们提供了“世说新语”的两种“反向意指”的重新统一,并因此重构了人物画与现实的关系。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在他们的影响下,新世纪以来的年轻水墨人物画家,也沿着这一方向进行了持续性的工作,并因此形成了不同于上世纪水墨人物画发展潮流的“新趋势”。其中,徐华翎的“隔纱少女”、刘琦的“平面少年”、杭春晖的“光晕男人”、祝铮融的“网纹人像”等,都基于相似逻辑重新面对传统与现实,在“经典”与“当下”两种视觉逻辑中寻找自己的绘画样式,并逐渐成为被关注的新生力量。与他们的前辈相似,在人物画与现实的关系中,其创作成果也同样在“世说新语”的双重结构中获得了自己的统一:一方面具备了《世说新语》的典籍体验,一方面又吻合了“世说新语”的词汇表达——成为今天水墨画坛描绘当下“世事人情”之“新语”。
名馆 名家 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名馆 名家 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
展览时间:2014/04/11-2014/06/15
展览地点:[北京]—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中国国家博物馆)
主办单位:法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会—大皇宫(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
参展艺术家:拉·图尔、弗拉戈纳尔、雷诺阿、毕加索、费尔南·莱热、苏拉热
为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法国五座知名博物馆首次联袂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带来拉·图尔、弗拉戈纳尔、雷诺阿、毕加索、费尔南·莱热、苏拉热等8位大师的10幅极具代表性的法国绘画杰作。作品涵盖了法国从16至20世纪的重要艺术成就,以独特的方式体现了各时代艺术思潮的不同侧面。
展览围绕五座博物馆而设计成五个单元,使观众在欣赏这些从未到访中国的法国名家名作的同时,近距离感受五家法国著名博物馆的独特风采。
这也是第九届“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的开幕展览。
南方艳阳——陈澄波艺术大展
展览名称:南方艳阳——陈澄波艺术大展
展览时间:2014/04/24-2014/05/20
展览地点:[北京]—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一号—(中国美术馆)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馆(主办)、财团法人陈澄波文化基金会(主办)
参展艺术家:陈澄波
2014年,适逢陈澄波诞辰120周年,此展的举办既是对这位活跃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画坛的台湾画家艺术创作的全面展示,也将见证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两岸文化艺术相互了解与密切交流的一段珍贵史实。
陈澄波是台湾地区历史文化变迁中极具重要性与代表性的油画艺术家,其短暂而精湛的艺术生涯中,始终充满对祖国文化的认同与投入,作品在“中国文化”与“乡土特色”乃至“现代意识”的多重交织中,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造诣,是20世纪前半叶中国美术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此次展览,经中国美术馆与陈澄波艺术基金会共同遴选,将展出其油画、水彩、素描等不同类型尘封多年的作品135幅。
2009年以来的中国新摄影
展览名称:2009年以来的中国新摄影
展览时间:2014/04/08-2014/05/11
展览地点:[湖北]—武汉市中山大道保华街2号—(武汉美术馆)
主办单位:武汉美术馆(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主办)
参展艺术家:艺术家
“2009年以来的中国新摄影”是“灵光与后灵光——首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之中“主题展”的部分。
以2009年以来渐次展开的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景观,尤其是在2009年这个“微博元年”之后,如何在摄影这个记录与表达的媒介中留下痕迹,成为历史与文化发展的见证,需要我们以某种方式对此作出特别的审视。在这个人言言疏的是代理,2009年以来的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特征是什么?或许是人们急于想要了解的。在我们看来,集合了现代与后现代这两者的图像观念与生产方式的摄影,或许最能够跟进并且以其特有的方式在某种程度说过了展现,指认并说明这个发展,这既是一个社会发生剧烈变化的时代,也是一个特别需要摄影为主要手段跟进现实、记录观察的时代。但同时,摄影本身的跟进方式,又通过它与社交媒体的相互残柔,借力发力地扩大着自己的观察、传播与影响范围。
本展览是从六个不同的部分来展示,分别是“溢出的界”,反思媒介并突破其限制的摄影;“景观观景”,关于进3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自然与成长景观的摄影;“深浅日常”,摄影家尝试用各种手法展示与平庸的日常较量;“身体身份”,对作为当代摄影关键词之一的身体的当代诠释;“反观再照”,“再/在新闻”,体现摄影对新闻事件的体恤与再创造。这六个单元,相对清晰地梳理、展现2009年以来中国当代摄影发展的脉络与走向,给出一个相对宏观有不失其具体性的描述。旨在探寻、讨论和鼓励摄影的语言探索与观念推进,并以带有未来性的眼光和方式发现并扶持富有天赋和潜质的中国青年摄影师,推广和提升中国当代摄影在国际艺术界的影响力和认知度。
秃头戈女·时差——肖鲁、蓝镜、李心沫联展
展览名称:秃头戈女·时差——肖鲁、蓝镜、李心沫联展
展览时间:2014/04/13-2014/11/11
展览地点:[国外]—德国波恩女性美术馆—(德国波恩女性美术馆)
主办单位:德国波恩女性美术馆(主办)、秃头戈女(主办)
参展艺术家:肖鲁、蓝镜、李心沫
为了避免成为单身母亲而勉强维持“无性婚姻”;甚至为了让“没有父亲”的孩子不至沦为“黑户儿童”而假结婚……对单身母亲作为弱势团体的人性关怀是全人类共同的主题。近40年来,国际社会对占人口比例越来越大的单身母亲群体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单身母亲做为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已经达成基本共识。2014年4月13日到11月11日,德国波恩女性美术馆将以《单身母亲》为主题,全面展示“单身母亲”作为社会现象100年来的演变。
展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用大量的文献资料来呈现“单身母亲”形象和地位从中世纪和18/19世纪直到今天的变迁,其中包括德国19和20世纪几位著名女单身母亲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以及当时社会对她们的偏见。
艺术表达是人类超越文化最直接的情感表达。展览的第二部分是德国以及国际艺术家对当下“单身母亲”的艺术思考与表达:对“单身母亲“的歧视现象源于对女性的歧视,这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而是整个世界的问题,只是在不同国家不同的时期的表现程度和表现形式不同, 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而已。
在德国波恩女性美术馆的邀请下,“秃头戈女 — 时差”作为“单身妈妈”的独立国际单元,与德国艺术家进行一次跨越时间和国界的对话展览。
经过一百多年的不断的抗争与努力,德国“单身母亲”已经不再是“异类”,获得了社会的承认与保护,基本过上平等自主的生活 。
2014年的今天,中国“单身母亲”的地位和权益与德国“单身母亲”相比,显然在时空上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时差”。
“秃头戈女”以消除这个“时差”为己任:让进入21世纪以后的中国人在社会意识上与世界大环境接轨, 即在这个信息和观念日日更新的时代,每一个中国女性,都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要婚姻、或者要爱情、或者做单身母亲、或者终身不嫁、或者离婚后再婚……
为了避免成为单身母亲而勉强维持“无性婚姻”;甚至为了让“没有父亲”的孩子不至沦为“黑户儿童”而假结婚……对单身母亲作为弱势团体的人性关怀是全人类共同的主题。近40年来,国际社会对占人口比例越来越大的单身母亲群体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单身母亲做为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已经达成基本共识。2014年4月13日到11月11日,德国波恩女性美术馆将以《单身母亲》为主题,全面展示“单身母亲”作为社会现象100年来的演变。
展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用大量的文献资料来呈现“单身母亲”形象和地位从中世纪和18/19世纪直到今天的变迁,其中包括德国19和20世纪几位著名女单身母亲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以及当时社会对她们的偏见。
艺术表达是人类超越文化最直接的情感表达。展览的第二部分是德国以及国际艺术家对当下“单身母亲”的艺术思考与表达:对“单身母亲“的歧视现象源于对女性的歧视,这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而是整个世界的问题,只是在不同国家不同的时期的表现程度和表现形式不同, 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而已。
在德国波恩女性美术馆的邀请下,“秃头戈女 — 时差”作为“单身妈妈”的独立国际单元,与德国艺术家进行一次跨越时间和国界的对话展览。
经过一百多年的不断的抗争与努力,德国“单身母亲”已经不再是“异类”,获得了社会的承认与保护,基本过上平等自主的生活 。
2014年的今天,中国“单身母亲”的地位和权益与德国“单身母亲”相比,显然在时空上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时差”。
“秃头戈女”以消除这个“时差”为己任:让进入21世纪以后的中国人在社会意识上与世界大环境接轨, 即在这个信息和观念日日更新的时代,每一个中国女性,都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要婚姻、或者要爱情、或者做单身母亲、或者终身不嫁、或者离婚后再婚……
遇见达芬奇 小小蒙娜丽莎
展览名称:遇见达芬奇 小小蒙娜丽莎
展览时间:2014/04/12-2014/06/15
展览地点:[上海]—上海南京西路231号,人民公园7号门—(上海当代艺术馆)
主办单位:上海当代艺术馆(主办)、高雄市立美术馆(主办)、意大利达芬奇理想博物馆(主办)
参展艺术家:林小杯、曹俊彦、唐唐、洪添贤、黄丽娟、汤姆牛、邹骏升、戴尔祥、潘剑锋、王婷婷、张文轩、王钢锋、唐音
“遇见达芬奇 小小蒙娜丽莎”展览,是上海当代艺术馆在推动艺术文化的另一新猶,上海当代艺术馆很荣幸携手台湾高雄市立美术馆之儿童美术馆、意大利达芬奇理想博物馆一起合作启动上海当代艺术馆青少年艺术项目,从而全方位地促进艺术文化的发展,为我们的下一代做些实事。
本次展览用达芬奇迷倒众生的“蒙娜丽莎”肖像为跳板,以「说故事」方式诠释展览:剖析蒙娜丽莎的创作时空背景、衍生画作与西方不同时空的蒙娜丽莎背后的种种故事图像。上海当代艺术馆将邀请插画家和当代艺术家一同与你进入奇思幻境的蒙娜丽莎,带着想象力起飞,与达芬奇进行跨时空的浪漫探密。
原乡—当代艺术展
展览名称:原乡—当代艺术展
展览时间:2014/04/08-2014/04/30
展览地点:[北京]—西安市临潼区凤凰大道946号—(贾平凹文化艺术馆)
主办单位:西安曲江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管委会(主办)、西安曲江中新创艺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协办)
参展艺术家:蔡小松、晁海、崔宪基、韩磊、何森、贺丹、贾平凹、江海沧、金锋、雷子人、李津、李占洋、梁巨廷、梁铨、刘茜懿、刘庆和、缪晓春、倪再沁、邱启敬、尚扬、史金淞、苏新平、田伟、王川、王怀庆、王劲松、武小川、向阳、徐唯辛、薛雷、闫冰、延佳黎、余友涵、展望、朱青生
原乡
“原乡”指的是1980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家、艺术家苦苦追寻的一种脱胎于自身人文传统和文化主体性的人类精神新家园。“原乡”情结所追溯的,不单单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带有传统表征的文化故乡,更是人类古文明“轴心时代”宗教和哲学理性主义传统肇端时期所开启的一种历久弥新的精神渊源。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条件下,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身处社会转型期所催生的种种新的飞跃和危机。这使得人们常常重温源远流长的先哲思想系统所构成的人类赖以生存的精神基础。“原乡”比拟的是物质浮华的当代社会对以往人类精神天才的一种回望。中国现当代文学家、艺术家的“原乡”经验,是绵延、生成于中国文化传统的一种自觉的精神变革,也是一种具有逻辑演进、自主创新特色的当代美学形态。在多元文化共享的国际社会新平台,中国现当代文学家、艺术家正在生成发展中国家的一种独特人类经验,构建了他们作为社会个体对民族文化和全球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贡献。原乡其实也是深具想像力和创造力的中国当代文学艺术所一直秉持的开放性的精神关怀,承载的是近百年以来中国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一种中华文化复兴的伟大梦想。
贾平凹以一种原生态叙事的方式、独具本土智慧和风格的语言,表现了中国农村社会在现代性进程中痛苦而悲壮的转型和芸芸众生的生存现实。他的文学创作、汉字书写交相辉映,与时俱进,将中国艺术精神与当代世界的普遍人性、精神性融汇于一体。贾平凹对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独特贡献,与中国当代艺术家独特的艺术生产和实践是同步的、交织的,互为背景、互为语境,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在地处中国西部的西安,以“原乡”为主题的贾平凹文化艺术馆开幕展,使贾平凹的当代文学、书画艺术造诣与国际化的当代视觉图像展示系统紧密结合,互相衬托,在创新层面上扩展贾平凹文化艺术馆在国内外文学、艺术圈的影响力。贾平凹文学作品、书画作品和个人藏品的综合展示,契合的是他所植根的商州和西安的一种属于深度中国本土文脉的精神气质,体现的是他立足于人类终极关怀的一种悲天悯人的精神高度。“原乡”艺术展集合中国两岸三地优秀当代艺术家创作的水墨、绘画、装置作品,呼应的正是贾平凹对于中国文化精神的传承、转换、变革和创新的一种自觉。
顾振清
大观——王首麟作品展
展览名称:大观——王首麟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4/04/27-2014/05/02
展览地点:[北京]—北京市亚运村慧忠路9号—(炎黄艺术馆)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主办)、云南省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办)、云南师范大学、九三中央书画院
参展艺术家:王首麟
《大观·王首麟作品展》展出了王首麟近十年来的一百四十六件线描和水墨作品。“致广大,尽精微”体现了本次展览的绘画语言与精神内涵,近年来,随着艺术家对过往的不断梳理,他的作品也逐渐呈现出独特的气势和风格。他的创作线索翻越崇山峻岭,走进山间小村,直视边缘或少数人群的生存现状。
本次展览的作品按绘画语言分有线描和水墨两种,其中线描作品中的代表作品有百米长卷《边镇集市》卷,全长120米,人物508个,还有很多家禽、骡马、道具蔬菜、瓜果等等,在人物和各种对象的构置和艺术处理上十分高超,他依据不同民族的体貌特征,衣着打扮,人物个体的神情指向,提取出形式多样的语言法则,线条刚柔并济,绵延不绝,其功力犹如内力深厚的老衲出掌,力透纸背、张力无限,可谓是擒得定、纵得出、拓得开,提按起倒,可体现全身之力具有挺拔矫健的气势。
以云南少数民族题材为主的水墨人物也颇有自家风采,而怎样在这些对象上得到最好的释放,真真是做到了“费画三千”。如今王首麟的大写意水墨人物,在建立了特殊的情感精神之上有着不饮自醉的酣畅笔墨,不娇不作、从容率真、果敢又不失法度,很多水墨人物作品都是极见功力的,有着烂漫忘我的境界,其“醉”态是内省所至,通篇笔墨灵动,勾点泼染互为一体,行云流水一气贯之,如千军万马而至,犹如昆曲依依在耳,人物衣服以草书裹笔而行,“醉”态蹒跚,通体浑然。《集市》系列的人物作品取材云南少数民族赶集的菜市场,菜市场特产品种多,但是量小,都是农民从自家带来,路途有远有近,甚至有些还要走山路,手提肩挑并带不了多少,人们津津有味地讨价还价,挑选,数钱,还有很多老汉在一旁抽烟筒晒太阳,在王首麟的画中这些情态情景比比皆是,但并不是简单的描摹,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精神体现。
而在展厅一层的部分“唐风”作品是对传统继承的持续修炼演变和对幼时记忆的不断呼唤,凭籍艺术倾述成长的磨难、苦痛和希翼。这些作品处在真实和虚构的两重之境,若隐若现地揭示着艺术家幼年时家学的影响和情感变迁。从王首麟的之前的唐风系列作品中已不难看出艺术家的“蒙养”之深。这一系列作品用笔劲挺,设色淡雅,墨色浓淡周转随机应变。人物和景色的用笔处理颇得唐风风韵,王首麟当年选择上品傲乎神游,是否关乎他的师古取向,我们不去追论,但是从他在画中所凝聚的心力,不难看出他对唐人画风充溢着的一种从容肃静情绪的倾心和向往。
艺术家简介:
王首麟,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美术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云南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主任,中国线描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云南九三书画院院长,云南省高级职称评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画坛“百杰”称号,2006年被云南省文联授予“德艺双馨”文艺家称号,2009年获“云南文艺基金贡献奖”。
浪漫法兰西——法国当代风情油画展
展览名称:浪漫法兰西——法国当代风情油画展
展览时间:2014/09/12-2014/09/15
展览地点:[北京]—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35号—(北京展览馆)
主办单位:
参展艺术家:Marc Rambeau、Isabelle·Del·Moral、YANN REBECQ、ERIC PEYRET
本次法国主题展的油画作品多以暖色调为主,以日常生活和山川景色为主题,通过抽象与具象相结合的方法,创作出一幅幅如梦似幻,仿若梦境的作品。作品风格总体上以亲切温馨为主,通过对色彩的巧妙运用,描绘了一幕幕或温馨浪漫,或自由奔放,或宏伟热烈的场景。在具体的表现上,各位画家则各有千秋。Marc Rambeau,是一名旅行艺术家,他作品的主要题材大部分涉及到他所走过的地方以及裸女。他的作品,线条简单流畅,色块的组合运用和谐自然,通过色块之间的相互晕染,营造出一种虚幻缥缈、仿似梦境的效果,引人遐思。画家YANN REBECQ深受高更和那比派(Nabis)的影响,他的作品介于抽象和具象之间,善于运用带有强烈情感的色彩和敏感的笔触,将情感寓于平常的生活中,并完美的融合在一起,通过温暖的色调,勾勒出他心中的诗一样的生活。而Jean Michel ,是法国当代著名表现主义艺术家,他的作品最主要使用油画和丙烯颜料,色彩明快热烈,充满了激情和力量。此外,他的作品还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在他的很多优秀作品中,都能见到中国的著名山川和经典意向,比如以马为主题的作品《中国梦》和《马到成功》。Isabelle?Del?Moral,是一名自学成才的画家,她的作品感情充沛,充满诗情画意,色调温暖而又沉静,能唤起人们心中对美好的向往和曾拥有过的梦想的回忆,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美的体验。与前几位画家不同,ERIC PEYRET更注重于表现人类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在纯粹审美的维度对其进行处理,并推动了一种临近几何边界的形式具象化。通过表现城市结构和人们内心结构的相似性,他的作品引发人类对自身的反思。在本届艺博会上,ERIC PEYRET将展出他创作的关于巴黎和北京主题的作品。
此次众多法国当代风情油画作品的集中展示,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更好的领略法国人浪漫的自由艺术风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也为收藏家们买到自己钟意的艺术作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视觉的凝聚——杨参军绘画艺术展
展览名称:视觉的凝聚——杨参军绘画艺术展
展览时间:2014/04/11-2014/04/22
展览地点:[北京]—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一号—(中国美术馆)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国美术馆(主办)、中国油画学会(主办)、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协办)、浙江省油画家协会(协办)、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协办)
参展艺术家:杨参军
由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油画学会联合主办,许江、范迪安担任总策展人,陈子胄担任执行策展人的“视觉的凝聚——杨参军绘画艺术展”将于2014年4月11日—22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4月12日下午14:00举行开幕仪式,15:00—17:00举办学术研讨会。
杨参军先生是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教授,也是中国当代具象表现绘画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一位有影响力的油画家与美术教育家。在当代纷繁多元的绘画格局中,在图像泛滥、人的感受力日渐贫乏的境域中,他的作品因体现其对“观看方式”的探索、对“视觉真实”的审问和对日常情境的眷顾与守望而形成鲜明的绘画品格,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艺术界的关注和推崇。
该展主要汇集了作者1995年“回到视觉”至2014年这20年的绘画历程。近百件作品全面地展现了杨先生在历史画创作、肖像静物和风景写生等方面的创作历程。
展览由历史、物象、家园三部分构成,在“历史”板块中,陈列了作者自1989年开始的历史画创作的重要作品。如《历史的残页——南京三十万被难同胞祭》、《喋血菜市口》、《历史的残页——戊戌六君子祭之二》、《历史的残页——烟馆》等。呈现了作者20多年以来,以一个艺术家独特的视角对中国近现代那段历史悲剧的回眸和表现。在“物象”板块中,以肖像、人体和静物为主题,集中展现了作者从1995年开始的“回到视觉”的心路历程。作者直面对象写生,以“以物观物”的纯视觉方式描绘对象,表现了作者对“视觉真实”进行不懈的审问和追求的过程,形成了他艺术的基本品格。“家园”部分则表现了近十年以来,他对“本土” 情感的依恋,并尝试从体验入手,努力在观察和感悟中传递“家园”的意境,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感悟。
杨参军先生勤于思考,潜心作画,其历史画、人物画、风景及静物画,无不呈现出笔色纷披、元气淋漓、光韵生动,浑厚华滋的气象,蕴含着他对西方油画技巧的深层把握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体验。他将两者进行巧妙的现代性转换,其作品让一己生命与天命存在在根性上勾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绘画面貌。
陈子胄
登峰造极——郭少宗个展
展览名称:登峰造极——郭少宗个展
展览时间:2014/04/12-2014/04/26
展览地点:[北京]—北京市朝阳区驼房营南里1号—(观想艺术中心)
主办单位:北京观想艺术有限公司(主办)
参展艺术家:郭少宗
北京观想艺术有限公司将于4月12日推出“登峰造极—郭少宗个展”。展览通过艺术家郭少宗的画笔,展示宝岛台湾的山光水色。
台湾宝岛的山光水色, 一直以来都是足以为傲的自然宝藏, 而其亚热带岛屿孕育出来的艺术, 肯定是丰富多彩 、热情奔放的风貌。
来自台湾的艺术家郭少宗,年逾六十又三,却怀抱满腹创作欲和企图心。新春伊始,他将其近十年来的“台湾百岳”油画系列,精选五十幅,于北京观想艺术有限公司展出。画风独特、题材鲜见,其人风骨更是当今艺术家中的一绝。
郭少宗毕业于台湾艺术大学美术系西画组 ,四十年来勤奋创作、涉猎广泛、资历辉煌,举凡:油画、粉彩画、雕塑、装置艺术、公共艺术 ……等都有汗马功绩。此外他更醉心于园艺、文学、音乐, 可说是一位全方位的生活艺术家。
郭少宗一路积极创作 ,遨游艺术,年过半百时,面临转折与抉择。经过一番生活洗炼,心灵提升之后,他回到了年少时的最爱:油画 。 厚重的油彩与浓烈的情感;激狂的线条与繁复的构图;险峻的山川与灿烂的天光;坚决的意志与顽强的生命;艺术的永恒与创作的畅快 ……在在显示了“梵高式" 的创作热情潜伏在郭少宗的心胸。终于在五十岁前后,潜藏酝酿成熟之际,勃然迸发,热力惊人,势不可遏。
这回以“登峰造极”为标题的系列画展 ,将台湾百岳作一印象巡礼。不论崇山峻岭、风雪烟云、危岩奇嶂、晨昏日夕… 都幻化成画家胸中的丘壑,心象的风景 。细细看来 :熟悉的山峦配上诡谲的云彩,形成一幅超然绝尘的意境;平凡的林木配上奇幻的背景,幻化成一幕天上人间的舞台。有悲有喜,有血有泪,充满个人语汇和独特的色彩风格。
郭少宗表示 :“登峰造极”系列的焦点在于: 油彩厚涂、色系斑斓、层次丰富、内涵多元 ;同时画面构成的变化、线条力度的巧妙、旋律节奏的运行 ,都是绘画艺术不可或缺的趣味所在。
因此“登峰造极”的北京首展 ,自是有“画山之神”尊称的郭少宗创作生涯的里程碑,也是台湾风貌在大陆展现的一种新视角、新观点、新表现。
展览将持续到2014年4月26日。
(编辑:王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