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间:2013年9月15日至2013年9月24日
开幕式时间:2013年9月15日下午3点
展览地点:大连艺术展览馆(大连市西岗区胜利街35号)
他的史诗——杨佴旻新水墨画中国巡回展
大连·大连艺术展览馆
20世纪以降,一些有志于艺术革新的先驱者,一直在思考以文人画为主体的中国画的未来发展方向,期待用新的工具、材料,用新的造型,另辟新径。
杨佴旻出生在河北省曲阳县,自幼受民间艺术熏陶,很早就喜爱中国画,从临仿《芥子园画谱》到研习古代绘画经典以及现代名家作品。在上下求索和四处寻找中,他希望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表达他面对现实的感受。他在世界各国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中,领悟到这样一个真理:各种艺术的独特价值应该精心爱护和保存,但不要固步自封,继承与革新的方针应该并举,要推动有传统程式的艺术发生变革,促使其产生新的品种和散发出新的光彩。
杨佴旻的创作可以说是继续了林风眠、吴冠中探索之路的一种新型写意水墨画。他采取了以我为主的广取博收、为我所用的态度。他深知,借鉴和运用外来色彩技法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一要“真实地表达现代中国的情景与生活”;二要保持中国画以线为造型基础的写意精神与和谐的艺术境界。我以为,对传统笔墨即对勾、勒、染法的自由运用,也是他不同于林风眠、吴冠中彩墨画的地方。林、吴的作品,整体上有中国文化精神,造型也颇有气度,但线和造型手段采用西法较多。同时,杨佴旻有很好的色彩修养,他侧重于用调和色,少用鲜明的对比色,色调温文尔雅,颇有东方艺术神韵。
杨佴旻的探索之路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创作于1992年的《白菊花》是他早期新体绘画的代表作。在宣纸上兼用没骨渲染和勾勒,创造出由一片灰色笼罩的画面,衬映出白菊精干的枝叶。画面和谐、动人。这一成功的作品使他受到莫大的鼓舞,坚定了他在宣纸上继续探索的决心。近二十年来,他沉浸在探索的无穷乐趣之中,创造了大量笔墨与色彩相结合、兼有艳丽与古雅之美的写意国画,成为这一领域内出类拔萃的艺术家。
艺术的创新和一切事物的革新一样,都是在普通、平凡,不以为人们觉察的地方开始的。杨佴旻说:“我知道,我的实践是一种极常见的画面样式,一些处处皆是的画面色彩,我的发现一点也不新鲜。”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他是在宣纸上,是在保持笔墨写意特性的基础上,大胆运用色彩,他在革新中国传统绘画方面是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他在艺术上的成功,会对我们全面继承和发扬中国画的传统有启发性的意义。这也是杨佴旻创新绘画的价值所在。
邵大箴 于北京 中央美术学院
组织架构
组委会:
学术主持:邵大箴
组委会主任委员:刘伟冬
策划:李小山
组委会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列)
王 林、王南溟、王 镛、石跃峰、石建国、乐祥海、冯 涛、刘礼宾、 刘伟冬、刘广堂、朱 其、关 勇、李小山、李彦鹏、李继宏、李希海、李春光、张子康、张敏杰、张志友、张国君、邵大箴、何 东、徐永林、陈 微、鲁 虹、鹤 菁
秘书:邵钰杰
特约批评家:(按姓氏笔画排列)
王 林、王南溟、王 镛、马钦忠、水天中、朱大可、刘礼宾、朱 其、刘伟冬、刘骁纯、孙孟晋、李 一、李小山、李安源、何桂彦、吴为山、邵大箴、杨 炼、张晓凌、陈履生、尚 辉、郎绍君、范迪安、胡继华、殷双喜、陶咏白、唐 辉、梁 江、鲁 虹、薛永年
主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
中华文化促进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南京艺术学院
他的史诗——杨佴旻新水墨画中国巡回展组委会
承办:
山西美术馆
河北美术馆
中国美术馆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大连艺术展览馆
北京新独立电影文化传媒
北京文艺网
南京艺术学院新水墨画研究所
大连名仕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广州荣御广告有限公司
协办:
《中国艺术》、《美术》、《美术向导》、国投开元(北京)文化投资有限公司、《画刊》、《艺术与设计》、《中国书画》、《美术观察》、《中国美术馆》、《诗刊》、《荣宝斋》、《收藏》、《艺术财经-LOFFICIEL ART》、《芭莎艺术》、《艺术市场》、《当代艺术》、《画廊》、《收藏投资导刊》、《艺术教育》、《艺术品鉴》、《后街美术》、《画刊·今日中国美术》、《中国书画报》、中国教育电视台、《艺术中国》
雅昌艺术网、新浪收藏、99艺术网、艺术中国、光明网书画频道、和讯收藏、腾讯收藏、凤凰网文化频道、搜狐艺术投资、网易艺术、人民网书画收藏频道、中华网文化频道、博宝艺术网、中国收藏网、中国艺术投资网、中国艺术新闻网
(编辑:邵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