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展览公告 市场信息 北京文艺网画廊 现场传真 经典导读 创意设计 美术先锋 理论家专栏 美术星空 微热点@ 美术学院 展场记事 美术评论 美术访谈 美术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异象——黄勇个展

2013-07-10 10:58:37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共9张图片,点击查看

  展览时间:2013年7月20日—8月16日

  开幕时间:2013年7月20日下午3时

  策 展 人:沈其斌

  主办单位:天仁合艺·艺术中心

  展览地点:天仁合艺·艺术中心

  展览地址:浙江杭州钱江新城新业路8号时代大厦B座14层

  艺术家及作品简介:

  黄勇:1968年生于湖南,199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连环画专业,现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造型艺术基础部主任。

  黄勇多年来一直任教于广东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基础部,是学术型艺术家的代表人物。他在《论中国当代艺术的“绘画性”》一文中,通过对“绘画性”的内涵作历史梳理,并将其议题限定在中国当代艺术的绘画性以及与之相应的图像化问题上,阐述了他的重要艺术思想理论。他对当代艺术创作中图像转化的现实语境作出分析,探讨了当代艺术创作的绘画性的处境与相关问题,并试图指出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绘画性探索类型与特质,以求得当代艺术绘画性更准确的美学与社会学价值。

  他的的作品给人的震撼首先是来自视觉上的。他的绘画是对当代艺术流行的符号化视觉样式的超越。同时,黄勇一直在用自己独特的造型语言为作品营造一种语境,进而产生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能够让观众进入其中。他的每件作品都不相同,没有固定的图像模式,吸引观众眼球的是多维的空间和作品的整体氛围。黄勇作品中没有符号、没有“镜头”的图像,有的是不同于流行的、时尚的视觉感受,这种发自内心的视觉图像,具有与众不同的视觉力量,那是源自艺术家在作品中对心灵感悟的表达,对独特精神世界的娓娓道来般的描绘。那种视觉打动来源于画面独特的光的表达、线条的张力、以及细致入微的色彩变化。他沉浸在自己的画面之中,那些看似一蹴而就的线条和色彩,其实是经过反复的覆盖深入而成的,每个局部都值得观众细细品鉴,仿佛是一杯香醇的美酒,回味无穷。
 
  2013年7月20日,在著名策展人沈其斌策划的黄勇个展《异象》系列作品中,黄勇延续了他的艺术思想和以往的作品风格——在一蹴而就的线条和色彩中向我们表达他独特的内心世界,异幻异境。“异象” 本意是由梦境带来启示和引导性的图像,有启迪和预见之含义。本次个展艺术家将通过怎样的视觉体验给我们怎样的启迪和预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我们亲临天仁合艺·艺术中心,现场体会。

  天仁合艺·艺术中心艺术总策划,著名的当代艺术策展人,国内多个艺术品投资基金的投资顾问及本次展览策展人沈其斌先生,十分看好艺术家黄勇独特艺术风格带来的巨大的作品商业价值潜力。黄勇的此次个展,是沈其斌先生作为美术史个案研究的重头戏推出的。从资深策展人的角度,站在当代艺术美术史的宏观高度,沈其斌一定有着自己对于策划本次展览的初衷和视角,我们期待7月20日《异象》开幕现场沈老师为我们娓娓道来。[NextPage]

  倾听内心的声音,表达内在的呼唤

  ——黄勇作品解读

  范迪安

  这是20多年来第一次看到黄勇的画,我不了解他20多年的人生,但他的作品却让我震惊和感动。那些纪念碑式的作品完全不同于今天当代艺术的流行样式——既不是当下图像符号化的浮浅呈现,也不是偶尔为之的视觉尝试,那是对内心声音的聆听和内在需要的表达,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康定斯基所描述的艺术家的生命状态。

  黄勇的作品给人的震撼首先是来自视觉上的。他的绘画是对当代艺术流行的符号化视觉样式的超越。在这个图像无所不在的时代,艺术观念的表达成为了视觉文化的内核,浅白的视觉语言和符号化的图像成为了当代艺术的表征。许多艺术家通过对作品中某一图像的不断运用和使之反复出现,来强化作品的面貌和风格特征,使人过目不忘,这就是所谓符号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强加于观众,并使之形成某种视觉经验,但是,符号化的图像作用于人是单向的,而不是双向的,它只在形式上强加于人的视觉,并不在意观者的精神回应,因此,它不是交互的,回馈对它来说并不重要。但黄勇的作品是能够让观众进入其中的,因为它们不是简单的符号呈现,他的每件作品都不相同,没有固定的图像模式,吸引观众眼睛的是极为有机的空间和极为整体的氛境,如果用心去解读,可以获得更多的视觉经验。当然还有更重要的,就是与作品在精神上的对话与交流,这远不是符号化图像所能承载的。

  今天的架上绘画已经受到了来自其他艺术的太多的影响,特别是影像对于绘画的介入。当代绘画已经习惯于使用照相机或摄像机提供的图像,这种图像有着明显的镜头物理特征,如视线的高低、焦距的清晰、像质的强弱、色彩的饱和、空间关系的表达等等,一看就是来自照相机或摄像机的镜像。照相机的镜头左右着当代艺术的形式法则,在绘画上体现为镜头式的画面结构,以及照相机快门式的表达技巧。黄勇的作品甩开了镜头图像的结构,沉浸在自己的画面之中,那些看似一蹴而就的线条和色彩,其实是经过反复的覆盖深入而成的,每个局部都值得观众细细品味,并仿佛是一杯香醇的美酒,惹人回味。

  在我看来,黄勇作品中那些没有符号、没有“镜头”的图像,构成了他独具特色的视觉呈现方式。它带给人们不同于流行的、时尚的视觉感受,这种发自内心的视觉图像,具有与众不同的视觉力量,那是源自艺术家在作品中对心灵的感悟的表达,对独特精神世界的娓娓道来般的描绘。那种视觉打动来源于画面独特的光的表达、线条的张力、以及细致入微的色彩变化。

  然而,黄勇不只是提供给我们异乎寻常的视觉经验,在他作品的视觉印象背后,是更为深刻的图像叙述。他的图像把我们带入介乎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的幻境,在“围城”系列中,那些乡土般的风景,与工业时代的图像——如铁轨、工矿——混合在一起,亦真亦幻。而在画面中反复出现的同一个读报的人物,与其说是他自己的写照,不如说的现代人的精神状态的缩影。那是看似悠闲的焦虑,是今天的人们对家园的怀恋。在这里,黄勇把自己的个人记忆与想像,同现代人的集体记忆结合起来,构建了一种不同于现实的梦境,我们似乎曾经到过那里,并都有过迷失的经历,我们寻找和逃离。这样看来,“围城”系列作品的名称不如叫“迷城”更为准确,它既描绘了对精神家园的依恋,又是表达了对生命归宿的终极关怀。

  事实上,正是出于对生命的终极关怀,才使黄勇的作品弱化了具体的人物形象,而致力于灵魂和存在的阐释,才更加注重对心灵的描述,这在他对于都市人的表现中显得尤为突出。他的“行列”系列作品中的人物,既让人一眼看去就是“都市人”的形象,但又不是都市中任何具体阶层的人物,换言之,他笔下的人物,没有具体的身份。或许在他看来,身份只是人作为都市一份子的标签,只是生命的表象,而都市人的灵魂才是存在的本质。

  我想,这或许是黄勇最与众不同的地方。中国当代艺术近30年的视觉图像中,一直无法超越对人的具体身份描绘——农民、工人、知识分子、都市人、农民工、小资女……对身份个体的鲜活表现,构成了当代艺术的总体视觉经验,那种个别的、具体的表达成为了我们今天艺术的流行图式。图像要摆脱具体,的确是一件难事,而从这点上来说,黄勇的作品是极大的超越。

  正因为如此,我们很难对黄勇的创作进行定位,因为他与当下流行的当代艺术保持了距离,更加接近现代主义中的生命观照和精神关怀。他对于作为人的生命存在的长期体验,具有明显的存在主义哲学特征,我们甚至可以说,他20多年来的所有系列作品都是围绕生命存在的内心表达,实际上可以归结为同一个系列。而他对艺术本体和艺术语言的关注,以及艺术个性的张扬,显然与20世纪前半期现代主义有着不同的联系。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有着对于现代主义语言的解构和当代图像的自我创造,甚至游走于东西方精神之间,使得我们不能把他完全归纳为现代主义。这让我们不得不把他看成是当代艺术中一个极个别的现象。

  我与黄勇是20多年前在中央美术学院的校友,他毕业后一直生活在南方,20年来,他的艺术之路艰难而曲折,却持之以恒。我听说他在广州美术学院从事基础教学工作,由于全身心投入教学而积劳成疾,心脏动了大手术,至今心血管里有5根支架。他被评为广东省的优秀教师,说明他在教学岗位上兢兢业业,这种精神同时也在他的艺术上体现出来。我想,正是因为对艺术真诚的热爱,才会使他在教学和创作上如此奋不顾身,也正因为如此纯粹的生命体验,才会使他创作出如此与众不同的作品,在此,我想向我这位昔日的学友表示深深的敬意,并希望他未来的艺术生命更加精彩。

  作者:范迪安,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NextPage]

  空气的味道

  小时候去湘西凤凰,很喜欢一个老戏台上写着的对联:数尺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千秋人物有贤有愚有神仙,横批:人生如戏。上台一看,感觉很牛。后来发现台上的紧张演绎和台下的束手旁观是不一样的,再后来就发现上上下下都是一样的了。

  我知道自己是一个凡夫俗子,吃喝拉撒睡,油盐酱醋茶,我都喜欢。我跟别人一样喜欢自由,但康德说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可以不做什么,我同意。朋友的孩子写过一篇作文,题目是:放弃是一种睿智的选择,我惊讶并赞叹她的知道,再就是窃喜——我也知道。

  我选择用艺术来阐述我的人生,尽管生活的漂移也没能改变我的初衷。

  我有所有画画人的困惑,一是好的感受画不出来,二是画得太清楚了没有感受。我努力在生活中寻找闪烁的切点去表现,但这让我紧张和窒息。于是跳出这个圈套,选择漂移平庸的生活线。在平庸里,我的经历和感受显得轻松而真实,我尝试着平淡地传达我的情感和态度,不过度的夸张和扭捏。这种平凡的状态让我欣慰,我不想吓着自己,更不想吓着别人。矛盾中的挣扎总会有意外收获,在越来越复杂的世态下我体会到“空”的珍贵。“空”是一种精神的共鸣或元素,一种启迪,一种智慧。它可以让现实飘渺也可以将未来变为可知,它可以传达一个人的理解,却不用准确地描述事实。在“空”的背景下,我可以心随我动信马由缰。

  酸甜苦辣咸,世上有很多味道,吃多了就没有味道了,画画也是如此。有时候也想过去“改良”,但是害怕失去。比如我喜欢吃的苦瓜和辣椒,“改良”了,苦的不苦,辣的不辣,我怀念它们本来的味道。还有一种东西,是萦绕着画面的灵魂,熟视无睹,平淡无奇,但绝不可缺失,就像空气——生命的味道。

  黄勇  2009年7月28日于深圳丰泽湖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