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展览公告 市场信息 北京文艺网画廊 现场传真 经典导读 创意设计 美术先锋 理论家专栏 美术星空 微热点@ 美术学院 展场记事 美术评论 美术访谈 美术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管策个展——《滤镜》

2013-05-22 14:16:06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展览海报

  开幕时间:2013年5月25日(周六)下午三点

  展览时间:2013年5月25日-2013年6月25日

  展览地点:天人合艺.艺术中心

  策展人:沈其斌

  主办单位:浙江天仁合艺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月25日(周六)下午三点,天人合艺·艺术中心将举办当代著名艺术家管策个展——《滤镜》。在滤镜系列作品中艺术家通过摄影,艺术微喷,泛太克蚀刻艺术纸等综合材料绘画手法改变了以往我们对摄影作品的审美体验。管策作为85新潮的代表性艺术家,其作品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价值。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更是其最新力作。体味当代艺术,感受当代艺术魅力。《滤镜》展览您不容错过。

  “滤镜”展览前言

  记得十二年前我在南京第一次做有管策作品的展览,当时我所认定,管策的作品在国内综合材料艺术方面是第一流的,甚而可以说是做的最好的。然而,当代艺术在中国以他特有的方式快速发展,管策几乎和后来蓬勃而来的当代艺术十年神话没有任何关系,或者他走了一条相反的道路:远离喧嚣,独求艺境。

  正因此艺术界始终没有真正认识管策,没有真正读解和认知其重要价值,这也是我时隔十二年后再次策划他个展的缘由,让大家有机会来进一步了解他,以便于我们更好地读识他独特的个案价值和意义。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神话导致我们被许多表象的东西蒙蔽了,同时也导致整个社会对艺术价值的基本判断发生偏差,甚而整体扭曲;尤其许多艺术家在时代大潮中无法去识别和保持自我价值,只能在浪潮中被淹没和吞噬;个体的艺术理想难以抵御现实生存危机,因此许多艺术家也变味为彻头彻尾的机会主义者,中国几十万艺术大军的北漂正是这样背景下的一次蔚为壮观的艺术人口大迁徙。北漂本身无可厚非,然而艰难恶劣的生存环境以致扭曲的艺术心态,以及表面的繁荣以及内在的浮躁肤浅,整整影响力一代人乃至几代人,影响了我们的判断、我们的价值观!

  描述这样一个背景,管策的价值显而易见地突显了。他就是那个始终坚持自我独特价值、遵从内心艺术判断、不轻易趋从和盲从、更重要的是绝对在艺术本体的前提下来从事艺术创作,尊重艺术、尊重自己。这样一种艺格在今天显得有点不合潮流,却为难能可贵!同时管策的才华依然横溢,只是这些不被大家认知,他对传统的深厚领悟和传承,对当代的深刻洞察和剖析,尤其在艺术语言上的微妙精到,这在美术史上绝对是一个难得的个案,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滤镜”管策个展是他艺术的一次小小呈现,他对待展览和他艺术创作一样始终信手拈来,没有宏大叙事,却让我们有许多艺术玩味和回味。更重要的是这个展览中我看到了管策艺术创作更多的可能性,以及他依然保有的一颗纯净的艺术内心。管策会走得很远,我们需要时间去消化和期待……

  沈其斌写于上海至北京G18高铁

  2013/4/28[NextPage]

  管策及作品:

  管策1957年生于南京,1981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任教于南京晓庄学院美术系。作品先后在国内外各大展览中广获好评,是南京当代艺术群落里的“老歌萨克”,一直起到领袖的作用。在当代艺术这个语境中管策以他特有的方式表达着“超现实主义”的理念。一直以来管策的作品都给人以优雅气质的视觉体验,他能够在照片的转印,色彩的涂抹,扫拂中挥洒着一份优雅而又不流落于纯粹抽象的意境。本次《滤镜》系列作品在创作手段上采用的是图像合成,这就意味着是将一种不可能性变为可信的视觉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摄影技术在原有技术的层面上的派生,再通过艺术家个人的独特创作手段来达到自我观念的表达,整体作品给人以忧郁回忆的味道。

  作为“85新潮”的代表人物,管策没有在20年的沉浮中消蚀了自己对艺术的激情与热爱。反之,他依然活跃于当代艺术之中。作为多年坚持艺术理想并被载入当代艺术史的艺术家,其作品的拍卖成交率高达83%。作品价值上升空间绝非简单的几倍!因为不是什么时代都能进入历史,只有那些真正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价值的时代才能进入历史;不是任何人都能进入历史,只有那些真正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能进入历史。也是因为有了像管策这样一直坚守的艺术家中国当代艺术才能活跃于世界。[NextPage]

  “滤”顾名思义:使液体通过纱布、木炭或沙子等,除去杂质变为纯净(纯粹)。

  而“滤镜”的作用亦是如此,它是给你的图片添加特殊元素的工具。

  这组照片由手机拍摄而成,由于装在手机里的图像处理软件,能使自己的想法成为一种符合精神感知的需求。所以,图像尽管来自现实,却完全可以转换成一种被心理所认同的那种氛围。当面对一个景观,内心同时产生的被作用性和原有知识的相互关联,在瞬间就让人无法满足现实景观与自身需求的差距。就这一点说,图像的真实性在某种意义上似乎与人所要求的存在距离。因此“滤镜”就在这个时候起到了过滤那些多余元素的干扰,成为与自我内心相符的“真实”。

  尽管图像记录在通常概念中有着不可忽略的证据性,但在另一个范畴里却完全可以成为“组装的原材料”而产生另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真实。我并不想通过文化或怀旧等词汇去渲染这样的做法,其实它就是今天人类智慧所提供给我们的新的通道,使你有可能更自如的实现想法。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一定的时候总会打开许多曾经想不到或难以实现的念头。

  滤镜之作用,减少了过去需要形容词叠加后的阅读带来的繁琐想象,而让人可以直接地感受被过滤后的那种简单且直接的氛围。

  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种种因素的改变就是对内心空缺的填充。故感受由此而生,想法紧随。

  这组图片没有既定的主题,更无须作出繁琐的阐释,如果说它能让人内心安静或者再想起些点滴,我认为这就足以了。

  ——管策自述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