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当代艺术从村上隆以来,卡漫、电玩、御宅族以及可爱(Kawaii)等次文化的表现形式已经成为日本当代艺术在世界上所给予的主要印象。然而我们可以在新一代日本当代艺术家作品中,看到另一种试图融合日本传统美与西方美学语彙的创新艺术表现形式。此次,索卡艺术中心特邀请18位活跃在国内外的日本当代艺术家,与日本7家具有个人强烈风格的画廊合作,并以“异体共生”为展览主轴,在北京以“异体共生” 、在台北以“过度爱”、在台南以“模范国度”等此三子题在两岸三地举办日本当代艺术联展,以企图对日本当代艺术做一个历史性的梳理与介绍,这也是三地首度如此呈现日本当代艺术的另一面相。
异体共生
“异体共生”是生、植物学用语,这是在生理与器官层次上,将两个不同生物体结合的实验方法,目的是为了证实异质生物体在此过程之间的异变,及共生互依的关係,亦或是实验两个不同生物体结合后的演化过程。“异体共生”此一单词不只用在生物实验上,更可以延伸引用于当今21世纪社会中,尤其是后现代当代文化艺术现象上所呈现的溷同杂处现象。在全球化急速扩散,东西方文化互相影响移植的前提下,日本当代艺术的“异体共生”现象,在融合物质与精神的进化特质上更是一个范例。
在亚洲,日本在首开先例提倡西化,自明治维新以来,我们可以明显的见证到西方文化在日本当代史上留下的影响;日本的艺术家在接受“异化”的同时,也探索日本独特的表现形式与美学,企图在西方艺术语彙的系统中梳理出自我的语彙。我们在日本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中不难看到探寻自我存在,表现介于空虚的身体与皮肤表层张力的夸张表现,以极端的方式表现创痛与空虚,这样的表现手法与题材探讨是新一代艺术家所面临的社会现象下的反射。“异体共生”的结果论是在西化的进程中,日本当代艺术家对于“消失的自我”反思。
日本的艺术在就西方与东方恰似异体共生的两个异物般融合,必须在相异的基因与身体上寻找到共同的系统语彙;因而促成了日本独特的一套美学观 - 「和洋折衷精神」,其为明治维新时代精神的最佳表徵,更是文化上的异体共生状态最佳范本。
新世代的艺术家在接受西化的薰陶下,跳脱了“卡漫”的形象,他们极致的艺术表现手法,结合细緻的日本传统技巧,从自相矛盾的困境(dilemma)到伤痛美学体系的建立,俨然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美学风格。
日本将过度的、过分的表现称作“えぐい” (Egui)。在年轻人的口语与表现中不乏听到,中文翻译为“过度的”、“恶趣味的”、“恐怖的”等含意。然而社会上的精神压抑,讲求效率与秩序的日本社会,在新一代艺术家的表现中似乎成了反面的题材,他们对于这种反讽社会有强烈的视觉表现方式。深层的表现手法中不乏夸张的暴力与暴露争议性议题的作品,这是日本当代艺术家特有的“过度”表现。“えぐい”找不到其他语言可以直接翻译,或许这也是其他国家的作品从未有的表现方式。
日本艺术 + 西方艺术 = 「模范国度」
日本的当代艺术不只有御宅族(Otaku)、可爱的卡漫(Anime)、街头文化、商业与时尚设计结合的消费文化,新世代的艺术家在接受西化的薰陶下,跳脱了“卡漫”的形象,他们极致的艺术表现手法,结合细緻的日本传统技巧,从自相矛盾的困境(dilemma)到伤痛美学体系的建立,俨然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美学风格。
战败后的日本随着创伤与自相矛盾的窘境癒合后,当代艺术家更倾向于结合日本传统技法,将精神上的“和魂”与西方的语彙技巧、体系溷同,这是代表日本主流的意识形态,也是日本当代艺术史的主要脉络。21世纪的现在,更有回归日本精神的一股趋势,将日本传统的技术与工艺的纤细美感、技巧溷合在其创作中。因此,至今即使在多年的西方洗礼下,日本当代艺术不但在连贯了西方的脉络与艺术语言体系的同时,还保有日本的传统元素,他们在“异体共生”的体系中找到了自己的模范国度。
展览时间: 2009.04.17-05.31
开幕酒会: 2009.04.17 7:30pm
展览地点: 北京索卡艺术中心;
策展人: 潘广宜
艺术家: 富谷悦子 加藤泉 村山留里子 西尾康之 小谷元彦 梅津庸一 渡边豪 森村泰昌
文字介绍: 异体共生
(编辑:范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