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轶是东方桥戏剧的艺术和运营总监,连他自己也说,这是一个特别奇怪的头衔。“一般艺术和运营很少让同一个人去主抓,让做艺术的去做运营,或者让做运营的去做艺术创作,都很难,大家也不太愿意这么做。 ”他是中戏导演系出身,毕业后在电视台工作了7年,一度对自己的定位是“一个热爱戏剧、自认为懂戏剧的戏剧看客” 。2011年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东方桥戏剧的创始人吴雨桥,当时东方桥已成立两年,对于要做什么样的内容、走什么样的路子,还处于探索期,但吴雨桥已经有了大量的国外精品戏剧的演出权和版权。
自2011年起,东方桥推出了引进版权的《飞来横财》 《临时居所》等,这些本土化的百老汇经典喜剧,创造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和口碑。2012年, 《飞来横财》在全国演出157场。“这157场在全国每一场的票房都不错,尤其是演到40场以后,基本上是各地的演出商主动找我们要接这个戏。 ”张轶回忆,“当时我们还特别自负地说157场的成绩小了,因为它曾经在英国伦敦西区连演了1000场。 ”
中国版的英国戏去加拿大演
2013年, 《飞来横财》还给东方桥带来了新的惊喜。加拿大多伦多的一个民间艺术机构,给他们发邮件,邀请他们带着这部戏去多伦多演出。“当时我们所有人都懵了。 ”张轶说,“让我们把一部英国的戏通过中国人演绎之后带去加拿大演? ”到了多伦多后,张轶问他们为什么会对一部中国人改编的外国作品感兴趣,对方的回答是,他们想看看中国人怎么理解英国人的故事,中国人的理解和他们是否一样。后来张轶也问了很多看了这部戏的当地观众,“在加拿大有说法语的,有说英语的,很多人看过英国原版的,他们都认为两个版本差别不大” 。
这件事给张轶的启示就是,一个好故事不需要特意的手法或者包装,也可以在任何一个文化环境里生存。在拥有多部国外戏的版权后,东方桥曾经在创作上很困扰:外国戏在中国市场上能不能生根发芽?能不能立得住?现在经过了对几部戏的本土化改编后,张轶认为,大家担忧的中国观众对所谓的外国戏的腔调、模式不能接受,是完全不存在的。“一个中国导演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模式审视一部作品,一群中国演员用中国视角理解它,最终把它搬到舞台上,观众是看得懂的,没有任何问题。 ”
当然,能讲出一个好故事很重要。在电视台工作时,张轶接触过很多国外的戏剧工作者。他认识的一个英国戏剧人,自己做编剧和导演,在10年时间里,创作了200多部戏,每部戏的风格、形式完全不同。“但他有一个核心原则,就是一定要讲一个所有人都能看懂、任何年龄段都可以接受的故事。他们对故事的要求极其高,一个故事的转折点甚至都会花四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去做,其实呈现在舞台上就是3分钟的戏。 ”这种创作方式带给张轶很大的震撼。
对会员详细分类
凭着三年来的演出,东方桥在北京范围内培养的会员达到了12000个,在全国范围内这个数字是2万个。北京的这1万多个,在网络平台和短信平台上定期跟创作方互动,这其中,有两三千个是“死忠粉” ,只要是东方桥的戏,一定会来看。“我们很感谢他们,对于小剧场演出来说,有两三千观众几乎就能做到8场到10场的满额票房了。 ”张轶说。他记得有个“死忠粉”张女士, 《临时居所》演了不到30场,她来看过17场。
张轶会对会员们做特别详细的分区分析,在会员资料里提取年龄段、学历、职业等,针对不同年龄、学历背景和收入的会员群,会有相应的内容和活动定期分享给他们。2014年,东方桥将会推出一部儿童剧,张轶介绍,通过这样的预告和分享,从2013年10月开始,有一批有孩子的会员就开始期待这部戏了。
这种对会员的详细分区,是张轶在电视台市场部时的工作经验。这种做法给东方桥带来了很大的收益,现在基本上北京地区的演出,靠会员的内循环成本就能收回来了。这是他很希望其他的戏剧团队能够借鉴的方法。“这是属于商业运营的一种方式。很多团队可能没有真正对自己的会员,对这些真正热爱戏剧的观众做一个系统的分析和归类。 ”
有戏剧艺术内核的衍生品
在生产剧目之外,东方桥还致力于打造“故事屋” ,针对青少年儿童,进行教育戏剧培训。相比帽子、衬衫、工艺品等戏剧衍生品,“故事屋”是具有真正戏剧艺术内核的产品。2012年10月,东方桥从英国引进教育戏剧版权,开始做“故事屋” 。在国外,这样的培训已经有60年的历史。就像做话剧一样,东方桥引进之后做本土化改良,然后推向市场。
之所以要做“故事屋” ,是因为学戏剧出身的张轶和吴雨桥,知道话剧对他们自身带来了多大影响。“学话剧的人都知道,有些规定情境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永远都不可能碰到的,但是你会知道在一个戏剧桥段里,一个规定情境下,我们怎么来面对这件事。 ”张轶说,“这在对孩子的教育里,对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很有用的。 ”辐射效应也会由此显现。他分析:“孩子们的家长,有些原来不知道话剧是什么的人,当他们看到孩子接受教育戏剧培训之后的进步和提高,会觉得话剧是个很神奇的东西,于是开始走进剧场看话剧,然后喜欢上话剧,再去传播话剧。这是话剧衍生品的一个巨大魅力。 ”
东方桥将“故事屋”的孩子们聚在一起成立了一个剧团,第一部作品《小乔治的神奇药水》今年会启动。有趣的是,这些7到12岁的孩子们,不仅是演员,导演、制作、包装、销售、票务也全部都由他们自己来做。“我们成人会站在后面看他们做,做得不对的我们会教。 ”张轶说。在他看来,孩子对舞台都有一种天生的迷恋。他第一次看话剧是10岁那年,“只是当时没有人告诉我话剧是什么,它有多美好多神奇。现在我们愿意把这些告诉孩子们” 。
“戏剧里有很多多元化的衍生品,在我们忙于创作,或者是陷入到一年必须生产多少部作品的繁忙状态里时,有时会忘了其实还可以用一颗对戏剧真正热爱的心,做很多衍生的东西,做很多务实的同时对戏剧的长远发展有好处的事情。 ”张轶说。
(编辑:谭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