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戏剧写真 演出动态 戏剧视频 戏剧教室 戏剧文本 札记随笔 理论家专栏 戏剧名家 戏剧评论 人物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观29台戏剧随笔

2011-09-29 10:25:49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去年秋冬,我有幸应文化部之邀,担任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委,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跑了近20个省市,观摩了初选精品剧目29台。剧种包括话剧、地方戏、歌剧、舞剧、音乐剧、大型原生态歌舞剧、木偶剧等等样式。我平生从未在如此短暂的时间观摩过品类如此纷繁的戏剧,我视之为我近年来最重要的艺术化人生经历,也是一次充电、补课,提高艺术修养的宝贵机遇。那是一些紧张的、兴奋的、沉醉在假定性世界里的日子,眼前不断打开陌生的、广阔的、多彩的空间,上演着让人为之怦然心动或者为之赏心悦目的活剧。我是一个文学工作者,曾经热爱戏剧,并认为戏剧是最具艺术难度因而是最高端的艺术品种。这些年因为分工过细的原因,我对戏剧创作的现状十分隔膜。由于所知有限,我要谈的一些意见难免隔靴搔痒;但是,另一方面,也许由于是外来人,闯入者,“他者”,具有另一副眼光,或许能道出一点局内人不甚注意的问题。下面便是我在这次观摩活动中的一些感想和看法,主要围绕文学性问题兼及其它。

  一、关于“台上振兴与台下冷清”

  首先,观看了这些戏剧之后非常突出的印象是,目前戏剧文化仍然出乎意料的繁荣与活跃,戏剧家们进行了大量的不为人知的艰苦的艺术探索和实践,并已获得可喜成果,不管其传播渠道如何的不畅,如何被现代传媒引领下的大众文化的喧哗声所抑制,如何不为更广大的民众所知,它们都仍然代表着当今中国艺术潮流的发展趋向和创作水准。有人指出,如今是一个“台上振兴与台下冷清”并存的时代。此言有理。这些年来,人们认为戏剧,主要是指传统戏曲,已处在消亡的边缘,或者被有些人认为已经消亡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全国尚有367个戏曲剧种,其中包括50多个新产生的剧种。而目前,尚在演出的剧种仅存200多个,且有的上演率极低。以山西为例,1983年,山西尚存49个剧种,以后便以几乎每年一个剧种消亡的速度退化,目前只剩28种,且不能保证演出。戏曲演员,包括某些梅花奖得主,走穴、改行、改演小品、改唱通俗歌曲、改当影视演员,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不胜枚举。我以为,这一切都并不奇怪。在现代资讯发达的背景下,必须端坐剧场,以闲适或静穆心态,慢节奏欣赏的中国传统戏曲,怎能不遭遇极大的挑战呢?事实上,根本问题还不在传播手段是否高科技化,而在于中国传统戏曲表达的情感方式、价值体系、戏剧情境、审美理想,与现代人的精神之间,与现代青年的趣味之间,与现代文化消费的实用性、功利性需求之间,产生了深刻的隔阂。传统戏曲不是不可以与当代生活和当代情感对接,不是不可以成为现代人审美需求中的一个珍贵部分,不是不可以薪火相传,遗韵不绝,但确实需要一个创造性的转化过程,这个过程如何实施尚在探索中。于是,台下的“冷清”,甚至给人以“消亡感”,几乎是必然的。当然这只是指某些地方戏曲,不能包括整个戏剧本身。

  然而,面对着这29台舞台剧,我却看到了另一番令人神往的景象,一种努力追赶时代精神的前进品格,看到了戏剧家们推陈出新、改弦更张的努力和对新艺术手法、舞台美术新表现样式以及声光电的大胆新尝试。我们可以说,在剧场之外,当被大众流行文化浪潮包围时,确乎会感到台下冷清,可一旦走进剧场,又会明显地感到,台上是一片振兴景象。我注意到了,这些戏里有大量的现实题材创作,如《黄土谣》《补天》《迟开的玫瑰》《平头百姓》《红领巾》《宝贝儿》《赤道雨》《一个士兵的日记》《秋天的二人转》《老表轶事》等等,展开了缤纷多彩的现实人生图景,题材延伸到乡村、都市、兵营、学校、国际诸方面,“义域”涉及到革命、道义、献身、理想、青少年成长以及日常化、世俗化的各个方面;这里有对传统老戏的脱胎换骨式的改造,在现代意识观照下的“意义置换”,比如《程婴救孤》《狸猫换太子》《宦门子弟错立身》等;这里有对历史人物及其精神的重新发现和重新阐释,如话剧《生死场》《凌河影人》,如戏曲《班昭》《人影》等;这里有对外国名剧的中式改造,如木偶剧《钦差大臣》《图兰朵》等;这里还有对民间文化原生态歌舞资源和民间人文精神的大力挖掘,如《云南映象》《妈勒访天边》《秘境之旅》《红河谷》《五姑娘》《瓷魂》等等。仅从以上的归纳即不难看出当今戏剧舞台繁花似锦般的丰富程度。整体看来,创新性和探索性在增强,对民族精神的思考在深化,对道德继承和重建问题的探索在延伸,对生活原型与艺术想像的关系在深入研究,而其中如何提高戏剧创作中的文学性,尤其成为了戏剧家们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

  二、生活原型与艺术虚构问题

  在这些剧目中,有相当一些现实剧的素材来自真人真事,或者说是以真人真事为原型改编加工成的。话剧《黄土谣》的故事,取材于湖南辰溪农村党支书宋先钦的事迹。《黄土谣》把故事背景搬到了相当闭塞的雁北农村,置放到具有深厚文化传统的黄土高原上,人物关系和剧情也作了许多大胆的虚构、扩充和改造。黄土高坡、黄河、窑洞、走西口的小调,形成了一种古老与永恒的象征结构。这部戏的冲突,若用通俗的话说,是让毛泽东时代的价值观与当今商品化时代的价值观激烈碰撞,力图切入当下农村的现实矛盾之中,通过18万贷款由谁来还,表现了封闭山村遭遇市场经济而引发的精神的剧烈震荡,用基于传统美德(父债子还)的义举来化解矛盾,讴歌了农村党员干部爱人民、重然诺的高尚品质。我曾说过,《黄土谣》是一个道德神话,我们今天需要这样的道德神话,它能给人带来一场灵魂的洗礼。我还认为,在切入当下现实矛盾的深度上,《黄土谣》绝不比文学界逊色。戏中老大、老二、老三这三兄弟及其爱人的设计,色调丰富错落,映现和牵引出的社会生活面貌有相当的深广度,令人赞赏。

  但是,这个戏的“戏剧结构”也还有可推敲之处。比如,老支书临终前要求父债子还,且全部还,是否合乎情理?崖畔上的老乡们为何始终沉默无语,不能互动?地方党组织为何无一丝过问和关心的表示?最重要的是,老大宋建军不顾本人的收入实际非要一人包揽,非要18万“我一个人还”,不给其他兄弟以机会,并且不顾实际和程序地要返乡当书记,这是否只是一种英勇的冲动,还是一种理性的行动?由于老大的包揽,宋老秋含笑魂归西天,这是否圆满表现了立党为公的主旨?如此等等,都留出了让人思考的空间。[NextPage]

  吕剧《补天》,也是依靠大量采访所得写成,其选材直逼英雄主义主题。八千鲁女上天山,为了固土守边、开发边疆,为了解决大量男兵的婚姻需要,确也悲壮。应该怎样看待这样一段史实,怎样处理这样一个包含着悲剧因素的题材,确实有一定的复杂性。主要是存在着悖论:固土守边,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是可歌可泣的;但不大顾及女性生理特点,非要她们做不一定非得她们来做的苦活,就是个矛盾。更为尖锐的是,为征战多年的官兵解决配偶是人道之举,但由组织采取指定或半指定的婚姻形式,却存在违背或不尊重个人意愿的问题,而这又是不够人道的。我认为,创编者们已经作出了很大努力,这个剧也自有它打动人心的力量。如男兵组成人墙保护女性分娩,冻僵后一齐倒下的场面,如“天浴”突显了女性形体美的场面等,优美感人。但总体来看,该剧存在单纯歌颂,忽视了历史与现实两种语境、两种价值观的错位的事实,从而有把历史简单化处理的倾向。这里,政治话语与人道话语,英雄话语与人性话语,存在着一定的冲突性。如果在80年代这样写,无可厚非,在今天,这样写就显得很不够了。我认为,有必要强化这一题材的悲剧美,但难度较大。另外,我个人认为,女兵们由于军事化的、整齐划一的生活,包括装束和表情的同一性,本来就难以区别其不同个性,现在剧作者将她们的名字全以地名名之,满台呼唤如青岛、潍坊、烟台、小沂蒙、小蓬莱、小四川等地名,就越发地增加了辨识的难度。

  话剧《平头百姓》,也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写下岗工人张明华,夫妻双双下岗,但他觉悟高,自立自强,敢于抨击渎职行为,表现了平凡而高尚的品格。此剧完全有可能走向深广,结尾却突然出现主人公与歹徒搏斗而牺牲,由人的解放的大主题缩小为偶发事件中见义勇为的狭义的义举,十分遗憾,据说本人的事迹就是如此。显然,该剧受到了真人真事的局限和束缚,这是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三、戏剧文化中的民族精神探求

  根据萧红长篇小说《生死场》改编的话剧《生死场》,给人以奇异、冷硬、荒寒、麻木、昏沉、封闭、愚昧、原始、野性、呐喊等极其强烈的复杂感受。全剧形式感很强,人物动作夸张,造型化、审丑化、木讷化,突出陌生感和怪诞感,突出精神奴役的创伤及其原始的野性。作者对北国农民的奴性、不觉悟和一潭死水般的生存,表现得很充分。赵三杀地主杀错了人,被地主二爷用洋钱赎出,遂一改狂野嚣张而变得奴性十足。二里半阿谀日本人以抬高身价,妻也不自重而被轮奸死,二里半反给死妻一记耳光。是地主二爷最先跟日本人较劲被杀,这很真实。成业的宣传不起作用,无人响应,他杀了日本兵,激起大变,村民渐醒悟,慢慢抬起了头颅,正视并行动起来。故导演阐述中说,“为生而死,向死而生,我们顽强,因为我们灾难深重,我们宏大,因为我们坚忍包容”。剧作强调民众觉悟的漫长性。如果此剧包括“生与死轮回”和“抗日”两个主题的话,那么剧作则是以前者为重,后者为逐渐苏醒。综观表演,略显矫情,有的人物的造型过于人为,反失自然。还有一个问题,国人的灵魂是否过于麻木、奴性十足,把生与死的轮回又表现得太过,这里有个分寸感,我认为,在表现觉醒与反抗上再加强些力度,也许会更好,更真实,更强劲。

  话剧《凌河影人》也属抗战题材。情节环环相扣,戏剧矛盾十分紧张。艺场争锋、夺妻之恨、结下怨仇、日本侵凌、一女遭污的千钧一发之际,杀之,群起反抗,家仇逐渐为国仇所溶,这一过程表现得合理、复杂,最后玉石俱焚,凌河影人们一齐壮烈牺牲。整部戏编织精当,因果链严丝合缝,非常合乎编剧的技巧,似乎提不出什么意见,无懈可击,但是,太像“戏”了,太“巧”了,是否正是它的缺点。编得太圆,连毛边都打磨得光滑,反而削弱了其与生活血肉的联系,故而此剧虽有观赏快感,却缺乏更强的灵魂撞击和长久记忆。

  四、戏剧文化中的道德重构与“现代性置换”

  传统戏曲的命脉,是其道德精神,所谓“非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它总体上无疑属于封建意识形态。一个依然突出的问题是,传统戏曲所体现的忠、孝、节、义、仁、礼、智、信,在今天能否得到继承与发展?怎样实现道德的继承与重建?这当然是短期内谁也解决不了的大问题,但却关系着戏曲的现代命运。豫剧《程婴救孤》和京剧《狸猫换太子》等,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传统老戏,被认为从情节、故事到人物脸谱,都已定型了,但也未必不能实现与当代精神的对接,或者叫做“现代性置换”。在过去的剧作中,保护龙种、保护皇权、保护家族血脉的意味很浓,脱不开封建意识。现在呢,人还是原来的人,情节还是原来的情节,但动机的着眼点起了变化,围绕孤儿或太子的生死存亡,义士们的动机变了,不再为了抽象的江山社稷,龙子龙孙,而是为了保护生命,为了尊重人,生命是高于一切的,在正义与邪恶、善良与残暴的较量中,他们站在正义和善良一边,这个主题就变成现代的、普世的了,也就实现了与当代精神的对接,完成了“现代性的置换”。当然不是所有的传统戏都可以进行“置换”,但用现代性的眼光重新处理,不是不可能的。

  眉户现代剧《迟开的玫瑰》也是一个道德剧,虽非传统戏,却与传统戏有一脉相承之处。像乔雪梅这样的现代圣母式人物,古代也有,把一生青春交付给他人,像她,为赡养老父,抚育弟妹,放弃上大学机会,不得不与恋人分手,胼手胝足,含辛茹苦15年,等到该送的送,该长的长,她已是“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了。虽然剧作者为她安排了尽可能好的结局,与环卫工人成婚,获大专文凭,办起公益事业,但据我所知,人们,特别是在一些年轻人中间,不乏争论。比如,这样为小家庭的牺牲值得吗?合乎人权、人性和人的发展吗?是否含有愚孝的影子?还有人说,凭什么要放弃好不容易考上的重点大学?为什么要为别人活着?我认为,任何时代都不能没有这样的献身者、牺牲者,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在这一根本问题上,我认为此剧是站得住脚的,彰显的是我们民族传统的和现实的人性和美德。也就是说,悲剧在任何时代都不会绝迹。我还想特别指出的是,这个戏是写“爱”的,而“爱”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来说,是首要的因素,在今天尤其值得深挖。但是,问题在于,如何将这一悲剧性主题处理得壮美动人,并使人的境界升华。所以,仅靠给主人公安排一个好的归宿,是不足以说服人的。假使她所遇非人,弟妹不贤(这在生活中完全可能),那她的意义就削弱了吗,或者应该更伟大。[NextPage]

  五、新编历史剧的推陈出新问题

  新编历史剧在这次的初选精品剧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于是,如何给传统以生命力,给历史以新发现,如何化腐朽为神奇,为古老题材注入新的灵魂,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之结合点,便成为了这些剧作能否成功的关键。

  看传统京剧《狸猫换太子》,发现编剧下了大功夫,堪称杰出的悬念剧,每个情节都被推上悬崖绝壁,让观众再怎么也想不出解决办法,然而剧作偏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重新吸引住观众,于是掌声不绝。演员阵容气象不凡、表演声情并茂、情节高潮迭起,说明传统戏仍有极强的生命力。该剧给予传统甚至衰朽以新的生命,核心在于:重新确立陈琳、寇珠等人的救主动机,一扫愚忠观,突出人道观,为一小小生命呵护,表现了对生命的珍重。但同时,不合情理处也不少,如太子七年无人问,八贤王在干什么?刘娘娘杀气不足,等等。看来,如何提高剧作的艺术概括力、表现张力和保持风格的协调性,往往是创作上的难点。

  新编昆曲历史剧《班昭》也非常出色。全剧给人以典雅、凝重、简练,独具风骨之感,表现了在庙堂御用与史家独立精神之间,在逸乐与发奋之间,怎样保持文人节操的治史精神。这是一个现代性的主题。剧情中,面对杀青《汉书》之重任,班昭在曹寿与马续二兄间往还,寻求支持。14岁的班昭尊兄命嫁给风流机敏的曹寿,新婚燕尔,曹即不耐著书之苦寂,怀揣美赋,游走宫廷,得皇太后赏识,成为近侍亲信。后遇太后新亡,被命其终身守陵,他只能跳江了。另一不便在班昭身边久留的兄长马续,数十年后归来,发现班昭居华屋,著华服,疲于应酬,惰于著书,深为痛心,为留宫中完成大业,竟自请宫刑。班昭遂清醒。整部戏以散文化的抒情风格写成,追求淡然,但缺少戏剧冲突的强烈性。我认为,在对班昭的刻画上,若将其在二兄之间的抉择之苦,青春与沉潜,性爱与牺牲,刻苦与逸乐之矛盾性,更加突出强化,会有更佳的感染力。

  新编历史评剧《凤阳情》,叙朱元璋、马秀英夫妇事,写马秀英从平民到皇后的坎坷一生、传奇一生。写她与朱元璋从相识到相知,以皇后之身,体恤民生、爱护百姓,并围绕对皇太子的教诲展开。这个戏的抒情风格有可称道处,故乡情,石板路,春天的原野,背篓打猪草的女孩儿,给人以勃勃生机之感。眺望家园,回首前尘,反思成为开国皇后至尊,反差之大,形成灵感。纵贯全剧的思想是:张扬民本思想,批判滥杀无辜的专制专横,应该说很有戏,但说教味浓了些。

  新编历史婺剧《梦断婺江》,写太平天国后期侍王李世贤的一段悲情,讲太平天国的兴亡教训。作者欲透过历史文化背影,折射天国败亡的教训,展现厚重的历史疑云。这好像是注定就很难写好的题材。演出后反应平平,我个人却认为,能写成这样,已殊为难得。作者注意吸收了近年来研究、反思太平天国史的新成果,强化了批判性,但不彻底否定。贯穿全剧的中心问题是:天国为百姓造反,为何百姓又造天国的反?批判了大兴土木、横征暴敛、激发民变、失去民心之不义,这是抓得比较准的。我还认为,剧作构思比较巧妙,从柳女寻表哥开始,以翻译外文而引起注意,以后是抗议,女扮男装,侍王赏识,发生爱情,成为王府妖女,有戏,真乃乱世儿女情。可是,整个戏又是粗糙的,抓住了批判性,却无法贯彻始终,根子仍在究竟怎样评价太平天国。

  以上主要围绕戏剧创作中的文学性问题,结合本次观摩的部分剧作,我谈了对它们的得失的一些看法。毕竟是门外谈戏,仅供修改时参考,或有一点看法能有助于修改,我将甚感欣慰。至于对舞剧、音乐剧、木偶剧、大型原生态歌舞剧的看法,我也作了笔记,将在另外的文章中再谈。

    (编辑:刘苗)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