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妤
作为以民族经典戏剧为主要内容的艺术展演,“长三角名家名剧月”去年甫登东艺舞台就是一次“特立独行”的尝试。今年,除了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戏曲,更有将要或正在成为经典的先锋之作与精品力作,如淮剧《金龙与蜉蝣》、昆剧《公孙子都》等。
作为以民族经典戏剧为主要内容的艺术展演,“长三角名家名剧月”去年甫登东艺舞台就是一次“特立独行”的尝试。今年,除了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戏曲,更有将要或正在成为经典的先锋之作与精品力作,如淮剧《金龙与蜉蝣》、昆剧《公孙子都》等。可以相信,和去年一样,“名家名剧月”仍将会被看作又一次对当代戏曲经典的舞台记录,一部鲜活的戏曲艺术当代史。
剧种改革第一声号角
诞生于1990年代的淮剧《金龙与蜉蝣》、话剧《商鞅》,是业内公认的走在时代前沿的作品,被誉为吹响了各自剧种改革第一声号角的先锋之作,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今天,这两部作品的再度上演具有深远意义。
“北有《茶馆》,南有《商鞅》”是话剧界流行的一句口头禅。气势恢弘、主题深邃的话剧《商鞅》自1996年首演迄今,已演出了100余场,观众超过10万人次。这部折射了对人性和生命,对现实与历史,对个体、民族、国家的理性思考的大型史诗话剧,先后囊括了包括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奖在内的所有奖项。
由著名编剧姚远执笔、导演陈薪伊执导的《商鞅》当年曾汇聚了上海话剧舞台最优秀的一批表演艺术家,甚至其中扮演配角的,也清一色是上海话剧界最具功力的资深演员。由于老演员们大多年事已高,在去年告别演出后,由魏春光、祝洪波、孙宁芳等主演的青春版《商鞅》在话剧舞台上新鲜登场,让这一极具历史意义的话剧力作在舞台上长保新鲜。
被认为是淮剧乃至中国戏曲的里程碑之作,甚至是“十几年探索性戏曲走向成熟的标志”的淮剧《金龙与蜉蝣》自1993年首演至今已逾15年,这部当年的“都市新淮剧”用现代审美观念对历史题材进行重新审视,赋予新的意蕴。当初尚籍籍无名、如今已是舞台大腕的罗怀臻、郭小男等,当年正是凭借着先锋理念和超前意识树立起了这座戏剧丰碑。和《商鞅》一样,《金龙与蜉蝣》也面临着新老交替,故此次“名家名剧月”的《金龙与蜉蝣》很有可能是何双林、梁伟平、马秀英等原班人马的告别演出,此后将由上海淮剧团的青年演员接班继承。
京昆艺术争取年轻观众
经过了一个阶段激烈的社会转型之后,一度沉寂的舞台创作从1990年代末期重新开始勃发。近十年来,一批标志着京昆艺术焕发出新青春的剧目也陆续涌现,如京剧《狸猫换太子》、昆剧《公孙子都》。《狸》和《公》两部作品先后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后者更荣登2006-200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榜首。
由著名麒派老生陈少云、上海京剧院当家青衣史依弘主演的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借鉴和采用了传统连台本戏吸引观众的众多手法和技巧,然而又规避了连台本戏拖沓冗长的弊端,使全剧情节紧凑曲折、悬念迭起、引人入胜,当年也因此曾吸引了一大批年轻的新观众。“名家名剧月”举办的初衷之一就是吸引更多新观众关注戏曲,因此选择这出剧目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由石玉昆执导、昆剧表演艺术家林为林主演的新编昆剧《公孙子都》创新但不破“格”,被认为是在争取新观众与坚守传统中找到了“平衡点”。昆剧传统剧目大多表现男女爱情故事,以心理战为主题的《公孙子都》让人重新了解了昆剧的表现力,也吸引了新观众的视线。全剧讲述了春秋时期郑国讨伐许国一战中,副帅公孙子都争功心切,用暗箭射死主帅颖考叔后终日惊惶、最后身亡的故事。《公孙子都》也是多年来昆剧舞台上极为少见的整本武戏,主演林为林惊心动魄的功夫赢得了技惊四座的剧场效果。该剧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荣获文华大奖,此次是它首度来沪,也是本次“名家名剧月”的开幕大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名家名剧月”还首次引进了一部现代京剧,这是由江苏省京剧院创排的《飘逸的红纱巾》。该剧由郭小男执导,去年首演之后即获殊荣,在中国京剧节上获现代戏金奖。[NextPage]
大导花开“京沪”两枝
因成功执导黄梅戏《徽州女人》而声名鹊起的导演曹其敬,此次也有两部作品列入“名家名剧月”的演出目录——京剧《西施归越》和沪剧《瑞珏》,这两部作品出自同一导演之手,却呈现出迥异的风格。
《西施归越》是剧作家罗怀臻创作的一出历史寓言悲剧。1990年代就曾作为京剧界的“黑马”来沪演出,其主演李洁也因此荣获白玉兰戏剧主角奖。成功的新创剧目都同样面临保留与继承的问题,江苏省京剧院大胆尝试,在《西施归越》首演的11年后,邀请名家重新修改,创排了新版《西施归越》。新版作品在舞台呈现上使人耳目一新,曹其敬、刘元声、金长烈在导演、舞美和灯光方面的珠联璧合,使得剧作具备大气厚重却不露锋芒的浑厚品格。
巴金的《家》是部耐演的戏,大多数剧本,都把焦点放在觉新、觉慧或者梅表姐身上,很少有几个像沪剧《瑞珏》那样,在这个被封建大家庭牺牲的孙媳妇身上做文章。2003年,《瑞珏》初排就受到了观众欢迎,四年后,茅善玉请来了曹其敬执导该剧,重新打磨,一个善良、贤惠、温柔而又坚韧的女性形象就这样栩栩如生地站在了沪剧舞台上。
不同形式重在传承经典
除了大戏演出,今年的 “名家名剧月”在形式上有所拓宽,“三生有缘——吴琼黄梅戏演唱会”和“可爱深红映浅红”——越剧吕瑞英旦角流派艺术专场是此次新的尝试。
吴琼素有黄梅戏“第一唱将”之称,她的黄梅戏演唱会在北京、安徽多次上演,票房火爆,她一直想把演唱会带到上海,这次终于得以梦圆。她特地为上海演唱会起名为“三生有缘”,她说,她的人生,和家人有缘,和朋友有缘,和黄梅戏更有缘。
“可爱深红映浅红——越剧吕瑞英旦角艺术流派专场”则是一台以艺术经典传承为主旨,汇聚当代越剧名家和艺术名流的演出。绚丽多姿的吕派艺术不仅塑造了一系列风采各异、独具魅力的女性形象,也孕育了一批活跃在当代越剧舞台的优秀旦角演员,如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陈辉玲、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的吴素英、上海越剧院的孙智君、张永梅等。这场演出由六个经过精心挑选、最能够代表吕派艺术的折子戏组成。
值得一提的是,众多越剧名家在得悉吕派专场的消息后,纷纷主动请缨,如越剧王子赵志刚、著名演员方亚芬、章瑞虹,而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茅威涛则以“未入师门的学生”自称,将以一种令人惊喜的形式参加演出。
(编辑:许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