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机闪光
在准备对闪灯的这两种闪光模式进行熟练操作时,我们先来熟悉一种必须掌握的闪灯运用技巧,那就是离机闪光!离机闪光最大的好处是让闪灯运用更为灵活,补光也更为自然!
离开机身之后,我们可以很自由自在的变换闪灯的位置,补光的角度都可以任意的设置,让光线的变化更有弹性。图为相机、人和闪灯以三角形分布,闪灯从主体前左侧闪光拍摄。
采用有线离机闪光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使用各厂家为自己闪灯配套生产的离机闪灯线,这类线的好处当然是直接装在相机的热靴上,另一头则以灯座的形式和闪灯连接,由于线上有专业资讯接点,所以相机和闪灯的信息传输就如同装置在机身一样通畅,闪灯可以实现各种自动功能。
有时候,当离机闪灯线不够长时,也可以将二条离机线相互连结使用,在不改装的原则之下,这也是一种变通的方法。
不过,虽然这类连接线在各厂家都有生产,也方便购买,但它们价格相对昂贵(一根连线往往需要几百元),如果遗失也让人头痛。(因为离机闪灯线的两端接口可以衔接,所以也可以两条同厂离机线连接使用,并能实现自动功能)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将某品牌厂家的离机线用在另一厂家的相机上,虽然可以获得信号连接,但仅能使用M模式,其它功能会全部失效。
另一类也就是前边讲到的利用通用的PC接点连接,这样的好处是一根线可以连接不同厂家的相机,缺点是无法为闪灯提供自动化的数据信息,所以闪灯的一些自动功能无法使用。
[NextPage]
在拍摄全身人像图片时,为了让主体全身的光线均匀,可以用双灯在主体两侧以一上一下布光(在只有单灯的状况下则把灯稍微拿远一点,在主体的另一侧放置反光板,形成主光和辅光)
有线离机闪光共同的问题是作用距离受线长的限制(比如很多连线为1.5米,也就说闪灯最远只能在距离相机1.5米处为主体补光),而且随时都要带一根连线在摄影包,也不是很方便。
夜晚,利用离机闪光从主体左侧补光,可以有效的消除直接闪光带来的主体身后的黑影,同时立体感也更为强烈。
[NextPage]
离机后的闪灯虽然可以手持但不方便,我们可以使用闪灯底座连接三脚架架设它。如果有多支闪灯,可以考虑购买几支便宜的小脚架,这样布光会更为自由方便。
在无线离机闪光方面,不同的厂家技术上有所不同。
首先,在实现无线离机闪光方面,每个厂家都有专门的无线引闪器(比如尼康的SU 800),它们可以指挥自己厂家的外接闪灯实现无线离机闪光。
其次,各厂家的高端外接闪光灯可以作为指令灯引闪其他闪灯,所以只要将它们装在机顶,就可以实现引闪其他离机闪灯。另外,某些中端的闪灯不能采用红外引闪其他闪灯(无法作为指令灯,只能作为受命灯),比如尼康SB 600只能采用闪光引闪其他闪灯(被引闪灯的许多自动功能得不到发挥),这也是高级闪灯与中端闪灯的一大功能区别——采用外接闪灯进行无线引闪的有效控制范围是10米,而且远距离时主辅灯的左右夹角不能大于30度,较近距离处则可以达到60度。
另外,有的厂家的产品可以通过相机内闪来带动外接闪灯实现无线闪光(奥林巴斯顶级的E3相机可以用内闪控制三组闪灯,尼康中高端相机可以控制二组,而索尼可以控制一组)。以尼康为例,虽然其也有专门的无线引闪器销售,但该厂家中高端闪灯在配合中高端数码单反时,不但可以采用SU-4功能进行无线闪光引闪(SU-4为闪光引闪,所以其他品牌的相机只要有内置闪光灯,都可以对尼康中高端外接闪灯进行无线引闪,但这时被引闪闪灯的一些自动功能将受到限制),也可以采用专门的无线引闪功能(尼康SB 800上设置为REMOTE),专门通道的无线引闪好处是自动功能可以全部保留,而且不会被其他相机的闪光意外引闪。相比之下,佳能闪灯就不支持各种机内闪引闪功能,所以要购买专门的无线引闪器才能保证无线离机闪光的运用。
[NextPage]
即使在风光小品拍摄中,无线离机闪光的运用也十分有效。本图采用手动长时间曝光,然后以单灯M模式离机手持对需要补光的位置闪光,在10秒的曝光时间里总共闪光5次完成整张图片的曝光。
无线电闪灯离机控制系统
相机厂家的无线离机控制都是以光来控制系统,所以受限于光的直进特性,当相机与被引闪闪灯间有死角时,可能无法正常引闪。针对这一问题,一些器材配件厂家开发了无线电闪灯控制系统(分为发射器及接收器,成对使用)。
目前市面上的无线电闪灯控制系统有价位较低的中国大陆及韩国产品,也有价格比较高的欧美品牌,其中欧美品牌的可靠度更高,知名品牌的产品有效距离可达上百米,而且不会被其它无线电设备干扰,信号能平稳的发射与接收。当然,使用这一类的无线电接收器,大多只能把闪灯设定在M模式,如果想购买能够实现TTL闪光的,则价格会更为高昂。
(编辑:李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