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图片库 摄影赛事 采风天下 快乐聚焦 知识园地 器材天地 艺术人生 访谈 评论 摄影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摄影艺术家邓伟

2007-10-06 08:11:40来源:中国文化网    作者:

   

  邓伟,1959年生于北京。1975年,师从国画家李可染先生,习书法、中国山水画。1977年,师从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研读西方美家、哲学译著。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并留校任教,1990年到英国做访问学者,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作为一名艺术摄影家,邓伟始终以充沛的热情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将镜头聚焦在人物肖像与文化世界。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刚学会摄影的邓伟就有意识、有计划地为茅盾、巴金、冰心、钱钟书、俞平伯、朱光潜、李可染等中国文化老人拍摄肖像。

  10年浩劫过去,这批中国当代文化史上的名人相继谢世。1986年,他出版了《中国文化人影录》,这些几乎可称为孤版的作品,引起了中国文化、学术、艺术界的强烈共鸣与巨大反响。可以说,邓伟开创了新时期中国名人肖像摄影的先河。

  从1990年起,邓伟用了近十年时间,足迹遍布五大洲,为百名对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作出杰出贡献的政治家、艺术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等进行了肖像摄影。他凭着执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以独特的视角刻画出20世纪风云历史的世界著名政治家罗纳德· 里根、乔治·布什、李光耀、伊扎克·拉宾、德斯蒙德·图图、佩尔韦兹·穆沙拉夫;诺贝尔奖得主科学家杨振宁、费雷德里克·桑格、乔治·夏帕克等,文学家威廉·戈尔丁;人类首位征服珠峰的英雄埃德蒙特·帕西瓦尔·希拉里;人类第一位徒步行走到南极点的女探险家丽维·阿纳森;行为艺术的先驱让·克洛德·克里斯托等诸多独具魅力的世界名人形像,表现了当代人类文明的智慧与理想。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

  为了走近这些世界名人,邓伟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也付出了青春的代价。为了拍摄到以色列前总理拉宾,邓伟连续写了四年的信,为了获得给美国前总统里根的拍摄机会,邓伟等待了十年时间。而一旦走近这些世界名人,为了获得理想的拍摄效果,邓伟会和他们发生许多故事。在拍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时,基辛格了解到邓伟的拍摄以采用自然光为主,却故意把邓伟领到了一个四壁没有窗户的房间,面对此景,邓伟不仅急中生智为房间选了个"太阳",还因说出一句基辛格曾在一个很小范围内讲出的话,而令基辛格顿时刮目相看,在拍摄以色列总理拉宾时,面对一脸倦容的拉宾,邓伟大声说:"你沙漠中作战的军人风采哪儿去了?",拉宾闻听此言,顿时肌肉紧缩,面色亢奋,用手猛地一拍窗台,邓伟於是有了理想的拍摄瞬间……

[NextPage]

  从他作品发表的情况看,大多以人物为主,他本人也曾明确表示,兴趣在人。他的拍摄对象大多是对人类作出过杰出贡献的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人物造型一律为精心设计的静态造型,庄重凝炼,情绪安然,具有一种新古典主义的风格。邓伟拍摄的女雕塑家伊丽莎白-弗林克,雨天凝重的光效调子加重了雕塑的"量感",而邓伟在造型上也有意识地让雕塑家成为其照片中的另一尊雕像。在拍摄每一位名人之前,邓伟都会对该人物作详细的研究,他总是大量搜集有关拍摄对象的文字、图片与音像资料,以便能保证哪怕在极短的时间内,对人物的真实个性作出判断与选择。邓伟的现场洞察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前期的精心准备。在拍摄建筑大师贝聿铭时,本来邓伟想让他坐着拍摄,但老人坚持说自己还年轻,于是邓伟突发奇想,让老人双手搭在椅背上眼望着窗外的建筑群。这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姿势,而且在画面的处理上也更富于建筑艺术所特有的感觉。尤值得注意的是,那个点睛之笔的小道具--一支建筑师常用的红铅笔,则是贝老的构思,它胜过了许许多多的设计图,邓伟欣然采纳了老人的建议。一般情况下,邓伟还是比较尊重拍摄对象的意愿,并尽可能记录下人物自然流露出来的姿态与神情。但有时邓伟也主动去影响、设法调动拍摄对象的情绪。如在"古堡酒店"拍摄尤素福o卡什时,他们一见如故,卡什动情地说:"你象我的儿子,你给我带来了太阳。"他两手合掌,两个拇指和食指合拢作一个´八´字",于是邓伟本能地转到他的侧面,近距离拍下了他眼中的"无边慈爱、智慧和自信"。

美籍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铭

  邓伟常使用的照相机组合为一台日产勃朗尼卡SQA120单镜头反光相机和三架尼康FM2相机,平常拍摄均采用标准镜头。在国外,由于有用过最大光圈近距离拍摄李光耀的经历,"圈内人"戏称他为"0.45m邓"。邓伟在拍摄用光上,只带一种辅助性的用具--最传统的反光板。主光来自射进窗户的阳光,偶尔也采用室内的灯光(如拍摄乔治·夏帕克)作主光。邓伟早年从国画大师李可染那儿学到了对画面暗部处理的能力,又从王朝闻先生那儿得到了对画面作雕塑感处理的启示,"照片虽然是个平面,但要拍出有厚有薄的感觉来",因此,他的主光运用得极为节省。相反,在辅助光的运用上,他却不厌其烦精雕细刻大肆铺张,而暗部层次与细节的再现是对摄影师拍摄技术的一大严峻考验。邓伟以他就地取材随机应变的用光技巧充分反映了他厚实的绘画功力和在摄影上驾驭光线的能力。

  著名导演张艺谋说:"看看邓伟拍得这些照片吧,一个普通人怎么能让么多叱咤风云的名人上他的镜头呢?我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少难以逾越的障碍和困难,这决不是常人能做到的,我们都不能做到"(《邓伟日记》1999年江西美术出版社)。拍摄名人肖像不是邓伟的首创,曼·雷、尤斯福·卡什、菲力普·哈尔斯曼、阿诺德·纽曼和伊文·佩雷等国际肖像大家都有不少佳作传世。邓伟是率先走进世界肖像摄影艺术殿堂的中国摄影家,他运用精湛的艺术手法与先进的影像技术相结合,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成就,得到了中外媒体、专家的高度评价。邓伟是当代中国摄影界的代表人物,更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肖像摄影家。他的环球名人摄影创作被中外摄影界评价为世界摄影史上的创举。

  在艺术上,邓伟的肖像作品讲究立意,并善于通过画面的构图形式渲染意境,烘托主题。他对人物造型的影像设计,具有一种典雅、凝重、洗炼的雕塑感。他利用低照度、深色调的局部照明,突显人物面部,捕捉富有闪光点的精彩神情瞬间,达到挖掘和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艺术效果,塑造出了一个个呼之欲出、生动传神的形象个体。邓伟的作品是他与对象最直接、最坦诚、最成功的艺术对话,因而它传递出沉甸甸的艺术质感,有深厚而宽泛的文化内涵。邓伟的艺术,是走进名人世界、感悟人生真谛的艺术。他的作品始终洋溢着清新的朝气,给人以美的享受。另外,世界风光、百姓生活、民族风情也是邓伟所要捕捉和表达的重要内容。

  在邓伟看来,这一切是"通过取景器,不仅获得了关注生活,关注世界的第三只眼睛。也找到了用自己的审美观念、视角去展现生活和与世界交流的方式"。

  吴子牛在《我们眼中的邓伟》(2001年中国摄影出版社)一书中认为:"邓伟用他的心灵和眼睛,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世界、一部历史、一种瞬间的永恒"。

  陈攻评论道:"如果说邓伟的人像摄影总以那耐人寻味的视觉瞬间打动人心,那么照片背后则凝聚着邓伟多年的文化积累……而拥有一颗平常心,也使他的平民视野更接近于普通人的视觉感受,这也是邓伟拍摄的人像作品之所以打动人心的根本原因"。(《中国摄影》2004年第2期) [NextPage]

  从事摄影工作近30年来,邓伟为中国和世界摄影艺术长廊增添了许多名作,也为中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恩师李可染鼓励他学摄影

  因为表姐在积水潭医院工作,少时的邓伟结识了在那儿住院的李可染先生---最开始,邓伟只知道他是"老老师",直到后来应邀拜访李家,看到他家到处是李可染的画儿才明白过来。

  "第一次拜访,他就考我们。当时一同到李先生病房的,还有一个姐姐。"他俩到医院的后花园去画写生。十几分钟后,女孩儿画了幅速写,便交了作业离去,而他,守在小湖、假山旁,一守就是几个小时。最后,可染先生留给了少年邓伟自家的地址。"那张小纸条到现在都还留着。三里河三区61门8号。"

  李可染有三枚印章,让邓伟至今记忆深刻:其一是"不与照相机争功"---他说"相机有相机的文字语法,画笔有画笔的文字语法";其二是"废画三千"---邓伟不止一次看到,李可染把旁人看着好好的画儿给撕了,他希望自己留下的是精品;其三是"白发学童"。年过七旬的李可染说,七十始知己无知。

  中学时代的邓伟,对数理化反应比较迟钝,任凭老师怎么讲解,就是不开窍。二姐是学校的数学老师,她常常听到任课老师抱怨他脑子太笨。不知道是不是可染先生听到这么一说,一次见面时,他提笔写了"实者慧"三个字送给邓伟,告诉他,"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是真正的聪明人,是大智者"。

  那时的邓伟,是没有太多选择的。他曾经幻想过,去电车公司当售票员。少年邓伟有几分口吃,李可染先生说不成。"你磕磕巴巴的,说´新……新……新街口´,还没报出来,人家站过去了。"也曾幻想过考上工艺美院,到电影公司给人画海报,给人画舞台背景。

  但机遇,总是有的。1978年,新街口外大街,贴一海报。彩色纸,毛笔写着"北京电影学院招生简章"。邓伟一看,自己符合摄影系的要求:"要求五官端正,身高1米78以上,身体特别强壮。能野外作业,还懂得一定的美术基础。"他把自己想法跟可染先生一说,先生便说:"学美术、画画是一辈子的事儿,你老了依然能画。但电影是年轻的艺术,你不学习就没机会了。"

  考试时,邓伟钻了个"空子":"那会儿,虽然是电影学院摄影系招生,但考试考美术不考摄影知识,更不考技巧、方法。"

  同学张艺谋传授摄影技术

  1978年,邓伟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深造。班里26位同学,大多都会用相机,只有他没摸过。

  第一次进暗房的他,就闹了笑话。课上,待老师讲解完放大照片的方法,邓伟就"如法炮制"起来。看着相纸在显影液里浮现出影像,他非常兴奋,迫不及待地将它在停影水里冲了冲,就拿出了暗房。刚走到院里,他就发现手里的照片由灰变黑了。"你赶紧把它放回去,没定影怎么就拿出来了?"老师的"一个问号",让邓伟心情非常沮丧。

邓伟和同学张艺谋等

  一次课间聊天,邓伟跟教授文艺理论课的王朝闻先生谈起此事。王老师看罢那张发黑的照片,在他笔记本上写道:"幼稚是不可避免的过程,容易满足是成功的敌人。"邓伟说,这句话,他至今仍觉受用。
  整个大一,邓伟在班里学习都是比较靠后的。"因为我笨,就把别人休息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当时的电影学院,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晚上吹熄灯号,而且有保卫组负责查夜。邓伟则常常和几位同学待在学校放影间,把窗户堵上后学习,一直学到夜里一两点。"大家都是不甘示弱的。我们那个年代,没有懦夫,没有懒汉。"[NextPage]

  除却学业上的不平坦,电影学院的生活还是非常愉快的。邓伟和侯咏、何青、智磊、穆德远住一个寝室。同屋来自上海的沈星浩有个电炉子,当时"一切共产"---"谁有一包面都要拿出来,煮一小锅,六人分而食之。"当时,导演系宿舍的田壮壮送过来一个煮鸡蛋,六个大男生就一人咬了一小口。"不管谁得到几块钱的稿费,都会拿出来请客。"

  邓伟说,自己很感激同学张艺谋。在他们班里,张艺谋是"老大哥"。"由于曾在最底层的生活里摸爬滚打,他对艺术的感知更接近本质,对艺术的追求也更执著。"他至今记得张艺谋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的照片《中国姑娘》。"画面中只有一个小姑娘的背影,背影上一个大长辫子。"第二次进暗房,"老大哥"便手把手地教邓伟,如何放大照片以及显影和定影。当时,张艺谋的图片摄影已经十分出色,他的暗房技术也都相当娴熟,但是他的一招一式仍非常认真。

  刚学照相时,邓伟总拿美学家朱光潜老师当模特儿---因父亲的一位朋友介绍,邓伟拿着手抄本、朱光潜解放前出的书《给青年人的十三封信》拜见了先生,也感动了先生。"朱光潜先生辅导学生我照相,打太极拳我也照相。在未名湖边上,到小卖部打瓶醋我都照。"另一位模特,则是李可染先生。"他们都不是摄影家,但他们对美的感受,都很棒。这两位´模特´,给了我很多指点。"

  从电影学院毕业时,邓伟以毕业论文、实习、答辩"三优"的成绩,留校任教。

  一次次轻轻敲门,凝成了100位中国文化名人的画册

  19岁那年,还在电影学院就读的邓伟,在父亲的建议和策划下,开始利用课余时间为当时中国的知名文化人拍照。"拍摄一部中国文化名人的肖像画册,将他们深厚的学问、高尚的人品,图文并茂地留给后人。"拍摄的名单由父亲确定,他还通过朋友引见一些学者和文化老人,但大多数时候,都得邓伟拿着学生证硬着头皮去敲门。

  1980年秋,他去敲钱钟书和杨绛两位先生的门。二老"狷介",开始怎么也不肯拍照。经过一个上午的等候,钱钟书打开门,对邓伟说:"我们商量一下吧。你已经在这里呆了一上午了。看样子,我是说服不了你的,你倒是要说服我了。"后来,钱先生"破例"让邓伟"拍了一张"。

钱钟书、杨绛夫妇

  大三暑假,邓伟拿着父亲节省下来的钱,去西安拍摄"长安画派"代表人物石鲁。"我没有放下手中的挎包,因为那里面装着借来的海鸥照相机。列车咣咣地行进着,我不时抬头看一看行李架,担心着两件事,头一件就是放在行李里的一瓶北京产的橘子水可千万别碰碎了,再一个就是拿不准这次能不能见到石先生,并为他拍照。"

  到了西安,他借住在同学顾长卫家里。那会儿才得知石先生已病重住院。打听到医院地址,他立即赶去。当时为了保证石鲁的治疗和绝对休息,陕西美术家协会专门安排了一个小伙子照料石先生。除了家属,明确谢绝一切探视。邓伟拍照的请求,也不例外。此后好几天,他只好泡在医院。终于,一天下午,看护石先生的那个小伙子朝他招了招手。石先生那天精神很好,大家知道他远道而来,决定破例。

  就是一次次地轻轻敲门,邓伟拍到了茅盾生前最后一组镜头,还有经济学家孙冶方,作家萧军、丁玲、叶圣陶、张天翼、梁漱溟……

  在每次拍摄之前,他都会做大量准备工作。1983年初,得知古文字学家容庚先生病重,邓伟在父亲催促下飞往广州。飞穗途中,他阅读着父亲手录的对容庚的介绍:"他的著作《金文编》是根据历代出土的3000多件商周铜器上的铭文或影印本,每一金文都有出处。香港中华书局出版的《丛帖目》是容庚积30年之辛劳编成的。他的著作还有《商周彝器通考》、《殷商青铜器通论》等多种。"

  即便付出再多,还是有遗憾。开始拍摄中国文化名人时,身为电影学院学生的邓伟,每次都得拿着学校的介绍信找到文联或是相关专业学会,请他们把自己介绍给希望拍摄的专家或学者。因为拍摄工作纯属自发,因此常遭不解与拒绝。"记得我非常想为马寅初先生拍照,并且赶到了他当时治病的医院。先生的家人为了证实我的身份,希望我开具出北大校方的介绍信,后来又提出请教委认可,就在我为介绍信四处奔波的时候,马寅初先生却不幸病逝了。没能为马寅初先生拍照,成为了我拍摄中国文化名人的过程中最大的憾事。"

[NextPage]

  1986年,邓伟拍摄的100位中国文化名人,集成画册出版。为了精准地撰写名人的简历,艰辛无数。有时仅仅为了弄清一人的诞生日期,都要跑数趟图书馆,甚至直到亲自访见名人,当面核实,才求得准确无误。

  早在画册出版前与出版社签合同书时,邓伟和父亲有一个共同的愿望:不要稿费,由出版社送100本样书,分赠名人,作为永久的纪念。画册出版后,他们一家家亲自将书送交到名人手上或交给已故去的名人家属。画册上,还附有一篇答谢恩师的文章,包括幼儿园教过邓伟、终生从事幼教的董玉振老师。

  拍摄拉宾时半米以外就有炸弹

  时光踱入1990年,邓伟去了英国,准备从那里开始自己拍摄世界名人的环球之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伦敦的书店里,卖一本电影年鉴,其间有一张顾长卫掌镜、张艺谋在一旁导戏的工作照。当时,这部价值22镑的年鉴,被打工一小时才挣三英镑的邓伟买了下来。

  为积攒拍摄经费,他每天在嘈杂的机器声和呛鼻的烟尘中出卖体力。"我不大懂英语,只能干些粗重的力气活。也不再有单位会为我开介绍信。走在街上,我比大多数人都更窘困。"邓伟总是把日常生活支出降到最低,为了能多攒点钱。因为一旦有人同意拍摄,无论是非洲还是美洲,他都必须立即启程。为节省开支,将近一年时间他借住在一家外卖店的杂物间里,晚上凑合着睡在长凳上。"那时候,想象着晚上能睡在床上,就是非常美的事了。"

邓伟和穆沙拉夫交谈

  与别的"打工仔"有所不同,每年他都会向世界各地寄出上百封信---一位普通的中国公民,向世界名人发出的拍摄邀请。"摄影本就是瞬间的艺术,我的工作不仅要确保每次拍摄的成功,还要为每个拍摄的瞬间申请许可证。我从不愿把世界名人形容成高山,我们无须仰视他们,因为他们只是些为人类做出了贡献的普通人。但我不得不承认,一次次设法走近他们的过程真可谓难于上青天。"

  其实,早在1986年开始,他就陆续发出这样的邀请信。到英国后,他在牛津的世界名人传记中心里可以查到比较确切的联络地址,于是加大发信量。但回音寥寥,最初的五年里,甚至"颗粒无收"。他说,约请世界名人,有点像跑一场看不到终点的马拉松。1986年起就每年给美国总统里根发邀请函,直到八年之后的1994年,邓伟才拥有了十几分钟为里根拍摄的时间。

  转机出现在1991年8月---他为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先生拍摄了肖像照,由此正式启动了"环球拍摄计划"。邓伟有自己的"世界名人"界定标准:"他们一定是对世界的和平、进步、发展做出过贡献的杰出人士,是中国人民的朋友。"后来他才知道,在同意拍照前,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先生曾派人专门到英国大使馆、皇家摄影学会甚至移民局了解邓伟在英国的居留情况以及其艺术水平。在他收集的资料中,有邓伟1986年出版的《中国文化人影录》。

  为了拍摄以色列总理拉宾,他联系了三年。第一年,他只收到彬彬有礼的回绝信,"拉宾总理很忙,没有时间拍照,谢谢你。"第二年,他收到了拉宾亲笔签名的肖像照片,但拍摄请求却仍被拒绝。后来他写信给拉宾总理,直言不讳他不喜欢总理寄给他的照片,认为那张照片没有体现出总理个性特征和神采,同时表达了希望用个性化风格展示总理风采的愿望。1994年底,邓伟获得了拍摄机会。拉宾是当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领奖前的忙碌中,匀出了十几分钟给他。

  在他拍摄后不久,拉宾遇刺。早在邓伟完成拉宾拍摄时,就遭遇过一次"心跳":"我在特拉维夫机场候机厅里等待登机离境。谁能想到,离我的座位半米开外的一只垃圾箱里,竟然被人放置了炸弹!真不敢想象如果防暴警察没有及时赶来并排除了险情,那个候机室里将会发生的事。"

  1994年1月17日凌晨4时30分,剧烈的震动惊醒了数百万洛杉矶市民。几分钟后,电视里播出了这样的新闻:这里发生了6.6级强地震,震中就在市中心以北约20公里处。两个多小时之后,邓伟提前出发,赶往棕榈泉---去为81岁的美国前总统福特拍照。

  十年后,邓伟完成了对百位世界名人的环球拍摄。有人问他诀窍,邓伟想,自己全部的诀窍就是从始至终的坚持和以心换心的真诚。"我是把最宝贵的青春生命交付给等待,才艰难地换取到一次次短暂的拍摄机会的。"

(编辑:马燕)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