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彦一
光线传媒的音乐风云榜,今年走过了第七个年头:一个星光越发黯淡,争议更加频繁的年头。歌迷的愤慨似乎很情有可原,某些评委的指责也不能算落井下石,媒体的羊群效应彷佛也顺其自然。但是,到底是什么让一个至少看起来还想成为公正的颁奖礼走到了今天的地步?不一定是评委的不负责任,也不一定是歌星的不给面子,如果一定要寻求原因,在远达不到精益求精的时候贸然的采用海选投票去决定若干最受欢迎的奖项,其实是一个根本没有分清娱乐和音乐的界限、自我否定音乐理念的最大败笔。
音乐风云榜从创立最初就想成为一个海纳百川的音乐榜单,从它愿意区分港台和内地评比甚至设立粤语奖项就可以看出,这也很符合光线在娱乐节目制作上希望达到的面面俱到。它跟全球华语榜或者华语音乐榜中榜的区别在于,它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大华语圈媒体联合主办的榜单,甚至不见得比中国原创音乐榜或者9+2先锋榜的播放率广多少,这就有些类似法治和人治的区别:歌手和公司一旦与唯一的主办方产生了矛盾或者有了隔阂,影响就会延续到下一届。虽然颁奖地点并不局限在北京,但也许现在的音乐风云榜从主办形式上更像广州或者上海本地的一些音乐榜单,尽管所有颁奖礼的明星出席率近年来都乏善可陈,但东方风云榜至少现在还能吸引到陈奕迅的参加,音乐风云榜却因为自身的问题造成孔祥东演奏的中断。
也许对于颁奖礼来说,有人关注是件好事,但如果关注中非议多过赞许,如果出席率日益下降,无论如何也不能算作一件喜事。它曾经想要揭露颁奖礼的黑幕,却变成了被揭露的对象。不管事实真相如何,这种转变,都是真正支持音乐的人所不想看见的。
用手机短信或者其他方式投票并不是没有颁奖礼做过,用歌迷投票去决定最受欢迎也不是没有颁奖礼做过。但是光线凭借自己在娱乐节目中的影响力,加上采用海选决定最受欢迎候选人的形式,使得最受欢迎的奖项成为了一场切实的pk。而取消了十大金曲的音乐风云榜,由专家评选出的最佳候选就那么的专业么?选秀明星的实力和人气基础一年比一年好,但从选秀走向天王天后最需要的是时间。如果所有实力或者走红歌手们都没有了最受欢迎的机会,如果有足够歌迷支持可以获得最受欢迎的歌手在所谓的专业题名中一无所获而只能跟选秀们争夺一个貌似好听实则鸡肋的奖项,下一次或者下一个华谊也许就不会在炮轰之后还出动大牌坐足全场。
首届的音乐风云榜没有多少人会记得它的冠名是喜之郎,但记住了这样一个颁奖礼,港台十大中有传唱许久的《盛夏的果实》,有够冷门的《秋天1944》,也有热火朝天的《因为爱所以爱》,展现的新人是孙燕姿,特别推荐的是丁薇、彭羚和伍佰,而当年的杰出贡献是实至名归的崔健和罗大佑,不需要每一个明星都参加,首届的风云榜至少用奖项本身说明它存在的价值。这之后第二届出席的明星随便点点就包括了王菲、周华健、黎明、周杰伦……其中的任何一个在5年后都很难出现在第七届的颁奖现场。然而就在2年前,在第五届音乐风云榜上,我们都还看见了周杰伦、孙燕姿、林俊杰、五月天以及容祖儿;而现在,尚未在香港坐上一线的王菀之也档期冲突,能让歌迷激动的大概只有选秀明星了。曾几何时风云榜的得奖名单结合了歌迷投票专家评选榜单名次。曾经的最受欢迎歌手投票规定一个手机号码只能投一次,用区区几百票也许就定下了一个足以称的起最受欢迎的歌手,如今的投票采用淘汰制,还可以动用几百元注入Q币,却往往落到个黑幕的名声。歌迷需要的不是最佳战队的名号,她们要看见的是自己的付出落在了偶像的身上。这个简单的道理,任何一个想长久依靠歌迷的行当都应当清楚。
第六届开始,我们再寻不到十大金曲,伴随的新闻是“刘欢上任不搞平均”,伴随的负面是何炅置疑最受欢迎歌手赛果。现在的歌手在光线能领到的奖项几乎都冠以最佳头衔,然而,且不说评委们选出的最佳是否在音乐和流行之间迷失了方向,也不说甚嚣尘上的200评委是否真的黑雾一团,就说原本可称作最受欢迎歌手的奖项竟然完全依靠歌迷投票而没有任何专业把关,就没办法承认这样的风云榜还可以冠上音乐的头衔。
所谓评委,如果自身也是歌手或者与台前联系紧密,如何确保公正或者至少如何平衡歌曲的风格问题?也就不说还要去平衡那些人情世故,如果这样的比重大了,又凭什么去期待所谓的专业?还不如去期待dj的播放率来的实际。而作为歌迷,尽心为偶像拉票并没有错,拥有狂热粉丝的歌手至少拥有着厚实的唱片销量基础,至少这两年还伯仲在港台最受欢迎男歌手的周杰伦和谢霆锋也曾经都是世界销量大奖的华语区歌手。然而之所以是最受欢迎歌手而不是最受欢迎明星,前提至少应当具有若干专辑或若干年的歌手身份。
我们有生之年应当看不见tvb的最受欢迎歌手等同于残酷一叮的擂主,但我们却看的见轰轰烈烈的选秀出身的偶像们成为第七届音乐风云榜最受欢迎的歌手。而且还笼罩在某些黑幕暗箱的阴影之下。(而引起那些黑幕暗箱的又多半也是有强大行动力粉丝支持的选秀明星们)。勿庸置疑,这些偶像们的唱功有些确实上乘,外形个性甚至具备的亲和力也的确有口皆碑。能够造成被传统唱片公司认为格局乱套的局面,并非他们的过错,也绝非传统唱将歌手的错——缺少狂热粉丝愿意几百几千投票的歌手,不一定就缺乏听众。事实上,把选秀明星们这么早的列为可以接受最受欢迎投票的候选者,本身就是对最受欢迎歌手这一奖项的漠视,也是对这些选秀偶像们的成长不负责任的做法。如果说她们输给了歌坛“前辈”尚能说明风云榜的音乐性,那么号称完全由歌迷投票决定的公平又从何而谈?歌迷们砸下的金钱谁来买单?更何况前辈和选秀的差别不应当是李宇春和尚雯婕两届超女之间的pk,更不应当用暗箱去解决pk的结果,哪怕让歌迷能够用手机短信图片作为依据传出暗箱行为的新闻都不应当有,这不是选秀,这是音乐!如果你非要不负责任的让音乐走了选秀的路线,也起码应当给参与选秀用心“赞助”了这次颁奖礼的歌迷得到她们应得的东西,就算因此出现了对音乐的不尊重,错也不在她们,错在你选择了错误的游戏规则。
如果一个颁奖礼已经难以靠公信力去吸引歌迷和歌手,甚至已经在越来越多的谣言或争议中丧失了这种公信力,那么不如学学那种立足本土,逐步扩大范围的颁奖礼路线,做成一个大party也未尝不是一个盛典。用一些当红或者大牌的港台或海外艺人来点缀每一次内地艺人为主的活动有什么不可以?与其想着如何格莱美本土化,不如想着如何依靠颁奖礼推动内地的原创音乐。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如果没有香港和台湾的本土音乐和偶像,没有校长哥哥四大天王、没有李宗盛伍思凯周华健,四台联颁和金曲奖绝对不会吸引到内地听众和评论者的眼球。
任何事情,都应当脚踏实地。颁奖也是如此,颁奖礼的成功不在于它具备多少娱乐性,更在乎音乐成分的比重。
(编辑:许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