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ECFA签署实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电影合作在几经曲折后逐渐进入“后融合时期”,使得新形势下的华语电影不论是在观念、内容、题材和手法上,还是在资金、市场、技术、人才和经验上得以重新整合,以致在美学品格和产业层面上成就斐然,均构成当地电影事业的重要支撑和电影市场的主导力量。但欣喜之余,我们应该看到这一时期华语电影的品质也呈现出诸多问题,特别是华语电影同质化危机非但没有解决,反而越演越烈,成为制约华语电影进一步增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瓶颈。
一成不变的“卧底”、“内鬼”、“窃听”、“反间”使警匪片陷入类型跟风的漩涡,观众对于香港警察的那点事儿门儿清,因此即便到了《寒战》野心勃勃想要开创港式警匪片新样板,也难以找寻昔日《无间道》的辉煌。上为《无间道》剧照,下为《寒战》剧照。
一 危机
这类影片或出自同一导演之手,或由多位导演相继跟风,为了达到较好的票房效果,不断将票房表现突出的某些影片的主要构成元素移植入新创作的影片中,以迎合观众,从而在影片叙事、角色设置、技术呈现与影像风格上产生同质化的倾向。
所谓华语电影同质化,就是指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一批影片在题材、类型、风格乃至情节和主题上都有明显的相似、相仿之处。这类影片或出自同一导演之手,或由多位导演相继跟风,为了达到较好的票房效果,不断将票房表现突出的某些影片的主要构成元素移植入新创作的影片中,以迎合观众,从而在影片叙事、角色设置、技术呈现与影像风格上产生同质化的倾向。概括而言,当前华语电影同质化主要表现出如下四种危机:
危机之一,同类型影片盲目跟风。作为目前合拍片的主流,类型片的发展势头最足,跟风的状况也最为典型。回顾最近十年来的合拍片,同类型的竞争同质化倾向异常显著。
在《无间道》开启观众看待港片的新眼光、刷新观众对于港式警匪片记忆之后,开始出现大量的合拍警匪片、间谍片,不仅《无间道》推出第二、第三部,更有《窃听风云》 《杀破狼》 《导火线》之类故事由警匪对立逐渐转向警署内部争斗,由正面的对抗转向隐性战争,由街头追捕转向办公室政治。一时间,香港警察成为合拍片的主要角色,他们面临的斗争越来越复杂,然而一成不变的“卧底” 、“内鬼” 、“窃听” 、“反间”使警匪片陷入类型跟风的漩涡,观众对于香港警察的那点事儿门儿清,因此即便到了《寒战》野心勃勃想要开创港式警匪片新样板,也难以找寻昔日《无间道》的辉煌。
古装片的情况更不容乐观,短时间之内,观众看到的古装大片扎堆。春秋战国时期的有《孔子》、《墨攻》、《战国》、《赵氏孤儿》 ,楚汉争霸题材的有《王的盛宴》、《鸿门宴》 ,三国时期的则有《赤壁》、《关云长》、《三国志之见龙卸甲》,熟悉的明星、类似的战争大场面、难出新意的对打戏、完全颠覆性地诠释古装片角色的情感世界,在精致的妆容和豪华的布景下演绎苍白的历史人物和传奇故事。
危机之二,翻拍片成风。翻拍未必意味着重复,相反,某些经典之作总是伴随着大量的翻拍片。翻拍片的情况较为复杂,有些为票房考虑,有些则是故事本身的魅力,一些著名导演甚至一直怀揣着翻拍某部影片的梦想。只是如果翻拍成风,就颇值得人们深思了。
时隔多年的经典影片翻拍仍能牵扯观众的心神,而有些影片则显然是打着翻拍旗号的跟风之作,在消耗原片的观众缘,如《花田喜事2012》之于《花田喜事》,《东成西就2012》之于《东成西就》。有些翻拍影片为了保证对电视剧观众的吸引力,片名直接与电视剧同名,如《武林外传》、《将爱情进行到底》、《奋斗》等,然而改编显然并未给出新意,票房成绩也就平平。
危机之三,题材系列化模式陈旧。从电影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题材系列片模式有利于发掘潜力、培育市场、吸引观众、造就品牌,但是一些华语大片在大投资的情况下一味追求豪华阵容的效果,将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影片之外,导致影片的系列化生产模式一成不变,久而久之发展环境渐趋恶化。尤其是题材类型单一,剧情大同小异,故事和技术缺乏创新,系列化的电影品牌就会被不断透支,难怪有的华语大片尽管启用大批明星、名导,却无法保证市场票房,无法提升电影的品质。
题材系列化开发是香港电影的传统,系列化的香港电影远有《黄飞鸿》系列、《警察故事》系列,近有《古惑仔》、《无间道》、《叶问》系列,观众五年内年年必见叶问,虽然系列片模式渐趋成熟,但影片品质却不能随之推陈出新,功夫的内涵、武术的精神却不能日益深化,观众和市场效应也就大打折扣。
危机之四,技术噱头与影像呈现方式雷同。在电影技术领域,3D和动漫是以前华语电影相对薄弱的环节,然而自《阿凡达》热映以来,华语电影对3 D技术格外青睐,动辄大规模投资合拍3 D电影,大都冲着票房气势汹汹而来,铩羽而归。除了《画皮2》完胜以外,其他则几乎全军覆没。好莱坞魔幻片近几年来风靡全球,为观众展现了极尽视觉之能事的奇幻空间,合拍片也开始尝试魔幻题材,《倩女幽魂》、《画壁》、《白蛇传说》的院线征战也未能产生真正的获胜者。
在国产动漫《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与好莱坞《功夫熊猫》系列的票房刺激下,儿童片纷纷开始大银幕的尝试之旅。然而故事薄弱,缺乏创新,单凭“动漫”的标签还不足以吸引观众,《赛尔号》、《巴拉巴拉小魔仙》均以票房惨败告终。凡此种种,无不让人们为华语片的未来揪心。
二 成因
有些华语影片题材和内容远离当下时代,远离社会需求,紧紧围着市场转,市场上什么影片火就立马跟拍什么,什么电影来钱就突击什么,近年来圈内不断把目光投向类型化非常成熟的功夫片、魔幻片、穿越片,就是如此。
华语电影在产业化进程中追求类型化,虽然客观上有导致影片同质化的可能,但也会带来类型多元多样化的结果,故而类型化并非构成华语电影同质化的主要原因,而是着重出于对电影产业利润的过分追逐,对观众娱乐需求的迎合,与时代生活的脱节,思想创新的缺乏等。
1.电影产业利润的追逐。影视剧的生产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吸引大量热钱涌入其中,这也为跟风影片的拍摄提供资金支持。这类电影投资者在并不清楚市场的情况下投入资金,更在乎电影的市场回报而非兼顾电影的艺术品质,这股力量的介入大大增加了跟风影片的数量、规模及影响。他们不在意电影的品质优劣,更在乎明星、名导的影响力,后者的片酬因此而节节攀高,这样执迷不悟必将影片置身于“烂片”的泥沼。
2.观众娱乐需求的迎合。纵观近年来华语电影的票房排行榜,一些影片有以“娱乐”、“搞笑”、“煽情”甚至是“低俗”为卖点之嫌。“票房与口水齐飞,炒作共骂战一色”,成了一些热门电影上映时必然出现的场景。华语电影娱乐观众没错,因为满足华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它的职责,但因为观众更倾向于观看那些娱乐性强、带有搞笑元素的跟风之作,而不断生产“娱乐至死”的影片,就必然会促使娱乐片泛滥,不仅导致华语电影的生态环境朝着畸形的方向发展,一步步走向崩溃的边缘,而且致使广大受众审美趣味日益模式化、单一化、低俗化。
3.时代生活的脱节。有些华语影片题材和内容远离当下时代,远离社会需求,不去关注社会的发展变革,不去关心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不去反映各阶层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的多样性,缺乏直面现实的勇气和艺术表现生活的智慧,而是紧紧围着市场转,市场上什么影片火就立马跟拍什么,什么电影来钱就突击什么,近年来圈内不断把目光投向类型化非常成熟的功夫片、魔幻片、穿越片,就是如此。有的甚至还闭门造车,瞎编乱造,反复在单一僵化的题材、故事和人物中打转,这样编造而出的影片严重缺少可信度,断难以唤起观众的共鸣,注定会被时代和生活所抛弃。
4.思想创新的匮乏。华语电影近年来在资金充足、市场活跃的情况下,不断在数量上屡创新高,却在思想的发现、提升和创新上捉襟见肘,无疑思想老化、价值迷失、意义消解已成为制约华语电影发展的痼疾。有的影片无视思想的存在,放弃对理想、价值的坚守和对美好人性的追求;有的思想模糊、混乱,叙事本身存在价值观的冲突与消解;有的思想陈旧、老套,味同嚼蜡,毫无新意;更有甚者不是向上追求崇高,而是向下堕落,传播庸俗、低俗、媚俗的东西。
三 策略
“电影应该跟时代和社会生活组成一个和弦” ——钟惦棐先生提出的“电影和弦”理论,无疑对当下华语电影的创作实践仍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华语电影要走出同质化的陷阱,克服同质化的模式,实现从数量众多到品质优强的转型升级,就必须在时代、文化、美学、思想等方面作出积极的探索和努力。只有如此,华语电影才能进一步在经济社会全球化的进程中壮大成熟,独立于世界电影之林,为推进电影事业发展、提升电影水准、促进电影文化多样性及其体系的形成作出积极的贡献。
首先,要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原则。电影作为精神产品没有使用周期,即使作为物质形态的产品已经消失,但其所承载的思想观念等精神价值会永远留存下去,影响几代甚至几十代人。因此,要充分重视电影产品的意识形态特殊性。在讲求社会效益的前提下,电影产业努力追求经济效益,实现两个效益的有机统一。当前,要积极鼓励华语电影产品创作生产传播者在自觉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同时,努力创新体制机制,认真做好市场调研,准确把握群众需要,在占领市场的过程中更好地服务群众,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更多地赢得市场,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其次,要植根时代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不同区域、不同内容、不同形态的生活营养,势必为华语电影尝试拓宽创作题材和领域,尝试丰富的艺术表达、多元的影像呈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前提下,积极拓展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认知的深度和广度,丰富创作视角和电影语言,提升电影审美的洞察力,才能更加立体化地挖掘时代的内涵、表现生活的本质。“电影应该跟时代和社会生活组成一个和弦” ——钟惦棐先生提出的“电影和弦”理论,无疑对当下华语电影的创作实践仍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再次,要强化思想创新。思想的出现和繁荣,是华语电影攀升到新高度的重要标志。相反,没有思想的电影,就是没有现实影响力和持久生命力的电影。作为时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华语电影的生产创作本身就是用一部部影像记录中华民族的社会史、心灵史和思想史。要承担这样的历史使命,华语电影就要在反映现实、剖析现实的基础上,以思想的解放和创新来发现人生的真谛,解答时代和社会的问题,思考现在和未来的联系。
第四,要跨类型融入。历史表明,同质化的影片意味着反复使用类似的刺激元素或方法,不仅会让观众失去新鲜感,而且它所导致的审美疲劳势必会将某一类型的影片带入发展的死角。华语电影的转型是在“类型片”的基础上进行的,反同质化的努力也以此为基础,港片转型需要保持本土元素、吸纳内地电影元素、借鉴好莱坞元素,三种截然不同的风格融为一体是一项刺激而艰难的尝试。转型一般意味着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类型片进行融合与突破,例如《让子弹飞》就成功地融合了喜剧、英雄、黑帮、悬疑、功夫、战争等类型片的元素,兼顾商业性与艺术性,是类型融合成功的典范。
第五,要秉持在地文化属性。文化因个性而独特,华语电影只有秉持在地文化属性,才会发出各自独特的光芒。合拍片在最大限度利用各方资源的同时,特别注意要寻找到自身的文化立场,凸显自身独特在地文化个性,否则极易在相似的影片要素下迷失方向,变得难以辨别其影片的文化身份。强化华语电影的在地文化属性,不仅能够避免同质化发展,还能在传播地方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方面作出巨大贡献。
(编辑:刘颖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