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007”和“詹姆斯·邦德”,《大破天幕杀机》里最常出现的台词就是“过时”(old fashion)了,看来,从剑桥大学走出、拥有戏剧背景的萨姆·门德斯即使在执导这部传奇的时尚动作间谍片时,也无法抑制他内心洋溢的复古文艺范——用维多利亚时代的著名诗人丁尼生(也是萨姆·门德斯的校友)的诗句来煽情,军情六处从来没这么有文化过。
《大破天幕杀机》的怀旧气息随处可见,虽然有伊斯坦布尔、上海、澳门,以及热带海岛的美景,但主要场景还是发生在伦敦和苏格兰,以往的007电影,总是充满着酷炫特效和高科技小物件,但在《大破天幕杀机》里,一切都被萨姆·门德斯扭过来了——打斗变得充满硬桥硬马的钢铁气息,高科技发明也退居次席:虽然片中有一个极客范十足的史上最年轻Q博士,但这位小兄弟完全是打酱油的戏份,他本人和他的小发明都极度缺乏幽默感和新鲜度。
古老的伦敦被恐怖分子玩弄于股掌之中,邦德的单位军情六处被当头一爆后不得不迁入二战时的丘吉尔指挥所,在厚重的水泥地下室里,即使装上了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扑面而来的还是浓厚的复古味;而大反派栖身的海岛基地,更是一个残破的市镇,被恐怖谎言吓走的居民们,让这里变成了玛雅遗迹式的当代废墟;至于最后的决斗战场,邦德更是回到了自己的苏格兰祖屋,一栋叫“天幕”的山谷别墅,这里没有一个网络时代的先进物件,只剩下老旧的双管猎枪、雷管炸药,和一个老态龙钟的猎场看守。
这倒也符合剧情逻辑,反派正是因为掌握了先进的网络科技,可以任意侵入军情六处的电脑系统,才让这个特供机构狼狈不堪,而这次邦德选定了一个前网络时代的“过时”战场,反派的科技手段再发达,也徒呼奈何,只能真刀实枪的硬拼——而这正是邦德想要的。整部《大破天幕杀机》,核心矛盾都集中在邦德的顶头上司M女士身上,反派Boss席尔瓦正是她当年的老部下,随着时代的进展,特工这东西似乎越来越不吃香了,甚至连军情六处本身的存在也成了一个待商榷的问题,M女士在听证会上慷慨激昂的引用丁尼生诗句,正有着唤回昔日辉煌和血性的用意,而在全世界绕了一大圈之后,萨姆·门德斯最终还是让邦德进入到一场古典式的角斗中:以那栋祖屋为战场,邦德带着M女士和老猎场看守,用双管猎枪和自制的土炸弹,与反派火并到底。而祖屋外正是邦德父母的墓地,邦德回到这里作战,有着捍卫家族荣誉的鲜明意趣(跟“轻飘飘”的美国特工比起来,这显然是门德斯给邦德注入的厚重英式血脉)。
席尔瓦是一个被M抛弃的前邦德同事,为了事业大局,M常常不得不丢车保帅,就像《大破天幕杀机》开头她强令狙击手对与敌人缠斗的邦德开枪那样,不过,深明大义的邦德回到了工作岗位,脆弱的席尔瓦内心却饱受创伤,从此以后开始与M和整个军情六处为敌——席尔瓦对M有严重的恋母情结,他想与M同归于尽的做法亦透射出浓厚的弑母意味。
《大破天幕杀机》中最大的危机,并不是席尔瓦,而是英国社会对军情六处和特工组织的质疑——就此而言,席尔瓦倒是反证了他敌人存在的必要性。由此,我们看到了一场古色苍然的热兵器厮杀,跑车、名表、美女,被戏称为“Kiss Bang”的詹姆斯·邦德在《大破天幕杀机》里还是一样都不能少,但在最后的大决战里,不再有时髦的新派战法(与《碟中谍4》形成了鲜明对比),萨姆·门德斯让他的英国“同事”用苏格兰人特有的韧劲,展开了一场“过时”的贵族决斗。
年过五旬的007已经“过时”了么?从年龄设定上来说,邦德本来就是一个大叔,在这个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络横行的世界里,他那些威风凛凛的做派似乎有些过时,但萨姆·门德斯成功的召唤出了邦德大叔“过时”但依旧豪迈的血性和帅气。这种“过时”意味既是对007系列自身的致敬,也深刻的联系着对日不落帝国的怀旧:当年的那个全球霸主早已威风不再,但萨姆·门德斯绝不会让CIA抢了军情六处的风头,也不让硅谷式的高科技凌驾于邦德之上,而是用英国贵族的方式,了结了一段家族秘史般的恩怨——M妈妈带着她的好孩子教训那个“弑母”的坏孩子。同时,“母亲”意象也与old fashion之间有某种心理同源性,对“母亲”的捍卫亦即对“传统”的守护,在此意味下,M妈妈最后的牺牲和祖屋的付之一炬更带有贵族落寞的悲剧感。
日不落帝国“过时”了,但日不落的贵族精神一直贯穿在英国文化的血脉里,军情六处重启丘吉尔的战时指挥所,就可以被看作是对昔日胜利的潜意识召唤。而邦德大叔、老妈妈M和老猎场看守人,则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当年独力对抗纳粹侵略,承受着巨大损失而始终不言媾和的日不落帝国。
萨姆·门德斯用《大破天幕杀机》凭吊了自己心目中的日不落,殖民地没了,但精气神还在。
姜还是老的辣,God gave old fashion。
(编辑: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