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政治大戏指路奥斯卡奖

2013-01-16 11:07:46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列文

   


《逃离德黑兰》海报

  用流行语来形容,金球奖一直是“文艺青年”和“普通青年”的拉锯战。就近几年剧情类最佳影片来说,以《赎罪》、《通天塔》、《断背山》为代表的是“文艺青年”,以《阿凡达》、《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指环王3》为代表的是“普通青年”。今年本·阿弗莱克的《逃离德黑兰》作为普通青年的代表将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两项大奖收入囊中,固然可喜可贺,但《逃离德黑兰》的获奖也并不能给自己在一个多月后的奥斯卡颁奖礼增加胜算。

  在《逃离德黑兰》和《猎杀本·拉登》两部影片均未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的情况下,斯皮尔伯格的《林肯》横扫大胜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评家:列文

  时间:2013年1月13日晚(美国时间)

  播出:美国NBC电视网

  推荐指数:★★★★★

  点评:称之为政治题材作品主导的一届金球奖也不为过。

  题材:向政治片看齐

  2012年是美国的大选年,时代政治背景对好莱坞影视圈的影响不可小视。提名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影片的《林肯》、《猎杀本·拉登》和《逃离德黑兰》三部政治题材影片一直都是颁奖礼的热门影片,最后奥斯卡的大赢家不出意外也会在这三部作品中产生。不仅如此,本届金球奖的电视剧部分中,获得剧情类最佳剧集的《国土安全》、最佳迷你剧/电视电影的《规则改变》,以及剧情类的最佳男女主角,迷你剧/电视电影类的最佳男女主角,都来自政治题材剧集,称之为政治题材作品主导的一届金球奖也不为过。

  聚焦《林肯》、《猎杀本·拉登》和《逃离德黑兰》这三大颁奖季热门,《林肯》主要讲述了在他遇刺身亡前四个月中,如何推动参议院将废奴写入宪法修正案的历史事件,充满了大量的议会辩论和会外斡旋,几乎全靠“说”来支撑起整部影片。如果本片能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应该算是奥斯卡史上第一大闷片了!而且这部影片在美国票房已过1.5亿,美国人民是有多爱林肯总统啊,愿意去影院上两个半小时的历史课。这就是个纯粹的政治片,中国人要看懂至少两遍,而且还要事先恶补大量美国历史、党派、法律以及林肯家庭的知识。

  《猎杀本·拉登》跟凯瑟琳·毕格罗斩获奥斯卡的前作《拆弹部队》风格类似,都采用了强烈的纪实手法,讲述了中情局探员十年不懈追踪本·拉登的艰辛历程,并且高度还原了2011年5月2日海豹六队突袭本·拉登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的住所并将之击毙的全过程。极度冷静客观的视角展现了猎杀本·拉登背后大量不为人知的丰富细节,让观众自己去思考与感悟,并没有让影片沦为“美国主旋律”。

  《逃离德黑兰》以1979年“伊朗人质危机”为背景,讲述中情局为了营救躲藏在加拿大大使家中的6名美国使馆人员,想出了一个天马行空的营救计划,用一部名为《阿尔戈号》的加拿大科幻片做伪装,以赴伊朗勘景为名,把6名美国使馆人员伪装成剧组成员带离伊朗。(具体介绍见本版《最“好莱坞”的惊天营救》)[NextPage]

  这三部政治题材影片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再现历史,同样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猎杀本·拉登》自不用说,丰富细节充满了对美国反恐战争的总结和思考;而《逃离德黑兰》对当年美国政府应对“人质危机”时种种自以为是的官僚主义作风进行了批判,反思了美国政府对危机形成所应负的责任,而2012年伊朗核危机又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话题,因而本片在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历史镜鉴的作用;《林肯》讲述的年代虽然距今更为久远,但恰恰是对当今美国社会最具指导意义的作品。如今美国共和、民主两党分歧严重,不少激进分子打着各种旗号割裂族群,每次总统大选所谓的“自由州”和“保守州”的对立十分鲜明,总统对内政的掌控能力日益衰弱,影片之所以塑造林肯的“高大全”形象,无疑是想用美国先贤的伟大精神感召美国民众和政治家,敦促他们抛弃个人私利,回归高尚品格,把眼光放长远,去追求实现对国家和民族发展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功绩,在道义和精神层面展现美国的伟大力量。

  展望一下三部影片的奥斯卡前景,也不难发现失意金球的《林肯》才是胜算最大的一个。首先丹尼尔·戴·刘易斯的影帝已经毫无悬念,在最佳女配角战线上萨莉·菲尔德也是争奖热门人选。最佳导演方面由于《猎杀本·拉登》和《逃离德黑兰》的导演凯瑟琳·毕格罗与本·阿弗莱克均未入围,斯皮尔伯格的最佳导演奖也已经是手拿把攥。至于分量最重的最佳影片,由于有最佳导演奖的“暗示”,《猎杀本·拉登》和《逃离德黑兰》都难以对《林肯》实现逆袭,获得11项奥斯卡提名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最多像去年的《雨果》一样,收获一些技术类奖项,在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上也纯属陪跑。真正能给《林肯》造成威胁的爱情小品《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也会让人马上想起当年同为爱情小品的《莎翁情史》爆冷击败《拯救大兵瑞恩》的奥斯卡历史上最为“不堪回首”的往事,评委们想必都不想“悲剧重演”。再加上对斯大叔的补偿心理,《林肯》也应该稳获最佳影片。

  角色:向女特工致敬

  本届金球奖的政治导向性不仅体现在提名和获奖影片中,也体现在获奖演员身上。电影剧情类最佳男女主角奖颁给了《林肯》的丹尼尔·戴·刘易斯和《猎杀本·拉登》的杰西卡·查斯坦,电视剧剧情类最佳男女主角奖颁给了《国土安全》的戴米恩·刘易斯和克莱尔·丹尼斯,同样的政治题材,女主角的身份都是特工,就不仅仅是巧合而是有某种必然性在其中了。尤其是杰西卡·查斯坦和克莱尔·丹尼斯凭借女特工的角色,几乎横扫了2012年美国影视圈颁奖典礼的大部分女主角奖项,可谓是2012年最具人气的女星。两人扮演的女特工还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编剧在创作角色时都参考了现实中为击毙本·拉登做出重要情报贡献的一位中情局女特工。《猎杀本·拉登》结尾杰西卡·查斯坦在目睹本·拉登的尸体后并没有欢欣鼓舞,而是一阵百感交集的伤感袭来;《国土安全》中克莱尔·丹尼斯看到恐怖大亨阿布·纳齐尔的尸体也是瞬间热泪盈眶。这种复杂的情感都是来源于现实中那位中情局女特工的真实心态。在美国反恐战争获得重大胜利的2012年,金球奖选择向两位优秀女演员扮演的女特工致敬,也是美国精神与美式人性的集中展现。

  美剧:向艾美奖学习

  金球奖电视剧类奖项值得一提的不多,所颁出的11个奖项中高达8项都与2012年的艾美奖重合,只是在唐·钱德尔凭借《谎言堂》斩获音乐/喜剧类最佳男主角,莉娜·杜汉姆凭借《衰姐们》斩获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剧集这三个奖项上搞了搞新意。其中力捧被艾美奖冷落的HBO口碑新剧《衰姐们》无疑是彰显金球奖品位之举。本剧讲述了一群20多岁的女孩在纽约生活的日常琐事,她们绝不是《绯闻女孩》里纽约上东区那些衣食无忧、众星拱月的富家女,而是面临着各种生活、工作、情感问题的女屌丝。本剧的编剧兼主演莉娜·杜汉姆以写实的态度和略带悲观的情绪,击碎了美国影视剧所营造的绚丽迷人的“美国梦”。剧中这些“纽漂”女孩们跟其他国家初入社会的年轻女生也没什么不同——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受人排挤和欺负,情感生活总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如意,对人生倍感迷惘,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美国社会下层青年的真实生活状态。制作者通过剧集加以展现以期达到让这些年轻人和整个社会正视这些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之道。[NextPage]

  最“好莱坞”的惊天营救

  评家:列文

  片名:《逃离德黑兰》(Argo)

  名目:第70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

  导演:本·阿弗莱克

  主演:本·阿弗莱克、布莱恩·克兰斯顿、约翰·古德曼、艾伦·阿尔金

  在刚刚结束的第70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上,由本·阿弗莱克执导的《逃离德黑兰》斩获了剧情类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两项大奖,成为颁奖礼上笑到最后的大赢家。不仅让本片重燃奥斯卡夺奖的希望,也让导演主演一肩挑的本·阿弗莱克达到了演艺事业的新高度。小本从大明星向导演转型之后,此前已经有《失踪的宝贝》、《城中大盗》两部成功导演作品,在执导本片时展现出更为成熟、冷静、细腻的导演手法,让影片在商业性与艺术性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不仅从头到尾都节奏感强劲、紧张感时刻紧绷,还不乏让人思考与感动的细节火花。本届金球奖把大奖颁给本片,表彰的正是影片堪称完美的整体性和节奏感,以及导演本·阿弗莱克对这一历史事件虚实结合的高超掌控力。

  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巴列维王朝,革命学生冲进美国大使馆,将66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扣留为人质长达444天,这就是众所周知的“伊朗人质危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当时有6名美国使馆人员在混乱中逃出,躲藏在加拿大大使家中。随后中情局想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营救计划,首先在好莱坞大肆宣传一部名为《阿尔戈号》的科幻片即将开拍,然后让一名中情局探员假扮成该片制片人,以考察外景地为名进入伊朗,再将6名美国使馆人员伪装成剧组成员,从机场成功带离伊朗。这个在重大历史背景下上演的戏剧化故事,无疑非常适合搬上银幕。《逃离德黑兰》将好莱坞通过虚构细节让真实历史充满强烈的戏剧化色彩,以及通过平行剪辑营造紧张氛围的功能,都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成为本片最为突出的电影艺术手法。其实,影片中整个营救行动中让人紧张不已的情节基本上全是虚构,就拿最后机场逃生的高潮戏来说,真实事件中完全没有机票不到位、被伊朗军人带走审查、伊朗军人打电话到好莱坞核实、发现受骗后开车追飞机等等这些惊心动魄的细节。而正是这些虚构的细节,让原本波澜不惊的逃离过程变得跌宕起伏、充满戏剧性,好莱坞化腐朽为神奇的“电影魔力”在这里得到了最为鲜明的体现。

  虽然《逃离德黑兰》展现的是中情局及美国政府一次无比光彩的“神奇逆袭”,但导演本·阿弗莱克并没有把影片拍成“美国主旋律”,而是以反思和批判的心态来看待事件各方。影片不仅描写了伊朗革命破坏性的一面,同时通过电视新闻画面展现出美国国内疯狂好战非理性的“反伊朗情绪”,从而将影片上升到反对暴力、追求理性的思想高度。影片还通过细节透露出正是美国政府对伊朗国王巴列维独裁统治的纵容,才招致革命后伊朗人的报复,中情局对“伊朗不会在1979年爆发革命”的形势误判也难辞其咎。而国务院官员漏洞百出的营救人质计划,以及白宫方面担心营救失败造成国丑而叫停行动,更显示出影片对于官僚主义隐含的讽刺。影片试图暗示观众,真正可以倚靠、真正能实现惊天壮举的并非政府和官僚,而是人类的良知。而这种良知并没有国家和民族的界限,这良知就存在于片中好莱坞电影人看到电视新闻中混乱的伊朗局势,决定不计报酬地帮助中情局时那一瞬间的眼神中,存在于加拿大大使的伊朗女管家面对伊朗军人的盘问冷静应对的话语中,存在于中情局探员在酒店里决定违反命令带领人质离开时坚毅的神情中。正是这种良知让我们对世界与人类的美好未来充满信心。

  (编辑:郭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